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印祖文鈔續編.臨終三大要

四、論生死事大-丙、示臨終切要

之﹣十五臨終三大要



    世間最慘的,莫過於死亡,而且舉世之人,無一能倖免。所以,有心想要自利利人的,不可不及早作長遠打算。實際上死這一字,原是個假名,只因宿生所感一期的報盡,所以捨離此一身軀,而再投生去受別種身軀。



    不懂佛法的人,真的無法可掌握,只能任由宿業而流轉。如今,既聞得如來普度眾生之淨土法門,自然應當信願念佛,預備好往生的資糧,以期免生死輪迴之幻苦,證涅槃常住之真樂。



    他的父母兄弟及親眷,若得重病而無以療癒者,應當大發孝慈之心,勸他們念佛求生西方,並為之助念。這有益於病者,由此亡而生於淨土。這種殊勝的利益,該如何 說明呢?現前舉列三個重點,作為成就臨終人往生的憑據。文語雖粗簡,但意涵皆本於佛經。若遇到此因緣,就可以完全用上。



    所謂三個重點: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果能依此三法行之,決定可以消除宿業增長淨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旦得生西方,則超凡入勝了生脫死,漸漸修進必至圓成佛果才成。



    這樣的利益,全憑仗眷屬助念之力。能這樣做,對於父母是真孝,對於兄弟姊妹是真悌,對於兒女是真慈,對於朋友是真義,對於一般人則是真惠。以此助念來培養自 己的淨因,啟發志同道合者之信願嚮往。久而久之,哪怕不成為一種風俗習性呢?現在一一分別詳述,方不致於臨到頭時無所適從。



    第一、善巧開導安慰,令生正信者:千萬要勸告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應該交代的事,趕快交代清楚,之後便要置於度外。作想,我現在將隨佛往生佛國,世間所有富樂眷屬、種種塵境,皆是往生的障礙以致受禍害,所以不應生起一念繫戀之心。



    須知,己之一念真性本沒有死;所以言死者,乃是捨離此身而再受他種身呀!若不念佛,則隨善惡業力,一再受生於善惡道中。若臨命終時,當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 佛,以此至誠念佛之心,必定感應佛大發慈悲,親垂接引往生西方。萬莫懷疑我只是個業力凡夫,何能以臨終少許的念佛,即能出離生死往生西方。當知佛的大慈悲 力,即便五逆十惡之極重罪人,雖臨終時地獄相現前,若有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只一聲,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像這樣極重罪之人,臨終念幾句佛尚可 往生,何以業力凡夫平日少念佛,卻懷疑佛力加持呢?



    須知,吾人本具真性,與佛無二無別,但以惑業深重不得受用。今既歸命於佛,如子就於父,乃是還歸於本來家鄉,豈是分外之事。又昔時佛發願「若 有眾生,聞我名號,志心信樂,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是故一切眾生,臨命終時發至誠心,念佛求生西方者,佛無一不垂慈接引。千萬不要懷疑,懷疑 即自誤此生,其禍害不小。況且離此苦世界、生彼樂世界,乃是至極快意之事,更當生歡喜心。千萬不要怕死,怕死仍免不了死,這樣反而失去了往生西方的分,只 因自心與佛相違反呀!



   佛雖具大慈悲願力,但對於不依佛之教化的眾生,亦無可奈何。阿彌陀佛萬德洪名如大冶洪爐,吾人多生罪業如空中片雪。業力凡夫因為念佛的緣故,罪業便消滅了; 這就像是片雪近於洪爐,即便了不可得。再者業力既消,所有善根自然增長殊勝,又何必懷疑不得往生,及佛不來接引呢?如此委曲宛轉開導安慰,病人自可生起正 信心。這乃是針對病人所開導的,至於一己所應盡孝致誠者,也都在這裡底。



  第二、大家換班念佛,以助淨念者:前已開導病人令生正信,然而病人心力孱弱。勿道平素不念佛之人,不容易相繼長念,即便是一向以念佛為事者,到了這一地步也 全仗他人相助,方能得力。是故,家中眷屬同應發孝慈之心,為他助念佛號。若所病尚未到命終之時,大家要分班輪流念佛。宜應分為三班,每班限定幾人;頭班出 聲念,二、三班默持。念一個鐘點,二班接念,頭、三班默持。若有小事,當於默持時辦理。值班念佛時,萬萬不可離去,二班念完,三班接念,終而復始。念一個 鐘點,休息兩個鐘點。縱然由白天到黑夜,也不會太辛苦。



