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 星期三

古中醫看心臟病與心血管病方劑

    今天主要給大家講解使用古中醫的醫術來解決心臟病病人的各類症狀。所以說就拿心臟病給大家分析一下,如果我們也得了心臟病,恐怕大夫會告訴我們,一定要軟化血管。清理血液垃圾,給你的血管洗澡聽上去很正確,挺科學的。大夫就給病人開了常用的阿司匹林,有的人常年十幾年服用這種藥物。凡是常年服用軟化擴張血管藥物的病號,他們通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哪一天不注意手面或者手臂不小心碰了一下,很快他的手面上會出現青一塊紫一塊的,實際上就是毛細血管破了有淤血。還有長年使用擴張血管藥物的病人。注射的時候,或者是掛吊瓶的時候血管都不好找。這時候我們就應該冷靜下來,分析分析了。常年吃阿司匹林既然能夠導致我們手面血管破裂,我們腦部的血管兒會不會破呢?那是肯定的,哪一天不注意你情緒激動,或者是不注意你頭部受外力的衝擊。你可以設想一下手面血管破裂問題不大,過幾天可能淤血消了,紫斑就沒了,但是你頭部血管破了就非常危險了。所以說我們應該捫心自問。常年吃阿司匹林是正確的嗎?我們就是在做一件錯誤的事情。等到哪一天,你腦部的血管破了。就會印證剛才那句話,錯誤的事情重複做,你就敗了。再給大家分析一下,我們得了心臟病以後,你身邊的鄰居朋友肯定也有得心臟病的。有的人放支架,做搭橋手術。我們可以想一想看一看,回顧一下你的親戚,或者是你的朋友,得了心臟病以後,在沒有手術放支架或者搭橋之前她的氣色是什麼樣的,再看一看,他放了支架動手術以後,他是什麼樣的模樣,氣色如何?你可以做一個判斷分析分析。所以說歷史是一面鏡子?我們一定要當一個智者,當一個明白人。別人錯了我們就不要走別人的路了,這才是一個智者,一個聰明的人。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學習正確的健康知識,選擇正確的治病醫術。這樣我們才可以不會錯誤的事情重複做,最後自己敗得一塌糊塗。即浪費了時間耗費了金錢,最後人財兩空。錯誤的你重複去做,你就敗了,這句話同樣可以使用的大夫身上。我的老師在給我講課的時候,給我傳授醫術的時候,他講的一句話,我一定記在心裡。他給我講過,人無完人,允許犯錯誤。但是如果你知道錯了,一錯再錯,你就不是水平問題了,而是你的道德問題了。無論是西醫和中醫是不分家的,所以中醫和西醫。最終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希望給病人治好病,然後身體康復。但是我們給病人放了那麼多支架,做了那麼多手術,然後病人吃了那麼多年的血管擴張藥物,最終病人怎麼樣了?我們要捫心自問,人最可怕的就是,知錯不改,一錯再錯。這一點對於一個病號來說非常的不公平。希望大家仔細的揣摩一下,今天我就帶領各類心臟病的病人,去學習領悟使用我們古中醫鍼灸和古中醫的經方,是如何對抗各類心臟病病症的?如果我們得了心臟病以後。吃軟化血管的藥,這是一個大的方向,還有的人支架搭橋,你是在對症治病,你是在治你的病根嗎?恐怕有的人就說了,我們不知道,人家大夫就說了,放個支架搭個橋吧。吃點藥擴張擴張血管吧。所以說,我們得了病以後,如果你不知其所以然,那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不知道自己的病根在哪裡,你再去亂治,最終受到傷害的是病人自己,我在給給大家講,咱們古中醫的知識,古中醫的醫術,是如何解決心臟病人各種症狀的?你可以對號入座,我仔仔細細,清清楚楚的給大家分析。第一種心臟病的病症,病人如果感到脈非常沉,非常遲,病人的寸口脈沉遲,關脈細小,同時病人還有憋悶的情況。心情不舒暢,心裡憋悶,還有悶痛的感覺,這種痛前後移動,而且氣短,心氣鬱結,胸口有前後移動悶痛的感覺,這就屬於西醫上講的瓣膜閉鎖不全。
