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经方治疗心脏病——倪海厦
说明:本文来自倪海厦《人纪之金匮要略》的教学视频里面的讲课记录。
再继续呢,我们介绍: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第九篇,《金匮》第九篇。这一篇呢,大家如果能读通,哦,处方能够应用得很好,所有的心脏病都可以治好。好,这个我常常......我有一次啊,这个病人当场被我臭骂。他这个病呢,心脏有瓣膜闭锁不全大概有很久了,大概十年了。那一直在吃控制性的药啊,那到我手上一下就好了。他那天说:“我很高兴,西医检查出来说我心脏好很多了,我想是我吃了十年的西药。”当场就被我臭骂,我怎么骂他,你们不晓得我有多霸气。我说:“我告诉你,全美国没有医生治疗心脏病比我强。”
美国有一个心脏病之父,他一生开过,开胸开一万多人。他,美国的心脏科医生都知道,尊称他为心脏病之父。他死掉以后呢,在他的墓碑上面,刻了......了一句话在上面:“世界上,治疗心脏病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开刀。”这是他写的哦。诸位可以去查证这个事情。所以心脏病你开刀根本没有用。他开了一万多人,他可以讲这个话,他死掉以后才讲。哦,他叫他太太留在墓志铭上。你看,因为死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嘛。哦,他就留下这句话来。好,诸位可以去查证这个事情。需不需要开?不要开。君主之官。我们治疗心脏病,速度非常的快。快到什么程度呢?哦,今天就要告诉诸位可以快到什么程度,那真的是立竿见影。哦,那病人得到心脏的人,吓都把他吓死了。哦,那对我们经方来说,治心脏病来说最快速的,有时候比感冒还快。比感冒还快哦,那诸位一定要掌握到这个诀窍,掌握到这个诀窍就好了。一点都不难哦。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这,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实一枚捣薤白半斤白酒 七升
右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诸位看:“胸痹之病,喘息咳唾”,唾液会很多,“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哦,这是括蒌薤白白酒汤证。这里的白酒呢,过去经方家用的就是白酒啊......高粱啊,中国人就喝白酒嘛,五粮液啊,哦,这种,实际上,这个白酒最好用甜酒酿,甜酒酿。诸位跑到山多酒泸去吃酒酿蛋,对不对?哦,虽然我不喜欢吃,但是,没有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走路嘛,甜的酒酿......甜酒酿因为它色白,色白入肺,同时呢辛香,辛香是发散......哦......
中医的药性,药的性,辛、香、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如白芍),这个地方我们用栝蒌实和薤白,诸位有空,可以看到《神农本草经》有介绍过栝蒌实,栝蒌实样子长得就像心脏。比如说,这是一个瓜,这个瓜我们横切下来以后,切下一块,这一块没了,当你把它切下来以后,一般栝蒌实一片一片切下来,中间好像有心室一样,长得就像心脏。经方在取栝蒌实的时候,还有栝蒌根,栝蒌根就是天花粉,我们在柔痉的时候用的,栝蒌实是心脏用的,心气郁结的时候,心气不能够疏散的时候,郁闷到的时候,我们会用到栝蒌实。如果,白话讲什么意思呢?