    須知,肯助人淨念往生,亦會得到他人來助念之回報。莫說是對父母盡孝該如此,即便是對平常人,也能厚培自己的福田,增長自己的善根,實為自利之道,不僅是為 人而已。成就一人往生淨土,即是成就一眾生作佛,此等功德真是不可思議。三班相續佛聲不斷,病人有氣力能念,則隨著小聲稱念。若不能出聲念,則攝耳諦聽佛 號,心無二念自可與佛相應。念佛音聲不可太高,高了便要傷氣難持久;亦不要過於低沉,以致病人聽不明白。也不可太快及太慢,太快病人跟不上且聽不明白,過 慢則接不上氣難獲益。必要不高不低、不急不緩,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病人字句入耳經心,這樣便容易得念佛之力。



    念佛法器只用引磬,其他一概不宜。引磬的音聲清響,聽了令人心地清淨;木魚之聲濁沉,所以不宜用於臨終助念上。再者,佛號宜念四字。初起音時,念幾句六字洪名,隨後專念「阿彌陀佛」四字,南無(恭敬之意)二 字就不念了。因為字少易念,病人或隨著跟念,或攝心諦聽,皆省心力。家中眷屬這樣念,外請善友也如此念,人多人少都這樣念。不可全體一起念,中間休息後再 念,這會使病人的佛念間斷。若遇到吃飯時,當換班輪食,不可斷了佛聲。若病人將要斷氣,宜三班全力同念,直到斷氣以後,再分班念三個鐘點,之後歇氣料理安 置等事。念佛時,不得喚親人來病人前問訊與諭慰。既因感情前來看望,當隨眾念佛若干時刻,這才是真實情愛,實益於病人。若用世間俗情,簡直就是將人推入海 中。其情雖感人,但所為卻是令人生痛。這全在讓主其事者明白道理,當預先詳說之,以免礙於情面,反而貽害了病人,使之分心而不得往生。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命終之時,正是凡聖人鬼分判之際。值此千鈞一髮要緊之極,只可以佛號開導他的神識,千萬不可沐浴更衣,或移動到其他 地方。不管他如何坐臥,只是隨順他的姿勢,一點移動都不可,也不能對之生起悲感相,乃至於痛聲哭泣。因為這時身不得自主,只要一移動了,通體都受到拗折扭 捩之痛。一痛即生瞋心,而佛念止息。一旦隨瞋心去,多墮生毒類,恐怖之至。病人若見悲痛哭泣,則生起情愛,而佛念止息。一旦隨情愛心去,便生生世世不得解 脫。此時,最能得益者,莫過於一心念佛;而最貽害者,莫過於妄動哭泣。如果妄動哭泣,將使病人生瞋恨與情愛心,如此欲生西方,萬中無一呀!



    再者,人之將死,熱氣由下至上者(頭後冷),為超昇相;由上至下者(頭先冷), 為墮落相。是故,依熱氣最後出處之判,有「頂聖、眼天生、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之說。雖是如此,大家果能至誠助念,自可幫助他直下往生 西方。千萬不可屢屢探其體溫,以致神識尚未離,因外力刺激心生煩痛,導致不得往生。這樣的罪過,實在是無量無邊,願諸親友各各懇切念佛,無須試探他的熱氣 最後冷於何處。



    為人子女的,於此處留心,乃為真孝。若依從世間種種俗情,即是不惜推至親下苦海,為的是贏得一般無正知見的人,群相讚歎他盡孝道,這種孝等同於羅剎女之愛。 經上云:「羅剎女食人。曰我愛汝,故食汝。」無知者之行孝,令親人失樂而得苦,不正與羅剎女之愛人相同嗎?我說這些話,並非不近於人情,只是就實際層面講 求,一定要使亡者往生、存者得福,以遂孝子賢孫親愛之一片血誠,並不覺得所說太過於激烈難受呀!真是關愛親人者,想必能體諒我的用心。 (錄自《文鈔續編.臨終三大要》)



感悟:助念功德看似利人,實際上是最利己的。平日有對象讓我們演練實做,待到終日時角色互換,更能攝耳諦聽一向專念。所謂念念相應,都從平日用心中開花結果。
感悟:
弘一大師引用古詩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非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