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5日 星期一

李醫師的病例討論

出處:http://andylee.pro/wp/?p=5276

這就是李醫師之前討論「喝水即嗆、卻可喝茶」的那位病患,上次簡單討論了「水逆」的「小問題」,這次我們來深入了解這個病例的細節。不過,我得聲明一下,這六年多來負責治療這位病人的西醫團隊是很認真的,用盡各種辦法來幫助病人,雖然他們的治療方法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也造成不少副作用和後遺症,至少他們讓病人存活下來了,我們得尊重他們的專業精神及辛苦付出。同時,倪老師師門下一位功力很好的中醫師,之前斷斷續續幫助治療,效果也很不錯,只是這一次因緣際會下,我從去年十二月開始介入,看到了一些新的變化,有些不同的治療策略,正好很適合拿來教學討論。
我們先來說明一下病人這幾年發生了什麼事。這位病人,是位年長的女士,華人,住在中國大陸。2012年9月因為頭痛劇烈去西醫院檢查,發現為肺腺癌四期移轉腦瘤,進行Gamma Knife腦部治療,而肺癌腫塊起源於左肺主動脈,無法進行手術切除,改以化療為主,先使用「药铂类药」、「吉西他滨」,副作用過大,改為六次點滴注射化療,每次施行一週,停三週,期間穿插五次生物治療(Biopharmaceutical),之後一年半長期使用口服「特罗凯」標靶藥物。
2014年發現原發腫瘤變大,亦在肺內擴散,決定在原發腫瘤四周植入22顆放射性碘離子,希望利用碘離子緩慢釋放的放射線來控制原發腫瘤繼續發展,不過,這個植入是不可逆的,到今天仍沒有良好的辦法把他們從人體內取出來。
2014年冬天開始加入中醫治療,以病人怕冷等症狀為方向,主要使用射干麻黃湯、桔梗湯、小青龍湯、大建中湯、五苓散、當歸四逆湯等加減方。服用中藥的兩個月,病人情況穩定,除了服用化療藥物導致手腳指甲潰爛以外,可以正常生活。
2015年中,西醫複檢發現癌症持續發展,擴散到右肺,再度施行住院化療「培美曲塞(力必泰)」13個療程。2015年及2016年的冬天,再度加入中醫治療,各兩個月左右,延續2014年時的思維來使用中藥,病人覺得情況良好。
2017年初又加服用一個月的試驗性化療藥物「9291」,參加對照實驗比較,造成頭面及身體嚴重浮腫,再度加入中醫治療,五苓散、射干麻黃湯、大建中湯、四逆湯、桂枝瓜蔞薤白湯、黃連阿膠湯等加減,一週後水腫消退,體力進步,可以買菜做飯、走路三公里。
2017年3月出現大汗、嚴重胸悶、無法平躺睡覺等急性心衰竭現象,有生命危險,急診發現心臟功能不全、胸腔大量積液,做穿插排水治療,效果不彰,改以中藥治療,以茯苓四逆湯為主,病人症狀緩解,可以平躺睡覺,體力仍差,之後使用茯苓四逆湯、澤漆湯、麻黃附子細辛湯、黃連阿膠湯等加減來調養,但病人覺得服用中西藥太久,心裡開始抗拒,不願多服用,中藥吃吃停停,期間亦停止服用化療藥物,但仍一直服用利尿劑、消心痛等西藥。
2017年7月,因情緒問題,再度出現大汗、嚴重胸悶、無法平躺睡覺等急性心衰竭現象,西醫急救,之後中醫斷斷續續加強。
2017年10月又發生同樣情況,這次直接以中醫治療,一週左右情況恢復穩定,病人開始比較信任中醫治療,願意長期服用中藥,病情穩定,唯不能劇烈運動、容易受心情影響而出現胸悶,期間沒有服用化療藥物,但還是一直服用利尿劑、消心痛等西藥。
2018年6月,又再次因情緒問題,出現大汗、嚴重胸悶、無法平躺睡覺等症狀,西醫急診,住院十天,複檢發現肺癌情況穩定。這個時候,病人覺得西醫治療腫瘤及心臟衰竭效果不錯,中藥也服用了進一年,堅持不肯再服用中藥。
2018年9月,又發生急性心衰竭,西醫急診住院後,病人再度願意服用中藥,以十棗湯、五苓散、真武湯、茯苓四逆木通湯、澤漆湯等加減為主。然而,病人依然自行服用利尿劑、消心疼、倍它羅克、波立维、地高辛、硝酸甘油等多種西藥。病人家屬表示,病人心裡很害怕,非常擔心再度急性心衰竭,不敢不吃那些西藥。
2018年12月,同樣情況再度發生,病人因情緒問題,心臟劇痛、嚴重胸悶、四肢冰冷、頭胸大汗等急性心衰竭的現象都回來了,西醫急救住院,注射降血壓藥物,口服控制心律藥物,而中藥治療部分,如前幾次以茯苓四逆湯為主。然而,這次情況變得和以前不同了,即使大幅加重了生附子及茯苓的劑量,病症沒有好轉,只要控制心律的西藥時效一過,病人心律就馬上飆高,同時胸悶、四肢冰冷、大汗、全身燥熱等等,晚上每一個多小時就醒,醒來就全身大汗,一全身大汗,所有症狀又再度變嚴重,得不斷使用降血壓及控制心律的西藥來暫時緩解病人情況。
好了,洋洋灑灑寫了好幾段,才勉強說明個大概,上面陳述的是我去年十二月介入治療前的情況,中西醫治療都遇到了瓶頸,怎麼辦?接下來的發展,我們下次再討論。在這裡我想提出幾個問題,讓大家來思考、來討論,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不斷的反覆思索與矛盾:
(1)西醫治療只知道對抗癌細胞與壓制症狀,也帶來了很多的副作用,然而,病人於2012年被認定為肺癌末期轉移腦瘤,在大量化療藥物的控制下,目前已經存活了六年多,實屬不易。那麼,我們如何判斷當初病人選擇西醫化療是正確還是錯誤的決定?
