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出處http://blog.udn.com/qq62930/3127933

孔子適周,問禮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存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謂其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註:兩千五百年前,孔子曾經到洛陽向老子請教。從他們的會談過程中,老子指出孔子有“驕氣和過多的慾望”,勸孔子去掉這些東西,“因為這些東西對你沒有一點好處”。在他們談論了各自對“仁義”的認識之後,老子問孔子,“你已經得道了吧?”孔子說:“我求了二十七年,仍然沒有得到啊。”老子說:“如果道是一種有形的東西可以拿來獻人,那人們會爭著拿它獻給君王。如果道可以送人,人們就會拿它送給親人。如果道可以說得清楚,人們都會把它告訴自己的兄弟。如果道可以傳給別人,那人們都會爭著傳給自己的子女了。然而上面說的那些都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一個人心裏沒有正確的對道的認識,那道就絕不會來到他心中的。”

對於孔子念念不忘和忿忿不平的東西,老子認為都只是為名利所困的自尋煩惱。孔子從老子那兒回家之後,三天沒有說話。

孔子的學生子貢覺的很奇怪,就問是怎麼回事。孔子說:“鳥,我知道他會飛,魚會遊,獸會跑。跑的可以用陷阱制服,遊的可以用網捕捉,飛的可以用箭射落。而龍有時在雲端,有時在天上,我不知道怎麼辦。老子就是龍啊!他的思想境界就像遨遊在太虛中的龍,使我幹張嘴說不出話,舌頭伸出來也縮不回去,我心神不定,我已找不著自己了。”


國中時期,某個老師告訴我,「大智若愚」是形容通常有些看起來愚笨的人,事實上卻擁有大智慧,或是擁有大智慧的人,故意不讓別人看出他聰明的一面。

但小弟認為:老子所稱的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意思在告訴我們

遇見良好的工作機會,順利發揮長才自然飛黃騰達

如不能遇見好的工作機會,就安份的作好目前的工作

是故「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

在尚未遇見良好的發展機會之前,多數人會不滿現狀

某位現任餐廳服務生的某某大學高材生時常抱怨:

 「我是某某大學高材生,竟和你們這些人一起作這種服務生的工作」

 「某某主管根本不會領導統御,這裡不好,那裡不對....。」

 他失去的,不只是同事的認同感,還成了討人厭的自大狂

 或許本來可以獲得的良好工作機會,也會因平時的目中無人、自以為是而悄悄溜走

 所以老子才會又對孔子說:「去子之驕氣與多欲」

 大學生的工作雖然不盡人意,但如能去其驕氣與多欲

 老闆又豈能無視他學識豐富、工作熱忱、謙卑和善....等優點

 如有升遷或其他良好的工作機會,又怎能不想到他?

 同事間有良好的表現機會,又怎麼能不推薦他呢?

所以安份守己、為所應為,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容貌若愚」的表現,才能彰顯「君子盛德」的修養

 人生的旅程中,您想「得其時則駕」?

 先從謙卑的容貌若愚修養起唄

 共勉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