老师,心气郁结不容易懂。白话来讲什么意思,我们认识到心脏病的时候,西医说,你这个人二尖瓣膜闭锁不全,三尖瓣膜闭锁不全。中医的观点,我来讲给你听,你拿个塑胶盒,这个塑料盒很软,上面拿个盖子盖到,如果周围的环境都没有改变过,永远是恒温,温度一样,这个盒子一直在这个地方,一百年它也不会变形,对不对?有一天呢,像我就很皮啊,我把下面盒子一压,结果下面盒子变成椭圆形,盖子还是一样,西医看,哎哟,你看,漏了个洞,闭锁不全,这个不对了,不合了,SIZE不对,西医就抓只猪,或抓只牛来,把那个瓣膜拿过来,反正这只猪和牛命都不重要,反正不吃嘛,把它剪成那个形状放上去,你看合到了。手术过了以后,合到了,就碰到我啊,我说这个心脏下面有压力,实太盛要释放,处方一下去,把这个实一泄掉,心脏马上变回原状,变回原样,正常了,结果瓣膜不对了。谁闯的祸?所以先找中医看。这个栝蒌实呢,就是在心脏的瓣膜结构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用到栝蒌实。
怎么知道他心脏结构有问题?第一个,背后第五椎有压痛点,第五椎心脏有压痛点。第二个,心脏结构有问题的时候,很好玩,它这个心气是往上逆流,病人会项强、背痛。那每次坐个飞机下来,不管台北到高雄,或者是台湾到香港,下了飞机后背就很难过,很酸,需要去按摩一下,挤压一下,按摩一下会比较舒服,再加上第五椎痛,这都是瓣膜闭锁不全。这个时候,你都得用栝蒌实。这个栝蒌实你放胆子用。这里是一枚,你说老师我用两枚可不可以?栝蒌实本身就不是毒药,你有没有听说过吃栝蒌实死掉的,没有吧,没关系,这就是栝蒌实。
栝蒌实下去,心脏的结构会回来,薤白下去呢,它能够涤痰去湿。薤白最主要的功能,心包有痰,所以心包有痰的话,我们知道,痰以肺为主,找个腥臭的,能够去心包的痰,再配上栝蒌实,让心脏的结构回来,甜酒发散,吃下去,辛香一发散,这个痰就咳出来了,因为在心包膜里面。
老师,祛肺里的痰我们有很多啊,麻杏甘石汤,千金苇茎汤,很重的痰,我们的皂夹丸,很多啊,这些处方只是清肺里面的痰,清不了心包里面的痰,所以这里讲得胸痹之病,喘息咳唾,有唾液出来,胸背痛,就是因为心包里面有痰,心包里面有痰的时候,病人是这样子痛,人体剖面图,我画一个比较强壮的人,心痛彻背的时候,从心脏这个膻中穴痛到背后去,这种痛感就是痰在心包,这就是胸背痛。而迟,阳脉,因为有痰在里面,阳气没有办法伸张,有痰堵到。关上小紧数,是因为下焦的阴上来的时候经过中焦会产生这种现象,这个倒是其次。所以只要你看到病人喘息得很厉害,心痛彻背,呼吸短气得很厉害,这时候你已经知道栝蒌薤白白酒证。所以回头讲,栝蒌薤白白酒第五椎一定有压痛,临床上我用栝蒌薤白治疗非常多的瓣膜闭锁不全,二间瓣或三间瓣无所谓,处方是一样。
老师,这种心痛彻背,药房里还在熬药,病人在那里没事干啊,没事干你拿着针在里面干嘛,躺在床上,下针,公孙内关胃心胸,然后再下针,天突、巨阙、关元,这三个穴道的针法是从《黄帝内经》里面来的,针下去的时候,当场心气就打开来,然后20分钟以后,背后第十椎下,你压他第十椎,他就会痛在第十椎,因为你针下去以后,郁结的心气就会停留在第十椎的地方,正好胆的地方,因为心包跟胆是相交的。你心脏不断的搏动,会让心包不断的博动,心包膜有一条神直接络到胆,当你心脏在搏动的时候,呯,呯,心包膜这个神经就会刺激到胆,呯,一压,好像那个香水一样,一压那个盖子,香水就喷出来,所以我们胆分泌出来的胆汁速度和心脏是一模一样的,心脏跳一下,胆汁就出来一下,所以胆汁不是一直喷出来的,是断断续续的喷出来的。所以这个处方是治疗心包有痰,老师你怎么知道有痰,胸背痛,短气。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
栝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