(2)臨床醫療是沒有辦法重複的,選了一條路後,永遠不會知道另一條路的結果,事後諸葛的批評是容易的,節骨眼上做決定卻需要十足的勇氣,也得承擔決定的後果。這對病人及家屬已經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了,當一位醫師面對素昧平生的重病病人時,替病人做的治療,以及反對病人去做的某些治療,每一個決定是何等的沈重?又如何知道五年十年後會不會後悔?
(3)病人一下子相信中醫治療,一下子抗拒中醫治療,又把西藥當成溺水時抓到的一根稻草,緊緊抓住不肯放手。我們應該當頭棒喝,打醒病人,然而,病人重病多年,身體及心靈受盡了各種折磨,已經不是個正常健康的靈魂了,我們還能苛求病人什麼?不苛求,又怎能打醒病人呢?
(4)從2017年7月以來,每次急性心衰竭都是因情緒問題而誘發,其中的前因後果是如何?病人四周的親朋好友,應該處處讓著病人、順著病人的情緒走,以免病人情緒失控?還是應該讓病人了解真實的世界,讓病人趁早能矯正自己的情緒,以免越陷越深?
去年12月,我在家裡Breakfast Nook上看著中文報紙刊登美國兩黨爭吵不停的新聞,放在一旁的手機響了一聲,我猜想是Amazon自動提醒今天包裹會送到,不以為意,等了幾分鐘才順手拿起手機,看到是中國大陸來的微信,原來是緊急需要幫忙的來函,這時候開始,我介入了這位病人的治療。
如上次提到的,病人反反覆覆幾次急性心衰竭,或者西醫治療,或者中醫治療,或者中西醫合併,都讓病人撐下來了。這次,病人再度急性心衰竭,心臟劇痛、胸痛嚴重、手腳冰冷、大汗不止,正在西醫院病房中緊急治療,使用各種降血壓及控制心律的注射及口服藥物,同時也如前面幾次一樣,加服中藥茯苓四逆湯來強心。可是,這次和前幾次不同了,中藥效果出不來,只要控制心律西藥的時效過了,馬上心律飆高,心臟劇痛、胸痛嚴重、手腳冰冷、大汗不止的症狀又再次加重。
病人女兒在微信上很快的告訴我目前情況,病人的症狀、西醫使用的藥物、中藥效果出不來等等,十幾個重點在我腦海裡轉個不停,當她解釋到一個段落時,我說出了「後勤補給不足」幾個字,病人女兒突然懂了,因為她也是倪海廈老師的學生,這幾年來她一直和另一位倪海廈老師功力較高的學生一起用中藥幫助病人。
問題在哪裡?心臟好比汽車引擎,引擎功能要好、輸出要有力,除了引擎本身不能差以外,使用的汽油也同等的重要,沒有好的汽油,就算是十二缸的超級引擎,也無法輸出什麼功率。以前幾次西醫的急診,在於壓制症狀,而中醫治療專注在心肺,好像打仗時偏重在戰事前線,卻忽略了後勤補給,肝血不足的問題沒有解決,心臟是無法真的強起來。怎麼辦?甘麥大棗湯加酸棗仁湯加減。奇怪吧,急症怎麼使用這麼普通又相對很輕的藥方?其實,急症重症不一定得使用重藥,而是得更加精準的判斷問題癥結所在。
病人下午三點服用第一碗藥,凌晨一點服用第二碗藥,當晚開始出現改善,雖然還是有出汗,但是沒有大汗了,燥熱減緩,隔天起床後有飢餓感,早上服用中藥後大吐,吐出很多黏痰,吐完後病人整體感覺輕鬆很多,晚上睡覺時,症狀又比之前進步,隨後西醫覺得沒有生命危險了,撤除所有監控儀器。
病人持續服用甘麥大棗湯加酸棗仁湯加減,服用七付藥後回報,整體好轉許多,不再嗜睡昏睡,晚上醒來兩次,僅有一些些汗,不再大汗及胸痛心慌,心律穩定,手腳不冷了,白天精神好,食慾良好,大小便正常。這個時候,病人及家屬們比較放心,也比較不會手忙腳亂,我才請病人女兒花些時間,把這幾年來的中西醫病例及治療方法整理給我。所以,前一篇文章陳述病人2012年診斷肺癌後的各種治療細節,我本來是不清楚的。不過,或許這樣反而比較好,讓我心無雜念,不會因為以前的病例紀錄而先入為主。
當然,事情沒那麼簡單,不然也不會說是一個很好的教學病例。病人心衰竭的各種症狀穩定了,病人其它症狀就變得更明顯了。病人胸悶氣短的情況嚴重,吸氣很費力,咳嗽嚴重,痰卻咳不出來。痰出不來就會悶氣,必須有人拍她右後背才能把痰咳出來,咳痰時氣管聲音很大,半夜常常得坐著才舒服一些。很顯然的,病人的肺家因為肺癌及各種化療已經很不正常了,病人女兒解釋,以前使用過多次澤漆湯加減,希望利用大戢這味中藥來去肺家的水。我請他們錄一小段視頻,讓病人用力吸飽氣後閉氣,看看胸部哪裡感到最緊,通常那代表痰飲聚集最多的地方。結果,病人覺得膻中穴下方最緊,而這個時候借重葶藶子可能比借重大戢合適一些,於是我決定使用射干麻黃湯加葶藶。另外,因為肺家久病必虛,部分化熱現象明顯,我再加了石膏、杏仁。當然,這其中各味藥的劑量非常重要,特別是葶藶和石膏的劑量,如果劑量偏差太多,反而會讓病情加重。
運氣很好,在沒有當面看診的情況下,劑量猜測的還不錯,病人服用一天中藥後,呼吸變得順暢很多,不用仰著脖子吸氣,沒有胸悶了,自己可以咳痰出來,不需要別人拍背幫忙咳痰,整體情況改善許多。我讓病人再多服用幾天,肺家情況穩定後,再回頭去加強「後勤補給」。
然後呢?像這樣的重症病人,身體被化療破壞很多,加上多年來大量服用各種西藥,治療起來,是沒有一個盡頭的,沒有所謂的「痊癒」,因為身體系統裡已經不存在任何一個穩定的平衡點,只能靠外力不斷的左推推、右拉拉,讓這個系統在不穩定的平衡點上繼續運作。接下來出現了一個「奇怪」的情況,在沒有什麼事情發生下,病人莫名開始非常擔心她老家九十多歲高齡的老母親,半夜惡夢多易醒,幾日後開始出現水腫現象,左小腿、左手臂、左乳房腫漲,西醫院使用大量利尿劑,水腫稍稍退了一些,但是體力變差很多,聽力大幅下降,呼吸不順,雖然沒有胸痛,但得用力吸氣。
看著病人女兒寄來的症狀整理,我認為病人中下焦寒濕很重,阻隔肺氣下行,同時,腎好比泡在冷水裡,造成腎不納氣、吸氣困難,也導致了心裡的恐懼,這是久病服用各種西藥多年的病人身上常常看得到的現象。這次我使用病人這幾年來中醫治療用過的藥方,麻黃附子細辛湯和五苓散加減,病人情況開始好轉,半夜惡夢減少,體力恢復一些,水腫減輕。
然而,吃了幾付藥後,病人討厭細辛的味道,表示喝中藥時都得勉強忍住不要吐,希望不要再喝中藥了。結果,不知道是病人故意自己停中藥,還是如病人女兒事後說的,因為她沒有守在病人身旁,溝通上有些誤解,讓病人停了中藥三天多。據病人女兒解釋,病人水腫時血壓飄高,服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和五苓散加減後,血壓恢復正常,病人就以為這次藥方是為了降血壓,既然血壓降下來了,就可以停止喝這個藥方,等我改下一個藥方給病人。真的?還是病人的藉口?我們就不用去苛求追究了,至少「腎泡在冷水裡」導致高血壓的問題解決了。
