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兩路稱為解脫道與菩薩道,此兩路的修行理念不同,成就的目標也不同。
菩薩道的修行,除了個也在修行之外,更要廣結善緣,以便將來能廣度眾生,乃至成就佛果。
解脫道的修行,是先把自己修好,而後成就阿羅漢果解脫六道輪迴,或屆時回小向大,改行菩薩道。
解脫道的修行,在佛學上稱為小乘(只可以乘載個人,故稱小乘)。菩薩道的修行,在佛學上稱為大乘。(可以乘載大眾故稱大乘)
這也可以說,解脫道的修行重在個人的解脫,而菩薩道的修行則兼顧眾生的渡化。
此兩道的選擇,若你覺得人生很苦,容易被外境牽引、誘惑,那你可以先選擇解脫道的修行。
若你還可以承受人間之苦,或者世俗的慾望名利一點都不能放下,那你可以選擇菩薩道的修行。
或者,兩道的修行方法都拿來用也無妨。意即, 對於個人,要以解脫道的方法而修。對於大眾,要以菩薩道的方法而修。
或者,先以解脫道而修,當自己有基本成就之後再轉修大乘道也是可以。
這兩道對於人性四大根本無明之應對方法:
四大無明 | 解脫道的應對 | 菩薩道的應對 | 典範菩薩 |
(地) | 消滅此四大無明而解脫 | 轉為大行 | 普賢菩薩 |
(水) | 轉為慈悲 | 觀世音菩薩 | |
(火) | 轉為大願 | 地藏王菩薩 | |
(風) | 文殊菩薩 |
此兩道的修行理念舉例:
狀況案例 | 解脫道 | 菩薩道 |
修行法門 | ◇三十七道品 ◇四聖諦 | 六波羅密 |
修行的目標或果位 | 從初果到阿羅漢果 | 從登地菩薩到佛果 |
成就極果所需時間 | 快者四生,慢者一百劫 | 三大阿僧祇劫 |
對於無明的應對 | 利用無明、轉化無明 | |
對於節慶或熱鬧場面 | 應避而遠之,以免心靈遭受引誘。 | 可以在群眾中廣結善緣。(但是要有結緣的行 為。) |
對於穿著 | 一切從簡,免打扮或化妝,生活儉樸。 | 外出時可以華麗穿著,以讓人看了歡喜,和維持 菩薩的好形象。 |
對於財產物質的理念 | 盡量割捨拋棄,生活物質越少越好。 | 多餘的錢財物質應該用來布施。可以準備許多物 資,以用來救濟、結緣等等。 |
可否養寵物 | 盡量不要,以免生活多了負擔或牽絆,生活越單純越好,把生活重心放在「觀心」上為宜。 | 可以飼養,除了欣賞寵物之外,還可以藉機觀察生命的「緣起」。 |
綜評:菩薩道的修法比較接近人性,方法比較溫和,解脫道的修法比較直接。此兩道的共通目標:開悟。因此,凡是能促進開悟的修法,都是此兩道要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