是如何造成的呢?第一是氣血不通,另外是我們的結構出現了問題。瓣膜閉鎖不全你再吃藥軟化血管,肯定不對路。你在支架搭橋肯定是錯誤的,你換個瓣膜,但那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我們古中醫是如何做的?心氣鬱結,我們要行氣散結,凡是胸口悶痛的,而且這種悶痛是前後移動的。它屬於痰溼造成的,也就是說有痰有溼,我們治療的思路應該是行氣化淤,利水清痰為主,這樣才能治病根,我們找處方,找藥,心臟的結構出現了問題,中藥選藥,我們在神農本草經裡面有一味中藥叫瓜蔞實,你可以到中藥房看一看。它的形狀就和我們心臟的形狀一樣。當你心臟的結構出現問題,就是西醫講的瓣膜閉鎖不全,中醫大夫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瓜蔞實,瓜蔞實和心臟的形象很像,它可以讓心臟的結構恢復過來,同時它可以濡養心臟,心臟有濁氣鬱結的,我們要化濁行氣,就用薤白,有的人見過,有的人吃過,有一種大蒜的味道。也就是說辛香發散,它可以讓心胸鬱結的氣行開,只要氣動了,心臟外圍的痰,濁,溼就能夠往外排,為了排的快徹底,用了瓜蔞實和薤白以後,再加上幾湯勺的白酒,就三味藥給病人用上,一碗下去病人就感覺到輕快了,堅持給患有心臟病的病人吃一些營養心臟的方劑,很快就會調理過來,如果遇到一個辯證不對的庸醫,或者是喜歡動手術的大夫,給你放個支架搭個橋,他說你是血管的問題,你是不是比竇娥還冤,這是第一種情況,心臟病的希望大家對號入座,選擇正確的中醫醫術解決它。第二種,心臟病的病人的病症,不光氣短胸悶,而且他還感覺這個後脖子這個地方難受,僵硬發皺,還以為是頸椎的問題,錯了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症狀,這是第二個症狀的心臟病病人,他不光是氣短,前心後背有一中隱隱約約的悶痛,這種悶痛是移動的。而且他感覺脖子僵硬發皺,最明顯的一個症狀就是病人不能平躺。不光胸悶,氣短,不能夠平躺,這個不能夠平躺,和肺部沒有關係,病人反映的是氣短,胸悶,沒有咳嗽的情況,所以說是心臟的問題,我們古中醫對待這種的心臟病的病症。在上面方子的基礎上,會加上半夏,了解半夏藥性的人都知道,半夏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排水利水。心臟病病人後脖子強硬,胸悶氣短。而且不能平躺的時候。你不但行氣活血化淤,而且要排水化淤,把你的濁氣排開了,去掉了,而且水把它清乾淨了。胸悶氣短不能平躺,脖子強硬的情況都解決,我們也可以在瓜蔞薤白白酒湯方的基礎上加上半夏,同時定期服用一些中藥的營養方劑,保養維護我們的心臟。這是第二個症狀,第三如果這個病人感覺心臟有些疼。心裡說不出的難受。而且病人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問他口渴不口渴,他說不口渴。結果一摸病人的脈是弦脈,中醫是這樣認為的,體內某一個臟器有水,不管是上焦中焦還是下焦,如果有水,脈就會呈現弦脈這種症狀。這就對應了西醫的心臟肥大,肥大性的心臟病。有時候很多病人被這個病名整糊塗了,什麼叫肥大性的心臟病我的心臟還長膘嗎?沒有那麼複雜,我給大家分析一下,你就很快就明白了,治療起來也很簡單。什麼叫肥大型的心臟病。比如家裡的饅頭有拳頭那麼大。你把饅頭放在一個盆裡。盆裡倒上水,你過一兩個小時,你看一看這個饅頭髮起來了,變大了,這就是所謂的肥大性心臟病,說明我們心臟周圍有多餘的水。你把這些多餘的水給他清理了。肥大性的心臟病,不口渴胸口憋悶的情況也就解決了,所以說我們一定要好好的學正確的醫術來解決我們身上心臟的問題。咱們中醫排水挺簡單的,尤其是心肺方面的積液,心包積液和心臟方面的積液如何排?
