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第二世卡盧仁波切(II Kalu Rinpoche Yangsi, 1990 -) 主 題:我的三年閉關禪修經驗分享(2005-2008) I & II Kalu Rinpoche簡介 【I Kalu Rinpoche, 1905-1989】 大金剛總持佛第一世卡盧仁波切生於藏東,16歲開始三年三個月閉 關。 【II Kalu Rinpoche Yangsi, 1990-】 在許多吉祥徵兆伴隨下,第二世卡盧仁波切於1990 年9 月17日轉世於印度。正如尊貴的波卡(Bokar)仁波切所說, 他完全獲得了生死的自由;其弟子也回憶說,這顯示了仁波切簡單明 瞭,直接了當的作風。 第二世卡盧仁波切來到!以英文與藏文分別和大眾分享實修的法要。 第二世卡盧仁波切在開示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有趣的小插曲,可看出他對於佛菩薩的恭敬心。即有一位學長去點燈要供養仁波切,仁波切就將桌上的佛像移到燈前,說:「油燈蠟燭要供養佛陀,不是仁波切」。 以下謹記錄一些今日聽講的相關心得: - 佛法不應種族、地方等而有差別,是因為個人的實修、學習而有差別。 - 要有足夠的信心、虔敬心,方能生起利他心---發心一定要清淨。 - 實修佛法的重點:累積資糧、消除業障、開啟菩提心、生起利他心(不可傷害他人)。 - 實修不可以生起我慢心。 - 要看清楚輪迴是沒有意義的。 - 心中沒有痛苦,才是有福德者。 - 要真實相信因果,相信業力。 - 實修佛法的目的,是讓心得到自主,脫離輪迴的痛苦。 - 修行者須有:慈悲心、誠實、利益眾生之心。 - 不要利用佛法獲取名利、傷害眾生。 【相關閱讀】 卡盧仁波切著,廖本聖譯,《藏傳佛教的第一堂課》,台北市:橡樹 林,2006。 卡盧仁波切著,陳琴富譯,《大手印暨觀音儀軌修法》,台北市:橡 樹林,2008。 蔣貢康楚羅卓泰耶著,項慧齡譯,《蔣貢康楚閉關手冊》,台北市: 橡樹林,2008。 還有其他多本第一世卡盧仁波切的著作,可於網上搜尋。
25歲時,又獨自一人進入康區深山閉關達12年。他兩袖清風, 四處雲游,孑然一身,在懸崖下和洞穴裡安身。
仁波切是一位博學多才的瑜珈士, 也是藏傳佛教最偉大的禪修者之一。在西藏, 所有四大教派的上師們都向他求法。他不但是香巴噶舉傳承持有者, 噶瑪噶舉傳承的德高望重的大禪師, 而且還是將佛法傳播到西方的先驅, 是第一位為西方人建立傳統三年閉關道場的大菩薩。
1971 到 1989年間,仁波切開始於歐洲、美國、加拿大、 東南亞及台灣等地傳授法教,並舉辦過多次殊勝的時輪金剛大灌頂。 而最主要的講授是觀音法門與完整的禪修講解。
仁波切在全球共創立了七十多個佛學中心,二十餘所閉關中心, 並派駐了三十多位完成過三年三個月的閉關指導老師。 其一生的禪修成就,被第十六世大寶法王譽為「第二密勒日巴」。
1989年5月10日,在甚深的禪定狀態下, 卡盧仁波切駕往淨土。
1995 年6月,六歲的小卡盧仁波切在波卡仁波切的陪同下, 首次訪問北美。在法林寺逗留期間, 小卡盧仁波切參加波卡仁波切主法的一系列灌頂, 以及法林寺的日常課誦。當他們來到未來佛塔建筑之地時, 兩位仁波切不約而同地跳起了金剛舞,為塔址加持, 以平息魔軍干擾。
這位小男孩隨著日月成長,他的特質個性也不斷地顯露出來, 例如他十分平和、非常有戒律、完全地無畏無懼等等。
卡盧仁波切從小即對禪修、誦經、 書法以及傳統樂器產生濃厚的興趣。儘管還是個孩童, 他的菩薩品格已顯露無遺:無論他在哪裡出現, 那裡的痛苦就煙消雲散。他的彬彬有禮和愛心給大家帶來歡樂。
仁波切於2005年2月27日進入印度米麗寺(Mirik Monastery)的香巴噶舉閉關中心, 進行為期三年三個月的傳統嚴格閉關修持。2008年元月出關一天 展示拙火。2008年9月9日圓滿出關。 目前延續第一世卡盧仁波切的佛行事業與自身的理想目標, 開始全球弘法。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轉載;第二世卡盧仁波切對於實修的演講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