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南懷瑾大師傳的一個秘方

 

 

南懷瑾大師傳的一個秘方


 
 
道要正常,正常就是道,平常就是道,千萬要注意啊!所以講水火交感,水火相交—“火在下,水在上”,這是比喻而已!
道家也有很多的方法,但屬於旁門,不過旁門也是門,有時候你們也可以用。

大約二十幾年前,日本人發明的溫灸器,放在肚臍上,暖暖的,可以治腸胃病。這是日本人把中國道家的老方法拿出來賣錢,這個在道家叫灸臍法。

其實用不著那個,我教你們,年紀大的都可以用,比較保險—
用桂圓肉一顆(新鮮的叫龍眼,乾的叫桂圓),
花椒六、七顆,
加上那個艾絨一同打爛,
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小指甲面那麼大,
放在肚臍裡就行了。

你不要小看我們的肚臍,肚臍會吸收的。
肚臍有個孔,我們在娘胎裡頭的飲食、呼吸都靠這個肚臍連到媽媽。所以把這個藥放在肚臍,用橡皮貼把它封住去睡覺,比那個溫灸器還要好。

胃病也好,各種病都好,老年人的身體絕對保健康,身體需要就吸進去了,不要的它不吸。這樣就會水火交感了,繼續二三天后,早晨起來嘴也不苦啦,口也不乾啦,腸胃病都會好了。

這個是真的秘方,你們也可以替人家治病,不過不要收錢,我公開講的你們去賣錢,那不太好啊!這個水火交感,火在下,就是元氣在下,水在上,也就是清涼的在上。所以老年人口水多,腳底心還發暖,冬天腳都不怕冷的,一定長壽。
 
 

 
 
 
附//艾绒手工制作
 
1、如果大家手上的艾叶是自己采集的,一定要充分晒干,最好陈放1年以上成为熟艾,如果是药店买的,尽量买陈年的艾叶,然后把艾叶里的梗和杂质挑拣出来!

 

 


2、将拣好的艾叶放到石臼里,先捣500下以上,李时珍说过:一定要用木锤在石头上砸,才能做出最好的艾绒。(没有那么大的木锤,店主自己用枣木砍的,有点难看~)


3、然后倒入筛子里,将杂质挑拣、筛除,然后再放入石臼再捣,反复筛选多次后杂质会越来越少,艾叶会越来越成绒状。


4、等捣5000次以上时艾绒就可以使用了,但是现在是粗艾绒,还要进一步仔细筛选,取得不同的品质的艾绒。


 



5: 艾绒按加工(捣筛)程度和艾叶存放年份的不同,分几种等级,我一般做2种等级的艾绒,使用1年以上的艾叶做一级陈艾绒,使用3年的陈艾叶做特级陈艾绒,大 家自己做的话,其实没有必要捣晒那么多次的,经过捣晒后成绒状,没有梗叶就可以,将杂质挑拣干净,将灰尘晒干净,就可以用来间接灸了,这里给大家提个醒 哈:做艾绒的时候要带口罩呀!做的时候灰尘、细小的艾粉会漫天飞的~很呛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