不過,這停中藥三天是停壞了,水腫又變得嚴重,同時出現「喝水即嗆、卻可喝茶」的現象。「水逆」的部份我們之前已經討論過了,現在讀者應該了解為什麼在那篇文章裡,我把「喝水即嗆、卻可喝茶」說成是一個「小問題」了吧!我跟病人女兒半開玩笑的說,如果病人能好好存活多年,即使從現在開始再也不能喝水,只能喝茶,那就每天喝上好的普洱茶吧,也沒什麼好抱怨的了。
怎麼解決?如「喝水即嗆」那篇文章說的,「水逆」大多為水隔中焦而來,這個症狀是上次診斷的另一個佐證,原本麻黃附子細辛湯和五苓散加減的方向是對的。不過,如果停藥三天就退步那麼多,那代表藥力不足。因此,我在原方中加了生硫磺,提高藥力。病人服用幾次後,整體情況全面好轉,水腫大幅減少,可以小口喝水了,大口喝水還是會嗆咳。
從去年12月下旬到今年一月下旬,經過幾次的中醫治療,病人客觀的檢查與自己主觀的感覺,都比之前好很多。然而,病人久病的心理因素,還是抓著「贝塔洛克」、「罗内脂」、「布雷定」等西藥不肯停。剛才西醫院的副院長微信我,這位副院長是西醫專家,去年成為我的中醫學生,因為病人女兒無法一直陪伴在病人身旁,幫我做望聞問切的工作,我們請副院長來當我的眼線,我順便可以直接教副院長許多中醫臨床的知識。副院長今天去幫我檢查病人,她告訴我病人整體情況很好,交談了兩個多小時,大多是病人在說話,中氣足,沒有咳嗽或清痰,沒有過去那種明顯的氣短悶氣的情況等等。不過,病人仍有許多的問題,副院長認為有些問題確實是西藥引起的,以她西醫的身份來勸病人減少或停止西藥,比我們中醫說再多還有效。
副院長也告訴我,總體而言,西醫認定的心衰竭仍未全面控制好,仍然得用心臟彩超來追蹤檢查,確定EF值(ejection fraction)。這點我同意,去年十二月我們試著穩定急性心衰竭時,因為肝血不足,直接強心無效,我們得繞遠路從「後勤補給」做起,加上後來的清肺、去中下焦寒濕,繞了一大圈後,我們還是得回來強心。不過,現在病人情況穩定許多,給我們比較大的自由度來治療,
幫助久病多年的重症病患,是沒有所謂的「完成階段」,好不容易打開了一扇門,後面還有十扇門關得緊緊的。如前面所言,那是永無止境地用各種方法幫病人的身體在不穩定的平衡點上繼續運作。不過,換個角度而言,我們每一個人的身體都像老天租給我們的一台車子,重點不是還車的時候車子是不是沒有一點刮痕,而是我們把租車還回去前,造訪了多少風光明媚的景色。

2019年2月14日 星期四

20190214-95岁的查理·芒格参加了Daily Journal公司年会


https://youtu.be/X1Oi3esiry8


口述:查理·芒格;译者:RanRan
2月14日,95岁的查理·芒格参加了Daily Journal公司年会,发表了演讲,其中金句迭出,现场笑声不断。本文11 110字,但值得耐心细读
“中国的水可以,有些聪明人已经蹚进去了;时候到了,更多人会进场;中国的好公司比美国的好公司便宜。”
Daily Journal有两条业务线:一个是日渐衰落的法律报刊业务,现在每年税前能赚100万美元左右,但一年不如一年;另一个是电脑软件业务,主要是帮助法院、司法部门以及其他政府机构实现自动化。
无论是从前景、客户,还是员工等方面来看,电脑软件业务都比法律报刊业务强。与各州的众多法院打交道,与政府的顾问打交道,参与各种采购招标,应付官僚主义,你根本想不到,这生意多难做。我们做的这种软件生意,IT巨头们避之唯恐不及。
IT巨头们最喜欢研发完成后,只要不断刻录光盘,现金就源源不断地涌入,用不着再做其他工作。我们这完全不一样,我们要和全国各地众多的司法部门、州法院、联邦法院打交道,它们各有各的要求、各有各的顾问,而且我们还面对着强大的竞争对手。
我们的生意不是只要复刻软件就可以了。从本质上讲,我们做的生意属于技术咨询,是服务密集型的,很难做。在我们的生意中,我们做 IT已经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难上加难的是,我们还要应对政治现实,应对方方面面的官僚主义。
这个生意就是这样,根本快不起来,而且还很磨人。我们倒是一直很喜欢这生意,因为能做这个生意的公司必须有钱、有决心、能坚持下去。Daily Journal确实一直在坚持。
我们做得怎么样呢?很难说。我亲眼看到了这项业务的成长。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可以把它比作一家正在研发七种重磅药的医药公司。我们已经开拓了几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加州。这几个市场的规模都非常大。
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泰勒科技公司,它做这生意比我们早,规模也比我们大得多,但是我们取得了一些大订单,也争取到了一些对我们非常满意的客户。
总之,我们花了很长时间,付出了很多努力。这个生意太难、太复杂,不是谁都做得了的。我们能有今天的成绩,主要来自杰里·萨尔兹曼在过去10年所做的工作。
杰里做的工作,别人谁都做不来。今年杰里已经80岁了,我们俩有个共同点:我们都拄拐杖。我不坐轮椅的时候,拄拐杖走路。一家公司,95岁的董事会主席,89岁的副主席,80岁的首席执行官拄着拐承担所有工作重任,却仍然志在占领全球市场,多奇葩。
之所以出现这么奇特的一幕,是因为从我们身上可以隐约看到,我们始终对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识孜孜以求。伯克希尔·哈撒韦能取得巨大的成功,Daily Journal能小有成就,没什么秘诀,就是追求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识。