左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栝蒌薤白白酒证呢,是比较浅的心脏病,(如果)越来越重了,到你的胸痛,胸痹,不得卧,躺不下去了,前面医生不会用经方嘛,这个病人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这个心痛彻背呢,会从心脏到一直痛到背后,有时候痛回来,这已到了不能躺下去的阶段了,这就严重了。
呢,我们犯一次错误,不要犯第二次错,如果,我们今天当个医生,病人是死我的诊疗室里面,因为乳癌,我做了化疗,病人死掉了,我绝对不会用第二次,你一用再用,一定有问题,为什么?钱,一定是为了钱,我最痛恨这个。
四味药这么简单,没有一味是毒药。你家里没有大蒜,拿薤白当大蒜炒炒菜也可以,这有什么难的,炒完菜以后,有痰就吐痰,没有痰的吃掉就是大蒜,对不对,无所谓嘛,对不对,经方里面哪一个是毒药,没有一个是毒药,半夏这个是炙过的,也不是生半夏,炙过的半夏去痰,有水的时候用生半夏,甜酒(听不清楚)很好吃,有什么不行呢,不信,为什么呢,因为影响到他的利益,太简单了嘛,好了,从此心脏病的药没有人要了,对不对,我告诉诸位,这是最好治疗心脏病的药。我们知道这样以后,病人在煮药,没关系,病人躺在床上面,针下去,心痛彻背已经没有了,心气已经散开来了,回头煮完药就给他吃下去,心脏病就好了。经方治疗这种病,一剂之,效果就这么好。临床上面的时候,比如我们看到病人,狭心症,西医讲的狭心症,诸如此类的,你可能会听到很多的病名,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症状一样,通通可以用,无一例外,没有一个不好。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桔枳生姜汤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汤
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右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服
桔枳生姜汤
桔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
这个,接下来呢,这个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像这种气闷呢,用到茯苓杏仁甘草汤,都是缓痛,不会很强烈的痛。这里呢,提到杏仁,上一节我们在谈论到肺里面有脓疡的时候,化脓的时候,痰出来是黄浊的痰的时候,有人提到麻杏甘石汤跟苇茎汤,差异在哪里,麻杏,我们用到杏仁呢,基本上杏仁都是润肺的,因为肺又主皮毛,杏仁又是色白,辛香的,杏仁很香嘛,这个入肺,所以杏仁可以保养皮肤啊,它入肺,是润肺的,所以一定是用在肺的燥,比较燥时用。麻杏甘石汤配在一起的时候,是一般的,只是咳嗽,痰很容易出来,一咳就出来,黄痰很容易出来,等你用到苇茎汤的时候,病人已咳嗽、喘气得很厉害了,呼呼的很大声,痰不容易出来,但是有痰在里面,舌胎一看又是黄湿,知道有痰在里面,病人呼吸你可以听到气管里面很多的痰声,但是痰又咳不出来,这个时候,就是千金苇茎汤。苇茎呢,会为什么会用到苇茎,苇茎呢一根一根,直直的,像肺的气管一样,生在水里面,所以它能够通肺的气非常的强,这是这两个稍微不太一样的地方。
这个临床上,我们在这个缓痛,胸中气塞,闷闷的短气的时候,茯苓杏仁甘草汤是用在心脏有积水的时候,处方非常的简单,茯苓呢它可以利水,我说心脏积水,并不是真正的水停在心脏里面,而是这个水在心包的周围,停水在这边。那我们靠茯苓把水利掉,加一点点杏仁下去,为什么?因为杏仁可以润肺,我们在利水的同时,同时去润肺,就不会把肺里面的津液伤到,这个茯苓甘草,实际上主力是茯苓甘草,这个茯苓甘草两个配在一起的时候,诸位看,这个茯苓甘草两个配在一起的时候,是三比一,如果茯苓是六钱,甘草是两钱,那甘草跟茯苓能够把心脏里面的水排掉。
