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運氣與福報

運氣與福報

 文/見閔法師
    過年時,門口會貼著倒過來的「福」字,象徵福氣到來;生日時祝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乃至平時說的「福星高照」、「鴻福齊天」等等,都是常聽到的祝賀語。除了彼此祝福以外,一般人也會到廟裡燒香,或到教堂禱告,或向天、向神,無非都是祈福,希望得到富貴、長壽或平安等福報。這些都是人們一個正面的期許心態,相信終有一天「時來運轉」、「福報現前」,讓生命有動力,覺得心當中有希望,日子確實會好過些,但是運氣、福報究竟何時才會降臨到自己身上呢?
       古人也一樣期待時來運轉,明末闖王李自成幼時家貧,一次替人放羊時,遇到一位相命師告訴他:「依你的面相看來,以後會有十三年的皇帝命,希望你好自為之!」於是他便一直等待這天的到來。適巧明朝末年,天災橫行,賊寇流竄,李自成便結合了各地流寇,乘勢坐大自己,最後攻陷北京,結束了明朝,自立為王。李自成當了皇帝後心想:小時候家貧,過年時,別人家的小孩有新衣、新鞋可穿,又有大魚大肉可吃,而自己什麼都沒有。現在自己當了皇帝,天天都要像過年一樣,每天換一套新衣、新鞋,大吃大喝、飲酒作樂來慶祝。因為揮霍無度,一天就消耗了一整年的福份,如此「每一天」都等於「過一年」,所以十三天一過,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直達京城,十三年的皇帝夢就此驚醒!
       過去有一位修行人也在路上碰上一位相命師對他說:「請恕我直言,法師的福報僅剩下一斗米而已!也就是說,您再吃完一斗米,就沒命了!」修行人並不怕死,但怎能「大事未明,尚未悟道」就死?於是回去稟報了方丈和尚,領了一斗米便告了生死假,獨自一人到山裡精進用功。修行人心想:「一斗米能吃多久呢?頂多個把月吧!」為了爭取時間用功,修行人只有真的很餓了,才到河邊洗把臉,趁著手未全乾時,往米堆印下,能沾上幾粒米,就算這一天全部的糧食了。就因如此惜福且精進用功,當這一斗米吃完時,被世人尊稱為「一掌禪師」的大修行人也開悟了,雖然如此,他每天仍精進不已,為法忘軀,直到八十多歲才捨報離世。
         何以十三年的皇帝夢,十三天就驚醒了,而一斗米卻吃出了數十年的度眾事業?佛法告訴我們一切要在因地上努力,須知現在的運氣、福報,是過去努力而來;未來的運氣、福報,是現在努力累積所成。如是因、如是果,福報不是別人給的,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唯有知福、惜福、培福,不浪費資源,乃至不虛度光陰,把握每一個當下,努力行善,精進用功,自然能「運不待時」而「福至心靈」

轉貼這篇,是提醒自己遇到相同的事,也也要這麼做次。
  
福報像水,你我就像水面的船,福多水漲船自高,容易行駛;福少水低船擱淺,寸步難行。

有一天下午,我跟一個朋友到郊區散步。
突然,有一個穿著破爛的老人靠了過來,手中提著一袋袋青菜推銷,那些青菜的賣相很差,菜葉脫水枯黃,上面還有一個個蟲咬的小洞。
但朋友二話不說,一口氣買了三袋。
老人還很不好意思地解釋:「這菜是我自己種的。前陣子下大雨,菜都泡爛了,樣子不好看,真抱歉。」
老人離去後,我問朋友:「你回家真的會吃這些菜嗎?」
他想也不想地說:「不會,這些菜已經不能吃了。」
「那你為什麼要買?」
「因為我想那些菜不可能有人買,所以如果我也不買,那個老人恐怕就沒有收入了。」
朋友的善行讓我十分佩服,所以我追上老人,也跟他買了一些菜。
那老人非常高興地說:「我今天賣了一整天,只有你們肯買,真是謝謝你們。」
幾把根本不能吃的青菜,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
後記:當我們陷於低潮的時候,都希望有奇蹟降臨在我們身上;

但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是否願意去做那個創造奇蹟的人呢?
有人認為這世界上沒有奇蹟,也有人老是盼望奇蹟降臨在自己身上。
但我們是否曾經做過那個「製造奇蹟」的人?
只要每個人都願意去做,微小的善行,其實也能凝聚出龐大的希望呢!
人到達一個年齡,清楚甚麼該要,甚麼不該要,是一種智慧。
假如你認為你還青澀,那你就可以成長;假如你認為你已成熟,那你就可以等著爛掉。
你做的若是對自己好那是成功;若你做的是對別人好那是成就
外貌是一時的,不長久且久了會變成庸俗,唯有智慧才是永久的美麗
珍惜今天~因為它是明天的美好回憶!
」是來自一顆懂得布施的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