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我们在说某个人有常识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说,他具备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人们都以为具备常识很简单,其实很难。
我举个例子。大量高智商的人进入了投资领域,都想方设法要比普通人做得更好。许多高智商的人蜂拥而至,在投资领域形成了别处罕见的景象,于是,怪事发生了。
加州曾经有一家非常大的投资咨询公司,为了超过其他同行,它想到了一个点子。他们是这么想的:我们手下有这么多青年才俊,个个是沃顿、哈佛等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他们都为了搞懂公司、为了搞懂市场趋势、为了搞懂一切,不遗余力地拼命工作,只要让这些青年才俊每人都拿出他认为最好的一个投资机会,我们把所有最好的机会集中起来形成组合,必然能遥遥领先指数啊。
这家投资公司的人能觉得这样的点子行得通,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教育太次了。上哈佛、上沃顿,学出来就这水平。他们满怀信心地付诸行动,结果毫无悬念地一败涂地。他们又试了一次,一败涂地。他们试了第三次,仍然失败。
几百年前,炼金术士幻想把铅变成金子,想得很美。刚才说的这家投资公司,没比几百年前的炼金术士高明到哪去,它不过是妄想把铅变成金子的现代翻版,根本成不了。
值得人深思的是,这家投资公司集中了全球各地的精英,甚至包括许多来自中国的高智商精英,中国人的平均智商比其他国家的人略高一些。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这点子看起来行得通,为什么在实际中却行不通?你不妨自己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
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在大学一年级的课堂上,全神贯注地听讲了的。令人遗憾的是,即使你把这个问题拿到一所高等学府的金融系,让那的教授回答,他们也答不对。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你们思考,因为我想让你们感到困惑。
如果你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应该能一眼看透。我理解的“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是知道什么时候教授是错的,而且知道什么是对的。教授说什么,就是什么,这谁都做得到。关键在于,你要分辨,教授讲的东西,哪些对,哪些错,这才是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人。
回到投资领域,至少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如果你主动选股,并且妄想无所不知,你仍然跑不赢指数。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在DailyJournal,我们一直比平均水平做得好。问题来了,我们怎么做到的呢?我们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很简单。我们追求做得更少。我们从来没天真地以为把一批青年才俊招进来,就能无所不知,无论是汤罐头、航空航天,还是公用事业什么的,都能比别人懂得更多。
我们从来没这么妄想过。我们从来没以为自己能做到,不管在什么领域,我们都能获取到真正有用的信息。我们始终很清楚,只要我们特别用功,我们能准确找到少数几个机会。这少数几个机会足够了。只求找到少数几个机会,我们的预期更合乎情理。我们的思维方式与投资咨询机构截然不同。
假如你像我前面提到的那家投资咨询机构一样,你去问沃伦·巴菲特同样的问题:“告诉我你今年最看好的投资机会。”然后,你买入沃伦找到的那个最好的投资机会,你肯定能赚翻了。沃伦不可能妄想无所不知,他告诉你的只会是一两只股票。投资咨询机构雄心勃勃,沃伦更知道克制自己。
我太姥爷是一位拓荒者,他来到爱荷华州的时候身无分文,但是年轻,身体好。他参加了与印第安人打的那场黑鹰战争,在战争中当了上尉。后来,他在爱荷华州定居下来,每次,在出现土地非常廉价的机会时,他就非常有头脑地出手,大笔买入。
最后,他成了小镇上最有钱的人,还拥有银行。他受人尊敬,有个大家庭,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他刚在爱荷华州定居的时候,一英亩土地还不到一美元,他一直住在爱荷华州,亲眼看到了富足的现代文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兴起。我太姥爷说,他赶上了好时候,一辈子活到90岁,老天能给他几个大机会。
他这一生幸福长寿,主要是老天给他的那几个机会来临时,他抓住了。每年夏天,当孙子辈的孩子们围绕在他膝下时,我太姥爷总是一遍一遍地讲这个故事。
所以说,我还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重大的机会、属于我的机会,只要少数几个,关键要让自己做好准备,当少数几个机会到来的时候,把它们抓住了。大型投资咨询机构里的那些人,他们可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自以为,他们研究一百万个东西,就能搞懂一百万个东西。
结果自然在意料之中,几乎所有机构都跑不赢指数。你看我,我只有 Daily Journal的股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票、还有Costco的股票,我的收益率比别人都高,应该的啊。
再说,我都95岁了,我几乎从不交易。我跑赢了指数,他们没跑赢。你是想像我一样,还是像他们一样?