v 怎么判断心脏积水
老师你怎么知道心脏里面有积水呢?很简单,你摸他的胸,那个寸脉,寸脉是弦的。寸脉呢,指的是我们胸阳的脉。
第一个,寸脉是弦的,像其他弦一样,细细的,弦,就是水;
第二个,心脏里面有积水的时候,病人的痛会隐隐作痛,并不会像胸痹那个痛,心痛彻背,背痛彻心那一种痛;
第三个,只要有水,病人一定不渴,不会口渴;
第四个,有水的时候,病人一躺下去,躺平的时候,水会动,胸闷会增加,水会移动。
很多地方都可以知道心脏里面有积水,经方里面就以这个处方为主,心脏里面有水。后面这个呢,橘枳生姜汤,这个是稍微跟它不太一样,橘枳生姜汤也是有胸痹,胸中气塞,短气,但是橘枳生姜汤是清除肺里面,肺里面有积湿会用到橘枳生姜,就是有湿痰堵在心肺的中间,这两个有一点差异。
过去呢,橘皮,诸位呢,你有哪一天打嗝,吃东西打嗝不止,打嗝不止的时候,你就跑到市场去买个橘子回来,刚好没有橘子,就买个柳丁,没有柳丁就买个葡萄柚来,反正你就找个橘皮,新鲜的也可以,最好是新鲜的,然后橘子你把剥了,皮吃,肉留给爸爸妈妈,你看这很孝顺,对不对,皮拿过来,然后我吃皮,你们吃肉就好了,把橘皮放两片生姜煮起来,那汤是橘红色的,一喝一口下去,嗝就止住了,那是嗝气的时候,打嗝的时候,橘皮加生姜是一个很有名的处方,那这个橘皮是辛香发散,我一再强调,你只要看到辛香发散都是阳,枳实呢,能够利胸隔,利心脏,所以如果你如果把这两个、这几个药放在一起的时候,你就可以解读出来啦,哦,这个辛香发散是为阳,胸阳对不对,那枳实是通利心脏,所以它这个处方也是在一定在心肺之间,心脏和,心脏和肺之间有一些湿停在那边,所以才会要这样子开个处方嘛,那你如果哪天忘掉了,有没有关系?没有关系,因为你看到那个证的时候,你开出来就是这样子,好,那在137页上面呢我讲得很详细,哦,把这个茯苓杏仁甘草汤还有橘枳生姜汤,哦,都讲得很详细。
所以说诸位在临床上看心脏病的时候,大家把回味一下过去的,我们前面讲到现在的哦胸痞啊,心痛的治症。在配合针灸来做的话,几乎都好了。现在就缺了一样,缺了什么东西呢?就是血管堵塞,动脉血管堵塞。动脉血管堵塞呢,我们怎么治疗它?我相信当年一定有,哦,不晓得放到哪个条辨放到哪里去了啊,哦,这个小徒弟也该打屁股。这个......第一个我们要,你怎么知道它动脉血管堵到?你怎么知道它冠状动脉血管硬化?哦,临床上我们在看的时候就很清楚。心脏如果结构有问题,比如说瓣膜闭锁不全,或者是心律不整,或者是心包里面湿太盛或者怎么样,都在第五椎上有压痛点。心脏动脉血管有堵塞的时候在耳朵里面的心点压痛点,耳针上面可以找到,还有呢病人一样心里面剧烈的痛,疼痛,痛到刀刺的一样的痛。当心脏有问题的时候,不管你是心脏本身结构有问题还是有动脉血管有问题的时候都有几大症状。
v 动脉堵塞
第一个病人一定是失眠,哦,没有原因的失眠。
第二个,哦,大便不规则,
第三个手脚冷,
第四个,哦,心胸痛、心口痛。
失眠呢,因为心藏神,心藏神,当你心脏有问题的时候神没有办法回到心脏里面,这个时候失眠。
第二个呢,大便不规则,为什么不规则?因为心和小肠是相表里的,小肠的速度我们前面介绍过脉一息要四至、五至叫常态。心脏不断的搏动,这个心脏除了把热从中间的心下一个大动脉血管进入小肠,除了把这个热,这个热心脏产生的热跟着这个血热一同进入小肠以外,同时呢心脏搏动的速度也会进入小肠。所以心脏一息跳四次,小肠就蠕动,小肠蠕动的速度跟心脏是等速的,等速。那心脏跳跳停停、跳跳停停当然小肠也跳跳停停、跳跳停停,速度快慢对不对。当然会大便不规则啊,因为有时候便秘有时候下利。