我們以茯苓,杏仁,炙甘草三味主藥的基礎上。進行中藥營養方劑的加減來解決它。茯苓是利水的,大家可能有的患者對我們中醫藥不明白,茯苓利水以後我們身體會不會缺水,茯苓有個特點,它能把心臟下方多餘的水分去掉,同時還把心的水分補上,杏仁不光治喘,治憋悶,還可以祛痰,杏仁是白色的入肺,可以維護保養我們的肺。肺是相傅之官,是皇帝的師傅,也就是說你治心臟,首先要保護好肺臟,所以說中藥會用到杏仁來治療心臟積水。炙甘草具有苦和甘的兩種性。中醫以為苦味是入心的,它可以加強心臟的跳動能力。短短的三味藥,再加上中藥的營養方劑,心臟下方周圍的積液排乾淨,肥大性心臟病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但是你得用對方法,找到正確的大夫,這是第三種心臟病的病症解決。第四種心臟病病人。有的患者經常這樣跟我講,大夫我這個病春天夏天或者剛入秋的時候沒事。一到冬天,就不是他了,一到冬天就開始出問題,真難受,這類心臟病病人冬天的時候發病,而且症狀特別明顯。我們中醫上講這種情況叫胸痺。兩個字,一個緩,一個急,什麼叫緩?春天夏天,或者剛入秋的時候,心臟沒什麼明顯的感覺,這就是緩。冬天冷了心臟覺著難受,開始憋著難受了,這就是急。是西醫上講的風溼性的心臟病,無非就是寒,風,有溼就是寒,把溼和寒解決了病根不就沒了,如果你吃軟化血管,擴張血管藥,放支架搭橋就不對路。所以說治病治錯了,浪費了時間還受罪,還沒少花錢。所以我們要想不浪費時間不花冤枉錢,那就學習正確的健康知識,使用正確的醫術。中藥經方如何處理?兩味藥加減的基礎上解決這類問題。從《神農本草經》裡找到薏仁,薏仁專門是去溼利水的。包括尿毒的時候也會用到薏仁,薏仁很平常很簡單,有的菜市場都有賣的,但是它的功效非常強大。還有我們既然有寒,我們會用炮附子,薏仁附子加減。因為我們中藥的炮製丸,丹,膏,湯,散,每一箇中藥用藥的方式不同。起到的作用也有一定的區別。如果我們想讓這個藥效和藥勁專門去到達某一個特定的部位,這就需要一定的炮製方法。通常這個臨床經驗豐富的治療風溼性心臟病病人的大夫。在這裡用了薏仁利水,用炮附子驅寒的時候,還有加上一些重要的營養方劑。大家要記住一點,這裡我們不用湯劑,也不用丸劑,用散劑。因為在這裡用散劑,可以到達我們這個心臟的區域,可以讓炮附子和薏仁的功效,在這個心臟這個區域,最大化的發揮作用。利水驅寒,寒沒了,水沒了,風溼性的心臟病不就解決了嗎?還有兩種最厲害的心臟病放到下次給大家講,一個是大家最想知道的冠心病,看看我們中醫是如何解決的。包括一種最厲害的。心痛徹背,背痛徹心,這種病非常可怕,我遇到過這種心臟病病人的時候,他說心臟疼的真是那種感覺。就是感覺有人射箭一樣,從我前胸口射過,從後背穿出,又從後背射過去,從前胸穿出來,病人很痛苦,最大的一個特點,病人他害怕。最後給大家講解使用中醫鍼灸和中藥處方是如何解決膽結石和膀胱結石這類病症的。大夫是如何判斷腎結石的,第一個是通過症狀,腎結石的人都有痠痛,這是一個主症,另外中醫大夫的這個中醫鍼灸穴道非常厲害,通過穴位的按壓,就可以準確判斷出是否有腎結石。哪個穴位來按壓呢?就是通過人的腳踝內側有一個太溪穴復溜穴,在這個區域按壓到有疼痛。說明病人就有腎結石的情況。如何來處理它呢?如果病人腎結石發作疼的受不了,通常中醫鍼灸師傅先用這個鍼灸扎太溪和復溜的壓痛點,也稱之為阿是穴,紮下去以後以後病人就感覺到這個石頭在移動,疼痛很快就緩解下來,病人就沉住氣了。但是如何從根本上解決腎結石,給大家講四味主藥,一個是茯苓,一個是豬苓,還有阿膠和滑石,這四位主藥的基礎上加減使用經方,來解決腎結石和膀胱結石,臨床經驗來看,對於這類病症幫助非常大,大家記下來。