分散投资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道理。一个不懂投资的人,不想亏大钱,只求获得一般的收益,他当然可以广泛地分散投资。这道理明摆着,像二加二等于四一样简单。知道这个道理就想赚大钱,凭什么?
玩好投资这个游戏,关键在于少数几次机会,你确实能看出来,一个机会比其他一般的机会都好,而且你很清楚,自己比别人知道的更多。
沃伦经常说:“一个人,居住在一座欣欣向荣的小城里,他有这座小城里三家最好的公司股份,这么分散还不够吗?”只要这三家公司都是拔尖的,绝对够分散了。广为流传的凯利公式可以告诉我们,在自己占有胜算的时候,在每笔交易上应该押下多少筹码。你的胜算越大、成功的概率越高,你下的注应该越大。
这后面有数学规律支持,是正确的。有时候,一个机会特别好,简直如探囊取物一般,只买这一个机会也完全合理。好机会没几个。一个投资者,追求超一流的业绩,却大量分散投资,简直是缘木求鱼,行不通,是不可能的任务。一次又一次重复不可能的任务,有意思吗?我觉得会很痛苦。谁愿意承受这样的折磨?这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我父亲是奥马哈的一位律师。他曾经接待过一位客户,这位客户的丈夫经营一间肥皂厂。她的丈夫去世了,我父亲帮她把肥皂厂卖了出去。在美国深陷大萧条的年代,这位女士是奥马哈最富有的人之一,她有一间小肥皂厂,还在奥马哈最高档的社区有一套豪宅。
肥皂厂卖出去以后,她有高档社区的一套豪宅,还有30万美元。在 1930年,30万美元是非常大的一笔钱。她没请投资顾问,没找任何人帮忙,她是个很了不起的老太太。她简简单单地把这笔钱分成了五份,买了五只股票。她的遗嘱是我认证的,所以我记得其中的三只股票是通用电气、陶氏化学、杜邦公司,其他两个我忘了。买完之后,她再也没动过这些股票。她没付给投资顾问一分钱。她买了股票之后,就放那了。
她还买了一些市政债券。1950年代,她去世时,留下了150万美元。这中间,她没交一分钱的费用。我问她:“您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她说:“我当时觉得电力和化学以后能有大发展。”她只是买了,然后干等着。我一直非常欣赏这位老太太,她是我喜欢的类型,这样的人太少了!
钓鱼的第一条规则是,在有鱼的地方钓鱼。钓鱼的第二条规则是,记住第一条规则。我们很多人去了鳕鱼已经被钓光了的地方,还想钓上鳕鱼来。在竞争极其激烈的环境中,你再怎么努力都没用。在投资领域,即使很小的机会,也有人在跟踪。
在我们生活的现代世界中,有人专门拉别人下水,教别人频繁交易股票。在我看来,这和教唆年轻人吸食海洛因没什么两样。一个已经赚到钱的人,怎么可能以教唆别人炒股发财为生?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见,电视也是个神奇的地方,有人说“我手里这本书可以教会你每年赚 3倍,你只要付邮费就能得到这本书。”
一个人,突然发现了每年赚3倍的秘诀,怎么可能还在网上卖书?我说的这一幕是现代商业的写照。人们每天都在做这样的事,还自以为自己是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我再讲个小故事,也是关于现代生活的,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启发。这个故事发生在从前。有个人,他有一匹好马。这是一匹骏马,步履轻盈、毛发光亮。这匹马什么都好,就一个毛病。有时候,它突然脾气暴躁、性情顽劣,谁要是当时骑着它,非得被摔得断胳膊断腿不可。
这个人找到了兽医,他问兽医:“该怎么治治这匹马呢?”兽医说:“很简单,我有办法。”这个人说:“快告诉我吧。”兽医说:“你在你这匹马表现很好的时候,把它卖掉。”
总的来说,沃伦和我,我们两个人从来没为了赚钱,忽悠傻子从我们手里接货。我们赚钱,靠的是在买的时候赚。如果我们卖的是狗屎,我们不会把狗屎说成包治关节炎。
我觉得,别去骗人,还是像我们这么活着比较好。在现实中,骗子总是有。就说那些江湖骗子吧,他们蒙人的伎俩多着呢。总有骗子利用人性的弱点牟利。我们必须增加自己的智慧,才能远离种种欺诈。至于自己家里出了骗子,那躲不掉。碰上这种情况,我也无解。
在自己可以做出选择的情况下,有许多人,我们应当远离。
我父亲有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是他的客户。我父亲还有另外一位客户,是个装逼犯。我父亲总是给那个装逼犯做许多工作,却很少接他那位朋友的活。他那位朋友是我敬佩的人。
我问父亲为什么,他告诉我:“查理,你个小傻瓜,那个装逼犯总是没完没了的惹官司,他总是到处制造麻烦、总是手伸得太长、总是不检点。格兰特·麦克法登不一样,他善待员工、善待客户、善待所有人,从来不占别人的便宜。假如他遇到了脑子有病的人,他能大大方方地立即走开。像他这样的人,用不着请律师。”