哦,那手脚冰冷,心脏温度,哦,当你心脏有问题的时候,温度下降了,温度下降的时候,最明显的初症刚开始的症状就是手脚变冷了,因为从末梢开始嘛,对不对,我们浸淫疮从手脚入身体是不是痿证,从身体,哦,走四肢是不是急症,所以刚开始的心脏有问题的时候手脚是冷的,慢慢从手脚冷,冷上来,冷到膝盖它就不会冷了,因为膝盖是极限哪,那时候是四逆汤证对不对,哦,我一边帮你们复习。哦,那你手脚冷的时候开始就要已经开始治了嘛。不要等它冷到膝盖上面,到手肘上面这个时候开四逆汤就太慢了,哦,对不对?急。那胸口,心脏有问题当然会胸闷了。哦,知道当你知道这些症状来判定心脏出问题了。这个时候我们用,哦,耳针,还有你耳针也可以查到。
你这个西药吃了半天越吃手脚越冷,什么什么烂西药啊。对不对?还给他吃老鼠药。哦,Coumarin根本就是Warfarin是英文的Brandname就是他的药厂他产的这个药的名称。你看它的那个化学的成分它是什么,Warfarin,那你在看老鼠药是什么?就是Warfarin。很烂啊。哦,那这个药吃下去以后呢,如果吃阿司匹林或是什么东西,酸性的药,它不但酸性的药不但会破坏掉血管,同时呢这个酸累积在身体里面,胰脏癌啊,胰脏癌就是酸来的。美国人每天要说我一天吃一片阿司匹林可以预防我心脏病,那胡说八道。你吃阿司匹林你吃个半天越吃脚越冷代表药没有用,讲完了。有没有道理,你吃我的胸痞的药,薏苡附子散你看热不热,任何东西能让你脚热起来代表有效,就讲完了嘛。那我们一热起来的时候有什么好处呢,你如果动脉血管里面有堵塞到,两种情形堵塞,第一种是,里面有东西越来越厚,西医说,哦,胆固醇。胡说八道,这是第一种。哦,第二种呢是血管太窄了,缩小。这两种会造成血管会堵塞。我们用热的药一下去,这是寒嘛,寒是不是缩,是不是缩小啊,对不对。这个呢一热就融化掉了(第一种情况),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用苦温化湿的方法,哦。
那温病呢不敢用炮附子啊,哦,不敢用桂枝啊,我们大剂的开,原因就在这里面,哦,那如果说你如果吃了这个老鼠药或者吃阿司匹林让血液变稀,吃这些西药呢同时会把血管破坏掉。所以当病人在吃这个阿司匹林或者是这个老鼠药的时候轻轻一撞就一块瘀血,哦,病人跑出来的时候手上都是瘀血好像被刚刚打架打回来啊,这是瘀血,一看就知道吃老鼠药。哦,我说,我就跟病人怎么讲啊,我说你用commonsense想现在你手撞在这边出块瘀血在这边没有关系啊,瘀血到脑部去了呢?当场就死掉了。哦,就脑溢血。所以脑神经科的医生呢非常不赞成吃阿司匹林,吃Coumarin,心脏病的医生呢心脏科的医生呢,哦,多吃一点,哦,这两个西医都自己吵架。
中医说你们两个通通错了,不需要!哦,我们开处方给你们看,哦,我们开处方,怎么开处方呢,很简单,失眠,黄连阿胶汤,哦,诸位看啊,苦温哦,原则都在这里面,老师,胸闷白芍不要用,对,好厉害啊,哦,白芍拿掉不要用白芍,胸闷,按照经方的原则,这是动脉血管堵塞,现在就是少掉这个,所以我很讨厌门槛,门户,不要有门户之见啊,你们大家以后结婚我帮你们摆风水,摆来你们没有结婚的通通去结婚,不要有门户门户之见啊,不可以。哦,这个门槛害死人。所以你不要用白芍,阿胶哦这是苦,是不是苦啊,对不对,胸满、胸痛,桂枝、炙甘草。哦,手脚冰冷炮附子,哦,已经已经几乎已经快出来了,对不对,老师,它在血管里面堵到,川芎是活血刚好跟西医的相反,想法正好相反,川芎吃下去以后你看病人啊,很好玩,本来这个第一初诊的时候你看这个病人手上都是瘀血,吃了你的川芎一下去以后一个礼拜以后过来,咦,瘀血都没有了,血管都恢复了。哦,处方开好了以后呢,这个附子很热下去让它打通,这个时候你说老师啊我可以多加点丹皮,哦,这个女的是我的情敌,我跟她加点桃仁,吃完那个那个青春痘很多,哦,青春痘很多但是呢桃仁也可以活血化瘀啊。