https://angela20102.pixnet.net/blog/post/161277749
 
炙甘草20g、红参10g、肉桂20g、干姜15g、麦冬20g、熟地20g、阿胶10g(烊化)、火麻仁15g、大枣8枚(掰开)、瓜蒌20g、薤白10g、半夏15g、枳实15g、桂枝15g、厚朴15g,

栝蔞薤白白酒湯這個方子,沿用了千年,關於方子就不多解釋了,在這裏把我自己認為重要的說幾句。

    1.之所以冠之“神方”,是因為只有如此,才能發表我的感慨。我說心臟病而不說胸痹或者冠心病,是因為它的適應症,不只是我用來治療心臟病的專方、基礎方,各種心臟病都要選用,離了它不行!

    2.大家可能質疑難道不辨證麼?辨證是必須的,但是不是在選方上辨證,而是在栝蔞薤白白酒湯用法上辨證,至於栝蔞薤白白酒湯這個基礎方,是“一百年不動搖的”。

    3.怎麼變化應用,我覺得很重要:

      (1)首先是栝蔞,現在藥房一般就是全栝蔞和栝蔞仁兩種,栝蔞仁這裏是不用的了,但是僅僅全栝蔞是不夠的,我運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根據情況,選用全栝蔞或者栝蔞皮。

        栝蔞皮一般藥店沒有,我這裏中藥店同仁堂和我一個朋友藥店有(因為我總用),其他藥店多數都沒有,可以多開點全栝蔞讓患者去掉仁。

        什麼時候用全栝蔞,什麼時候用栝蔞皮,簡單的一點看大便,只要偏稀溏的都用皮,粘膩、乾結的用全栝蔞。

        辨證上因為胸痹寒凝、心脈痹阻的很多,所以用皮的情況很多,用全栝蔞因為栝蔞仁偏寒滑腸,不利於病情,而實熱證大便粘膩、乾結的,用全栝蔞才更好。

        劑量栝蔞皮最少要用30g,全栝蔞一般30g,大便乾結可以用50g,量少效果差,這是君藥。

      (2)其次是薤白,這個藥非常重要,是溫通心陽的第一要藥,比桂枝、附子什麼的都重要,必不可少,而且可以豁痰。

        但是這個劑量要調節,夾雜實熱、濕熱、虛熱等情況(加其他配伍)也要用15g,如果是虛寒體質或心陽痹阻,明顯至少要用到30g。

      (3)白酒在裏面很重要,如果是非急性期沒有胸痛的話,不方便可以不加,但是胸痛明顯或者急症的時候,必須加,現在一般用即墨黃酒,煎煮的時候酒水各半。

      (4)以上三味主要的藥說完,其他就是配伍變化了,臨證加減很多,我挑幾個比較重要的:

        心臟病患者多有喘息,上樓、運動則喘息,這個時候一定要加麻黃,根據病人情況,虛寒、少汗的多加可用5-10g,再大量就最好先煎去沫了。

        對於其他有熱象,或者多汗,或者心率過快的用3g足矣(這也是讓我驚歎的地方,3g麻黃就效果非凡,麻黃真是好藥,可惜現在用的人越來越少了,我還有成人方,用1.5g治療鼻炎好多例子)。

        對於喘息較重的,如果這時候想加大點量,最好合用山茱萸、五味子等藥,本來生石膏是佐制麻黃的好藥,但是心臟病用的時候不太多。

        還有疼痛的時候,要合用金鈴子散、失笑散。

        調和營衛合用桂枝湯。

        解決動脈硬化症加用海藻。

        清理血管降低血脂,要用三黃、水蛭。

        穩定心率要加黃連、琥珀。

        大汗不止要加生龍牡、山萸肉等等。

        我不加解釋了,這是我的經驗,也可能大家不認同,但是希望大家都能多用用栝蔞薤白白酒湯,必定不會讓你失望,我面對心臟病患者,從來信心滿滿就來源於這個方子,神方是我在臨床體會出來的。

