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棲為聞子將子與母氏說
念佛求生淨土一門。原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發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說佛可以了生死,若不知生死根株,畢竟向何處念。若念佛的心,斷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如何是生死根株?古人云: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是知愛根乃生死之根株,以一切眾生受生死之苦,皆愛欲之過也。推此愛根,不是今生有的,也不是一二三四生有的,乃自從無始最初有生死以來,生生世世,捨身受身,皆是愛欲流轉。直至今日,翻思從前,何曾有一念暫離此愛根耶?如此愛根種子,積劫深厚,故生死無窮,今日方才發心念佛。只望空求生西方,連愛是生死之根的名字也不知,何曾有一念斷著?既不知生死之根,則念佛一邊念,生死根只聽長。如此念佛,與生死兩不相關。這等任你如何念,念到臨命終時,只見生死愛根現前,那時方知佛全不得力,卻怨念佛無靈驗,悔之遲矣! 故勸今念佛的人,先要知愛是生死根本,而今念佛,念念要斷這愛根,即日用現前。
在家念佛。眼中見得兒女子孫。家緣財產。無一件不是愛的。則無一事無一念不是生死活計。如全身在火坑中一般。不知正念佛時。心中愛根未曾一念放得下。直如正念佛時。只說念不切。不知愛是主宰。念佛是皮面。如此佛只聽念。愛只聽長。且如兒女之情現前時。回光看看。這一聲佛果能敵得這愛麼。果然斷得這愛麼。若斷不得這愛。畢竟如何了得生死。以愛緣多生習熟。念佛才發心甚生疏。又不切實。因此不得力。若目前愛境主張不得。則臨命終時。畢竟主張不得。故勸念佛人。第一要知為生死心切。要斷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株上念念斬斷。則念念是了生死之時也。何必待到臘月三十日。方才了得。晚之晚矣。所謂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此 念念真切。刀刀見血。這般用心。若不出生死。則諸佛墮妄語矣。故在家出家。但知生死心。便是出生死的時節也。豈更有別妙法哉。
這也是有學人問:「如何念佛才得以往生?」雪公所開示說:「往生之人必定能斷除惑障。念佛人打佛七在求得一心不亂,此一心即在斷惑。若不能斷惑,也要 伏住惑障;伏惑之凡夫臨命終時,前六識已使不出力,第八識將離身時,生前宿世所造善惡業種紛起現行,猶如搖動彩券機般,所現的彩號為善種,則投生人天,惡 種便墮到三惡道中。若念佛至斷除惑障,臨命現行的純是佛號種子,所以必定往生淨土。若命終之際未斷惑,但仍精持佛號,此不更加惡種,而其舊業被制伏於下, 是為伏惑。如此伏惑於命終之時,無論如何受到外境之影響,只有佛種先起現行,也得以帶舊業往生西方。 *** * * * ** 雖如此可帶業往生,但今人要伏惑也不容易。一天二十四小時念念入新種,即便念佛一小時入佛種,其餘二十三小時所入新種,無非內起的貪瞋癡與外造的殺盜淫; 佛種與惑業種哪個多、哪個少,又何者能制伏?無須多問便一目了然。修習聖賢之道,千萬不要自欺;惑障既然不能斷除,也無法制伏,又當如何呢?只有一個 『熟』字可以致得。 *** * * * ** 禪宗祖師常說:「生處轉熟,熟處轉生。」人所熟悉的,便是貪瞋癡慢疑之五毒,及殺盜淫妄酒之五罪。而人所陌生的,卻是一句阿彌陀佛之佛號。修學淨業的人, 若持一句彌陀,日日薰染由生轉熟,也可以得生淨土。欲求由生轉熟,自須多多持念佛號。
南懷瑾:念佛的八個層次
念佛層次分明,自己對照自己的心性行。你可以騙其他人,但不要騙了自己。最後哪里也去不了,繼續苦海輪回。
第一層次:開始修行,口中念佛,有的在寺廟里,參加念佛團,但一會兒,看到一個熟人,立即去打一下招呼。在家里,念一會兒佛,又去看看有沒有家務等等,總之,念佛很短時間,就會分心,不一而足,這個是現在最多數人的層次,如果一直停留在這里。可憐啊,就是修10年,直到白頭,也到不了西方。
第二層次:繼續修行念佛,這個時候,有人從你身邊過。你也不去理他了,他來向你打招呼,你也不去理他,自己專心念佛,一心一意,雖然外面的聲音還能知道,但已經不去管它了,心里有雜念,也能很快地發現,並繼續念佛。這個層次,雖然還不能到西方。但100年後往生的可能性極大,希望有了。
第三層次:繼續努力修行念佛,久久行之,這個時候就進入了一種狀態,身邊有人走過。你都不知道,事後人家問你。你真的沒有發覺。這時候你的心里就只有在念“阿彌陀佛”,其他的真的沒有了。不知道了。久久保持這個狀態。我在這里恭喜你了:堅持如此,你往生西方,已經是有把握的了。你雖然還在人間,但西天佛祖那里已經登記了你的名字。你已經是西方的人了。但不要滿足,不要停止。這個不是最高的層次。還早呢!
第四層次:繼續努力修行念佛,久久行之,念啊念啊,突然。你感覺不到是你在念佛,不知道是誰在念佛,但念佛聲歷歷在心。久久保持這個狀態。不思議狀態就要發生。
第五層次:繼續努力修行念佛,久久行之,念啊念啊,突然。你感覺到不僅僅你的心里有一個念佛聲歷歷在心。而且還發覺,你周圍的椅子、電腦、桌子、電話等等萬物都在念佛,清清楚楚。久久保持,勇猛精進,不可退失。即生成就已經不遠。
第六層次:繼續努力修行念佛,久久行之,念啊念啊,突然。萬道金光,比太陽光更光明,但更加柔和不刺眼,金光過後,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你日思夜想的西方教祖“阿彌陀佛”就站在你的眼前,高大莊嚴、面容慈祥,絕對不是寺廟里的那個樣子。言語難以形容。有的慧根深厚之人,可以聽到佛祖說法。如果沒有聽到也沒有關系。你和西方的緣分到這個時候已經是割舍不開的了。久久保持,勇猛精進,不可退失。
第七層次:繼續努力修行念佛,久久行之,不知道什麼時候,你一下子知道自己就在西方極樂世界里,真實不虛,你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極樂世界里的一切景象、看到佛祖和大菩薩們開講佛經。看到聽到,真實不虛。久久保持,勇猛精進,不可退失。這時候,你不可出去到處宣揚你的所見,不然退失可能極大,切忌切忌!忌口者平常心也。宣揚者炫耀也。
第八層次:繼續努力修行念佛,久久行之,再上一個層次的基礎上。突然超越。無念無求,無人無我、無西方無東方、十方上下、虛空粉粹。這時候,已經不用我說了,你如果到了這里。你就立即知道我是誰,你是誰。你已經進入了不退轉的大菩薩境界了。言語道斷。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以後就是不修而修,弘法利生。
|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憨山大師:示念佛切要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