对不对,所以你说你是女医生看到这个女的你开点桃仁,当场那个女的吃完药心脏很好但是变得很丑,都是痘子,哦,所以当医生心肠要好一点。哦,这个已经处方开完了。那你再看他胸口痛,心胸痛对不对,枳实,哦,胸闷,配上个桂枝,配上个附子、川芎、丹皮这就够了,这个病人已经好了。老师,这个药下去煮,病人正在发病怎么办,下针,公孙、内关以外,下,哦,下胃经的井主心下满,所以下胃经的厉兑穴,哦,如果心痛在左边下右脚的厉兑,在右侧下左脚的厉兑。正中心痛的时候,你公孙、内关下去痛就去掉了,哦,因为井主心下满,厉兑穴下去的时候病人会感觉到,他会告诉你,医生啊,这个针不要拔,好舒服哦,为什么?我感觉到里面有个人拿扫把好像在扫地一样在清我的心脏,你这个处方还没有吃啊,病人就好了,针下去病人就好了,已经打通了,哦,速度就那么快。
你如果说我人生乏味,我很相信西医,给他做动脉BY-PASS,绕道手术,哦,当然啦,坏人我们给他去做绕道手术,哦,这个,我告诉你绕道手术,这个你如果堵到了,做个绕道手术在这边,我告诉诸位你不要做,你自己都会这个做绕道手术,人体自己会做个绕道手术啊,为什么,它血过去,拐,诶,挡到了它过不去了,它就会绕到旁边去才过去,人你自己都可以做得到绕道手术,你不劳你开刀。
那我说那我放支架,好,你放支架,你支架放进去以后固定在这边,你知道有多少人支架松脱,松脱以后这支架像箭一样,啪,直接射到心脏当场就死掉了,有多少人死掉你知不知道,他就不告诉你啊,所以西医呢西药厂是报喜不报忧,哦,所以你放个支架上去以后,当场你就变成这个活的炸弹,随时呢这个箭都对着,哦,你对着你装了......有个人装了11个支架,哦,那11支箭哦,对着心脏,那我要去引发他很简单啦,我要去引发他只要让他生气,就砰,哦,11支箭就穿心。不是我把他害死,是他。你看他死亡证据是支架松脱刺到心脏。对不对?
哦,呐......那就这种我们在治疗动脉血管堵塞的时候,这个处方跟刚刚动脉血管硬化冠状动脉血管硬化处方是一样的;哦,处方是一样的。
那如果说,你说老师那个那个汤剂很麻烦,我们汉唐77号就这样子来的,那临床上你用汤剂这样做的时候,速度快到什么程度?我刚刚跟诸位讲过:心,是君主之官,是根本就是立竿见影的。
我最严重的病人从北佛罗里达开了四个小时的车子来,他是三根动脉血管堵塞到!手术都安排好啦,好了,要准备上手术,要上手术台之前,要检查身体,一查发现,西医发现到,哎哟,这个人肾脏一个肾脏功能没了,只剩一个肾脏功能,医生自己把手术CANCEL掉了,你不能开,为什么?因为你身上只有一个肾脏功能,另外一个没有了。那如果你开的话,运气好,手术完你就洗肾,运气不好,你死在手术台上。所以西医把他CANCEL掉了,那你说需不需要中医的治症,那么重的病人,肾脏功能没了跑来找我,针一下去当场就好!公孙内关,他从下完二十分钟后,其实针,他躺在床上的时候,我们针一下去,痛就去掉了,起来以后还跟我一起走到门诊那边,他就跟我讲:我刚刚从你这停车场走进来,每十步停下来喘口气,短气。现在直接走到这边没感觉了,药都还没吃啊,药还没有吃。
好,那我请问你,你相信西医的人,你说我心脏病我不要给中医治,好,那你有一个肾脏功能没了,也不能给你开刀,也不能给你装支架,也不能做BY-PASS,请问你怎么办?反过来,肾脏功能,不能开刀的我都能治好,可以开刀的时候我可以治的更快!请问哪一个不合理的呢?对不对?比你更差的我都可以当场治好,而你你肾脏两个好的,我治的更快!好,诸位以后把这套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学出去,哦,这个救人于危难之间,像这种心脏病的治法,包括我们的乌头汤,治疗那个类风湿性关节炎都是MERCY,都是慈悲的药,如果有神佛,这就是神佛。这种心痛彻背,与乌梅赤石,乌梅丸、乌梅赤石脂丸的话都是一剂知,经方在治的时候都是一剂知,没有,你你按照我这种方法不可能说你吃了半天大便越来越不规则,手脚越来越冷。