我父亲对我讲这番话,是想教我一些东西。我想我父亲的目的达到了。我一辈子都学着做格兰特·麦克法登那样的人。我想告诉你们,这对我帮助很大,真的帮助很大。彼得·考夫曼和我说过很多次:“如果骗子知道做老实人能赚多少钱,他们肯定都不当骗子了。”沃伦也讲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走正道,路越走越宽。”此言不虚。
以Daily Journal公司为例,在止赎潮中,我们赚了几百万美元。那是现代文明中最严重的一次房地产大萧条,我们经营发布法律公告的业务,而且我们垄断经营发布止赎权公告的业务。当时,我们可以涨价,再多赚几百万美元,但我们没那么做。
想想看,最严重的房地产大萧条爆发了,自己的同胞眼看着房子没了,查理·芒格,亿万富翁,涨价。这样的消息登在报纸上,多丢人!能涨价吗?绝对不能。沃伦常说:“为了钱结婚,也许什么时候都不明智。已经有钱了,还为钱结婚,绝对是脑子进水了。”一个人已经有钱了,还把自己的名声搞的很臭,太傻了。
瑞克·盖林经常讲这样一个故事:有个人,缺德一辈子。他死了。牧师说:“葬礼的下一个环节是,有请现场哪位亲友来追忆逝者做过的好事。”结果没一个人出来讲话。最后,总算有个人站起来了,他说:“他还不算最缺德的,他哥比他还缺德。”
各位可能当笑话听了,可现实里有真人真事啊。哈里·科恩死了以后,很多人来参加他的葬礼只是为了确定一下他确实死了。
有些道理很简单,却真的很受用。Daily Journal做的是难做的生意,为法院等政府部门服务的工作不好做。法院等政府部门需要自动化。别人想占法院等政府部门的便宜,我们没有。我们只是一家小公司,我们做得很辛苦,我们也逐渐占领了很多市场。
速度虽然慢,但前景光明。有钱的好处在于,慢一点儿,我们不在乎。那我们是怎么有钱的呢?我们记住了我太姥爷的话,机会只有少数几个,当一个机会来临时,我们扑过去把它抓住。想一想,你们的人生是不是这样?
再讲一个我的亲身经历。1970年代,我犯了个错误,一笔该做的投资,我没做。没犯这个错的话,芒格家族的财富是现在的两倍。我犯的那个错太傻了。我错过了那个机会,否则我的资产是现在的两倍。生活就是这样,错过一两个机会,难免的。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他们找到了比自己更优秀的伴侣。他们做出了明智的决定,也是幸运的决定。找到比自己优秀的伴侣,这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其实,未必要碰运气,可以有意识地去追求。很多人身上贴着醒目的标签,上面写着“危险,危险,切勿靠近”,还有人迎着往前冲。
我们这个董事会里的人,大家一起做着特立独行的事,共度人生的坎坷,够奇葩的了,毕竟我们年纪都这么大了。盖瑞·威尔科克斯算我们这里的年轻人了。我们是个很独特的董事会。这个案例也值得各位思考。你看我,岁数这么大了,老成这样了,还活得很开心。怎么做到的呢?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你们愿意听,我再讲两个小故事。下面这个故事是编出来的,但是很启发人。一位年轻人去拜访莫扎特。他说:“莫扎特,我想写交响乐。”莫扎特说:“你多大了?”年轻人说:“我23。”莫扎特说:“你太年轻了,写不了交响乐。”年轻人说:“可是,莫扎特,你10岁的时候就开始写交响乐了啊。”
莫扎特说:“没错,可我那时候没四处问别人该怎么写。”还有一个关于莫扎特的故事。莫扎特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他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莫扎特一肚子愤懑,郁郁寡欢,英年早逝。
莫扎特怎么活成了这样呢?他做了两件事,谁做了这两件事都足以陷入痛苦。莫扎特不知道量入为出,在金钱上挥霍无度,这是第一件。第二件,他内心充满了嫉妒和抱怨。谁要是挥霍无度,还充满嫉妒和抱怨,一定能活得又苦又惨,早早离开人间。想活的苦,想死的早,请学莫扎特。
那个年轻人请教莫扎特如何写交响乐,你们从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中也能学到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有的东西,有的人学不会。有的人天生就比你强,你再怎么努力,也总有人比你更强。我的心态是:“那又怎样?”我们现场的这些人,有哪一个是非得站上世界之巅不可的吗?没那个必要。
帝王将相修了那么多规模庞大的陵墓,我总觉得很可笑。难道他们是为了让后世的人羡慕自己?让后世的人在走过他们的陵墓时希望能住进去?