        現在安心臟支架的太多了,我個人是極其反對的,除非急性心梗為了挽救生命以外,我都不主張安。用中藥疏通血管、改善新陳代謝才是王道,栝蔞薤白白酒湯就是我的最犀利武器。



    舉個病例吧,前幾天的:

    朋友媽媽,70多歲了,突然胸背疼痛大汗,送到醫科大心內科,當天醫院懷疑心梗,就建議造影支架,朋友給我電話問怎麼辦,我說確實是急性心梗威脅生命就必須安,不然別安。

        朋友和醫生溝通好久,也沒弄清到底該怎麼辦,後來晚上把心電和檢查拿來我看,老太太來不了,心電多導聯顯示嚴重缺血,我看還沒有心梗形成證據,但是心肌酶和肌鈣蛋白輕度升高,其實醫院考慮急性冠脈綜合症(這個也挺危險)。

        我問了下老太太狀態,入院後用藥點滴好點了,汗不那麼多了,還是疼。既然穩定了那就先不安,我開了方子,當然是栝蔞薤白白酒湯了,不過加了半夏,就是栝蔞薤白半夏湯了,然後加了元胡、五靈脂、生蒲黃,一共六味藥,加薑棗同煎,黃酒和水各半,三付藥。

        結果一劑痛定,隨後我讓她做了64排CT心臟血管成形檢查,拿來報告有多處狹窄、還有局部鈣化,幸好最嚴重狹窄的地方鈣化不重,7天出院現在吃中藥中,我讓她4個月後,再做CT復查對比(這樣能做血管顯影前後對照的不多,因為很貴,多數患者是信我的就吃藥了,不太願意花錢做這個)。

    以上囉嗦了些,懶得潤色了,大家啃骨頭吧,反正乾貨都在這裏。

    呵呵應大家要求,補充下上面病例的用藥劑量:栝蔞皮30g  薤白30g  半夏30g  元胡30g、五靈脂20g(包)、生蒲黃20g(包),量此時必須稍大,尤其是半夏這個時候很關鍵,用的是清半夏,量不能少,並沒有先煎,生半夏沒太用過(在醫院用藥很受限制,平時不用醫院也沒有)。

        五靈脂、生蒲黃平時我用10-15g,但是元胡有寒凝血瘀象的,多數用30g。

    後記 (2012-09-24)

    上方一共吃了五付,先吃兩付,1劑痛定,後來又讓她吃了3付,一共五付,都是在沒看到患者的情況下開的,然後歇了兩天做的CT血管顯影來的,就是上面的結果了。我把來診時醫案補充下:

    魏某,女,76歲。急性冠脈綜合症,CK-MB升高,心肌酶輕度升高(這兩個是住院當時的),64排CT報告“前降支中段非鈣化斑塊,伴管腔重度狹窄;前降支遠段心肌橋,前降支、左旋支多發鈣化斑塊,伴管腔輕度狹窄。”

        左脈弦滑,脈管粗糙,左寸如豆隆起,右脈洪滑,右尺弱,舌淡暗潤,少汗,少飲,尿量正常,起夜一次,雙手乾熱,輕度暴皮,雙手腕褐斑多,面色萎黃,大便日一次暢,上樓無氣短(之前上樓氣短),時有心悸,頭眩,血壓110/65-75mmHg。老年腿病關節炎。邊上記著夜間胸痛(是指藥前)。

    處方:栝蔞皮30  薤白15  當歸15  半夏15 海藻30  黃連15 黃芩15  黃柏15  桃仁15  杏仁10  元胡30  益母草15  生牡蠣(先煎)50  川芎15   桂枝15  黃芪30  (炒)白芍30  蒼朮30  炒杜仲15   十付(加生薑5片,大棗六個)     另: 三七60    水蛭60   琥珀60,打散每天沖服6g。

    再診:患者兒子來診,說老太太感覺效果很好,原話是”一天比一天好“,看看能不能接著吃,囑守方續服10劑。



    這個時候急性發作過去了,要解決很多問題了,就不是單純瓜蔞薤白白酒湯能全部解決,但是不能離開它。大家看了經方都很認可,但是這個方子估計都不認可,是我習慣用藥了,不敢說有什麼神奇的地方,但是效果很好。