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始终留在这个游戏里,盯住了,在稀有的机会出现时,别让它溜走,要知道每个普通人能分到的机会并不多。
赚钱的秘诀是节约支出、生活简朴。沃伦和我,我们年轻没钱的时候,我们都是省着花钱,把钱攒下来投资。坚持一辈子,最后很富足。
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另外一个问题是:怎么才能不付出过高的代价,从错误中爬出来?从错误中爬出来,我们做到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它最开始的生意是什么?穷途末路的百货商店、穷途末路的新英格兰纺织公司、穷途末路的印花票公司。
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从这些烂生意里爬出来的。好在我们买得非常便宜,虽然一手烂牌,我们还是打得很好。最后伯克希尔能取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换了一条路,改成了买好生意。我们能成功,不是因为我们善于解决难题,而是因为我们善于远离难题,我们只是找简单的事做。
Daily Journal公司,我们刚买的时候,它的生意很好做。现在Daily Journal做的软件生意,很难做。公司的老同事都还健在,在种种机缘巧合下,新的软件生意做得还可以。这生意有潜力,我们也愿意做下去。报纸已经走向衰落,有几家报纸能像Daily Journal一样,账上躺着数亿美元的股票,还经营着有前途的新生意?我们是最后的莫西干人。
延展阅读
问:您有一句金句,我特别喜欢。您说过,您在招聘的时候,一个人智商130,但认为自己的智商120,另一个人智商150,但认为自己的智商170,您会选择前者,因为后者能把你搞死。
芒格:这说的不是埃隆·马斯克吗?
我当然要选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人,不选那些自不量力的人。我自己会这样选,但我也学到了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和霍华德·阿曼森学的。他讲过这样一句话:“千万别低估高估自己的人。”
高估自己的自大狂偶尔竟然能成大事,这是现代生活中让人很不爽的一部分。我已经学会适应了。自大狂偶尔能成为大赢家,但我不愿一群自大狂在我眼前晃来晃去,我选择谨慎的人。
问:请您讲讲斯多葛学派对您的影响?您对斯多葛学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芒格:我欣赏斯多葛学派的先贤。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活得很好,有个秘诀,我告诉你们:别把人性想得太好了。人性本来就有许多缺陷和毛病,你要是看什么都不满,一肚子牢骚、一肚子怨气,只会适得其反,坑了自己,又不能改变世界。把自己毁了,世界该怎么还怎么样,多不值?我从来不干这样的傻事。
问:您说,好机会虽然好,如果做过了,却要吃大苦头。如何不完全错过,又不做过头?如何才能避免进场太晚?如何判断好机会已经过头了?
芒格:把问题彻底想明白,问题就解决了一半。你已经说了,这是个矛盾:好机会,刚开始进场的时候,潜力十足;好机会,做过了头,危机四伏。你脑子里清醒地绷着这根弦,什么机会,是什么类型的,自己去分。这个问题,你已经解决一半了,你不需要我帮你。你自己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既要看到潜力,又要看到危机。
问:在伯克希尔的致股东信中,您也写了伯克希尔的过去和未来,您讲到了伯克希尔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的几个原则。我的问题是,伯克希尔作为一家控股公司遵守了一些原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优异的记录,为什么其他公司不和伯克希尔学?
芒格: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学不来。例如,像宝洁这样的大公司,它的固有文化、它的官僚作风,早已根深蒂固,你说怎么能把宝洁变得像伯克希尔哈撒韦一样?这个问题可以直接分到“太难”一类。太难了,已经不可救药了。
人们还是没意识到官僚主义的危害有多大。伯克希尔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原因之一在于总部根本没几个人。伯克希尔没官僚主义的毛病。伯克希尔有几位内部审计员,总部有时候派他们出去巡查。总的来说,我们没官僚主义的毛病。
没有官僚主义,上层的管理者又头脑清晰,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在官僚主义横行的环境里,我们无法改变现状,再怎么有能力,都施展不出来。官僚主义必然导致种种恶劣作风,种种铺张浪费。官僚主义一定要杜绝。越是取得了成功的地方,越是取得了成功的政府,官僚主义越容易抬头,侵蚀已经取得的成绩。
在官僚主义泛滥的部门,官僚们接受一层又一层助手的服务,出席一场又一场的会议,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我们作为局外人对官僚主义深恶痛绝,内部人却觉得官僚主义是好东西。这是现代文明的悲哀。现代文明的成功衍生了官僚主义,官僚主义之中孕育了失败和愚蠢。不是吗?
官僚主义是现代文明的痼疾。有些地方被官僚主义搞得乌烟瘴气,谁能把这些地方三分之一的人给踢出去,一下子就清爽了。绝对是大快人心,当然不包括那些被踢出去的人。官僚主义导致种种恶果和浪费,却又像衰老和死亡一样无法避免。我们只能让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问:您说了,要在鱼多的地方钓鱼。如果您今天从零开始投资,除了中国,您会在哪钓鱼?
芒格:你说除了中国,其实,这么大的世界,只要找到一个好地方,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一定还有其他鱼很多的地方,但我觉得,对芒格家族来说,应该没有比中国更好的地方了。我帮不了你。我自己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你的问题,只能靠你自己了。
顺便说一句,中国的水可以,有些聪明人已经蹚进去了。时候到了,更多人会进场。中国的好公司比美国的好公司便宜。
问:我的问题是关于长期利率和复利的。过去几年,利率一直很低,很难找到实现长期复利的策略。除了投资伯克希尔、价值投资、指数投资,请问能以高复利长期投资的机会在哪里?
芒格:你问我如何实现理想化的高复利,我的建议是,降低你的预期。我觉得,在一段时间里,应该很难。让预期符合实际,对你有好处,你不至于抓狂。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从几百年以来最严重的那场大萧条到现在,不计算通货膨胀,投资股票指数的年收益率是 10%。扣除通货膨胀,大概是7%左右。
在这么长的时间里,7%和10%能拉开巨大的差距。我们就算实际收益率是每年7%。取得这个收益率的时机非常完美,恰好是在大萧条之后开始并且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从现在开始投资,实际收益率完全可能只有3%或2%。未来人们投资的年收益率是5%,通货膨胀是3%,这样的情况完全可能出现。
真出现了这种情况,正确的心态是告诉自己:“即使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也能活得很好。”我们这些老年人生活的那个年代,哪有你们将来的生活条件好,你们有什么可郁闷的?
除了正确的心态,如果将来投资更难了,你应该采取什么实际行动呢?答案很简单,因为难度提高了,你应该更努力。可能你努力了一辈子,最后超过了5%,得到的是6%,你应该高兴。
问:您如何看待下跌保护?怎么才能知道何时退出一笔投资?
芒格:我不是退出高手。我善于挑选,别人比我更会退出。我追求的是永远不必退出。成功的投资风格有很多种,有的人是不断退出的,退出不是我的强项。我不会退出,我甚至不看出口在哪里,我选择持有。
你们不知道,看着Costco不断进步多么令人欣慰。Costco凭借“能者上、庸者下”的文化勇往直前。我持有Costco感觉好极了,为什么要频繁交易?首先,频繁交易需要交税,我的钱不会多,只会少;其次,交易股票远远不如寻找自己欣赏和敬佩的人。我找到的是Costco,不是有利的出口。
问:在分析一家公司时,您更看重投资收益率这样的定量指标,还是品牌优势、管理层素质这样的定性因素?
芒格:我们关注定性因素,我们也关注其他因素。总的来说,在具体情况下,什么因素重要,我们就关注什么因素。什么因素重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总是遵守常识——平常人没有的常识。我刚才讲了,把很多东西扔到“太难”的一堆里,这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之一。
问:去年,股票回购创下了记录,现在华盛顿有人说要立法抑制股票回购。您如何看待股票回购?您认为政界人士是否应当干预公司行为?
芒格:总的来说,我不赞成政界人士干预公司行为。我是这么看的:当机会特别好,公司特别应该回购自家股票时,它们往往很少去做。当股价高涨,回购不合适的时候,它们倒是回购很多。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现实就是如此。
在现在这个位置,许多回购的合理性值得怀疑。埃迪兰·伯特大量回购西尔斯百货的股票,有道理吗?没有。像他这样错误的做法太多了。
问:我今年20岁。像您讲的莫扎特的小故事里的那个年轻人一样,我想向您请教一下,我这样的年轻人,怎么才能过上您这样成功的一生?
芒格:我自己的子女,我都改变不了。你完全是个陌生人,我又怎么能帮上你呢?下一代太难改变,普遍的结局都是平庸。有些人能成功,这是少数。人的功绩就这么分的,得到成功的总是少数。追求成功的人很多,得到成功的人很少。
纪律、德行、诤友、机会,说出来都是些简单的东西。你真想从查理·芒格身上学到点什么,记住我这句话,“老理儿,靠谱。”所有那些传统美德,让人一生受用。
问:假如有人能发明时间机器,让您可以回到过去,与41岁的您共进晚餐,您会给过去的自己哪些建议?
芒格:如果我当年聪明一些,就不会错过那个机会,资产也不会比现在少一半。回忆过去,总是有些事可以做得更好。谁都一样。然而,谁都必然有错过机会的时候,这是注定的。我始终认为,改变不了的事,就别太纠结。牢骚满腹、怨天怨地是人生大忌。
道理很简单,许多人却因此白白地毁了自己。嫉妒也是大忌,而且嫉妒这宗罪还毫无乐趣。谁在嫉妒之中获得了享受?嫉妒对你有什么好处?总有别人比你强。嫉妒别人太傻了。
我的处世之道是:看透最傻的事,敬而远之。如此生活,我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但是我能对许多麻烦做到防患未然。
问:我还处于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在哪的人生阶段。我想请教您,您是怎么找到自己的能力圈的?
芒格:知道自己的能力圈边界非常非常重要。连边界在哪都不知道,怎么能算是能力圈?没那个能力,却以为自己有,肯定要犯大错。我觉得,你得始终对比自己能做到什么、别人能做到什么,你需要始终坚定地保持理性,特别是别自己骗自己。
从我一生的阅历来看,理性地认识自己的能力这项特质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我觉得像沃伦和我这样的人是天生的。后天的教育很重要,但是,我认为,我们生下来就具备了投资成功所需的性格。我没办法让你回到娘胎中重生。
问:您和沃伦合作几十年了,为什么沃伦的钱比您多那么多?
芒格:他开始的比我早,他比我聪明一些,他比我更勤奋。再没别的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为什么没我有钱?
问:您非常看好在中国投资的前景,您认为大多数美国人没看到投资中国的机会。请问我们没看到什么?我们去中国投资需要注意什么?
芒格:你们没看到的是,中国的机会比美国的机会多。这样说还不够清楚吗?你是觉得在美国投资很轻松,用不着去中国吗?
问:您现在是否注意到了什么危机的苗头,但是普通人却没察觉?
芒格:没人知道印钞机能开到什么时候。有些政坛人士,两党中都有,他们以为印多少钞票都没关系,他们以为根本不必在意,需要多少印多少。罗马帝国就这么干的,它垮了。魏玛共和国也是这么干的,也垮了。
到了一定程度,危险会显现出来。你知道,对待大危险,我的态度是,离得越远越好。别人却是只要不掉进去,贴得越近越好。我觉得太悬了。我不想那么干。
如果河里有一个大漩涡,我一定离得远远的。曾经有一群漂流者,他们要挑战亚伦急流。他们来自斯堪的纳维亚,亚伦急流的漩涡特别大,漩涡大,他们进行挑战的欲望反而更强了。结果100%都死了。我觉得他们死了很正常。
问:今天的很多问题都是在问您长寿、幸福的秘诀是什么。
芒格:这个很好回答,因为道理很简单:不嫉妒,不抱怨,不过度消费;面对什么困难,都保持乐观的心态,交靠谱的人,做本分的事……都是些简单的道理,也都是些老掉牙的道理。做到了,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