         桃仁、 杏仁;元胡、益母草;黃連、 黃芩、 黃柏是我常用對藥,生牡蠣、 黃芪、白芍、炒杜仲是為了補虛(因為眩暈)。

        蒼朮30一是為了防止腹瀉反應,二是根據患者舌象而加,結合炒杜仲還可針對老年腿病關節炎。

        可能有些藥大家不理解,比如白芍,可以看我《栝蔞薤白白酒湯-兩個病例》的帖子,裏面也有同道質疑,我簡單做了回答,牡蠣同理並不收斂(所以沒用龍骨)。





        這個患者同屋住的病友,看了她好了也要了電話來了,胸痛住院20天一直沒好還疼,也讓支架,老太太死活不同意安,出院了以後來找我,今天吃了我六付上午也來了(外地患者老太太暈車吐了,很沒精神呵呵,但是吃藥效果非常好)。

    我簡單把重要的記下:

    張某,女,58歲。糖尿病史15年,打胰島素中(國產蘇州的什麼牌子,早午晚各35u,這用量嚇壞我了,讓他改諾和靈了)。

        胸背悶痛伴汗出,Holter室上性、室性早搏和陣發室上速,心電圖V1V2病理Q波提示陳舊心梗,256排CT心臟血管未見異常(這個有意思吧)。

         端坐喘息、下肢浮腫、心悸、胸悶不能在胸口上蓋被,登樓氣短,大便1-2天一次。。。。。。。。等等。

    處方:栝蔞30  薤白30 半夏30 桂枝15  元胡30  川楝10  五靈脂20g(包)生蒲黃20g(包) 細辛3   生麻黃3  生白芍30   枳實15  厚樸15  酒大黃15    六付  (麻黃3g夠了,細辛3g不夠,但是這個患者在外自己抓藥,細辛量大了不給抓,如果問為什麼,藥店來一句”有毒,超量了“患者立馬不吃你藥了,我遇到過這情況,她還不是我鐵杆患者所以只用了3g。)

    今日來診,胸痛消失未發,一口氣上4樓不用休息(家住4樓),原來一層一休息,大便日一次暢快。另外主述平素其他症狀,心熱不能蓋被,失眠,小便不暢,起夜頻,夜間小腿肚子疼明顯。

    原方+生牡蠣50  茯苓30  黃連10  焦梔子10



    請大家注意,這兩個患者病情不同,用藥不同,藥物炮製不同。比如栝蔞變化,白芍炮製變化、薑棗變化。

中药处方(一)

〖 辨 证 〗 气阴两虚。

〖 治 法 〗 益气养阴,化瘀通络。

〖 方 名 〗 益气养阴通络汤。

〖 组 成 〗 南沙参20克,北沙参20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桂枝10克,生地30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益母草15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张志雄方。

中药处方(二)

〖 辨 证 〗 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虚实相兼。

〖 治 法 〗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

〖 方 名 〗 宁心汤。

〖 组 成 〗 孩儿参9克,丹参9克,当归6克,川芎3克,生地9克,赤芍9克,白芍9克,桃仁9克,红花5克,茯苓9克,木香5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

〖 用 法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出 处 〗 孟百三方。

❤️強心胃利停水—紅蘿蔔豬肉湯

乾貨:茯苓20 杏仁15
輔料:紅蘿蔔一大條(小條的要用2條)生薑15-20
主料:豬肉(油花少點)

❤️煮法

1️⃣ 豬肉汆後,先與紅蘿蔔水煮2小時
2️⃣加入茯苓、杏仁、生薑,再煮45分鐘

❤️煲湯養生tips

✔️紅蘿蔔味甘甜橘色,補心脾胃,尤其質地澀硬、有補心脾陰精效果,陰精強,津液水份會活少,就不易在心胃停水了,當然延伸的視力、貧血頭暈、心腎胃病都能改善喔!
✔️生薑是古中醫原文處方中,最常用來散胃中停水的要藥
✔️豬肉補陰精,又走半陰陽,剛好是脾胃的區域
✔️茯苓杏仁利上半身的水
✔️這湯品強心比較少,可以加入課程教的加強心力食材會更好
✔️煮的時間,記得走水道系統要煮短一點;走陰血系統要煮久一點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