那临床上的时候,所以症状,真理的东西哦是正反两面看,都是对的,我们正面看的时候,病人有心脏病、失眠、手脚冰冷、心脏痛啊,好,心绞痛啊,大便,便秘不规则,你把他治好了以后一直到手脚回温了,可以睡觉了,胸口痛没了,大便也回归正常,就可以停药了,因为他好了,哦,好了、好了病人常常要保持开心啊,哦,保持开心!不能捂住啊,因为捂住又开始了,又开始胸痹了,我们又开始从头开始了,初诊后来到乌头赤石脂丸,还没有好,我们赶快回头,那,那一般来说,动脉血管会堵塞会硬化,临床上看的时候,都是这个病人的确是爱吃油炸的,所以油炸是这些要少吃,所以美国的食物你要小心炸薯条啊,哦,不要吃烤烤烤的,比如BAKE,外面的把那个,不要吃油炸的,炸鸡呢不要吃,吃那个烤鸡啊或者是蒸,蒸的。
下一堂课呢,我们要介绍腹满、寒疝、宿食,哦,那金匮呢慢慢、慢慢进入更深的地方,哦,刚刚讲的、前面讲的心脏病呢,诸位记得我的话,你只要会治心脏病,刚刚的处方呢跟七种癌症:乳癌、红斑性狼疮、肝癌、肺癌、脑瘤、哦,淋巴癌都有关系,因为这些都是心脏引起的,所以你会治心脏病以后,所有因为心脏有问题产生的其他的变症、其他的症状、其他的癌症什么通通在这里可以得到治疗,因为你把心脏治好,根源就去掉了,你如果心脏病治不好、没有办法治好心脏,其他的病不会好,所以你,我们明知道是心脏在管女人的月经呐,那你心脏治不好,你如何去把她月经调正常,有没有道理?所以中医的观念是正确的,是啊,一体成型的嘛,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在治疗心脏的时候,病人小肠的功能会回复,小肠的热回复的话,子宫卵巢的热能就回复了,哦,所以就算你子宫里面有病变,照样怀孕照样怀孕,那你要需不需要去看里面有没有什么肌瘤啊什么水瘤,不需要!正常的女人就是会怀孕的,她本来不会怀孕,你把她治到怀孕了,代表你是对的,所以,诸位要生,要用中药,要死,要吃西药,保证你会死得很快,哦,所以不要小看这心脏,光是这心脏病就关系到后面的非常多癌症的问题,好,我们今天介绍到这里。
當然啦,他有吃我們的漢唐77號,我們漢唐77號很簡單,那,就是栝蔞實,薤白,桂枝,川芎,白芍,桃仁,這些藥,在裡面。
處方:川芎3錢,丹皮3錢,桃仁3錢,川紅花1錢,栝蔞實5錢,薤白3錢,桂枝4錢,地龍3錢,當歸3錢,牛膝3錢,木通3錢,白芍1兩,枳實3錢,黃連1錢,黃芩3錢,細辛2錢,炮附子3錢。
那,我們開湯劑給他,因為丸劑力量不夠,因為病人很嚴重,哦,給他吃五付,一個禮拜了,這個病人呢,第二診呢,是6月15號,來了,我就問他,吃完了,感覺怎麼樣。
第一個,睡還是很差,睡還是不好,就表示心臟還沒有恢復,睡覺品質還是不好。
二,手麻,足麻,吃了一個禮拜藥,手麻,去掉八成,八成去掉了,腳麻還有,
然後問他呢,心口痛還有沒有,沒有。
9-2
三,心口痛去掉了。
三,呃氣在減少。他本身原本有呃氣,打呃,呃呃,一直呃氣,原本呃氣很嚴重,現在呃氣減少了。
那時候,我再查他,耳朵的心點還是有壓痛,第五椎有壓痛,那,尤其是第五椎,他說:哇,上次一個禮拜,一個禮拜前,你按我的第五椎和一個禮拜以後按我的第五椎差很多,現在只有一點點痛,第一第一天按得時候,他幾乎受不了。那麼壯的人,我按下去,他真的......,他說,我下半身差不多都軟掉了,像點穴一樣,他那個地方就是他的心臟。結構有問題,他不單單是動脈血管堵塞,西醫只查到他動脈血管堵塞,沒有查他結構有問題,我們中醫還可以查得到他結構有問題,他舌苔非常的黃濕,有時候又有黃和濕,又厚,這是第二診。
那第三診呢,回來的時候,他的處方呢,他的時間呢,6月21號,吃一個禮拜藥,沒有改變,沒有再加。這個時候回來,按照他的記錄上,心痛全去,通通沒有了,他呢很好玩,血壓還是168∕83,血壓並沒有變,血糖161,但心痛,嘔氣呢,呃氣呢,下降很多,下降了許多,哦,那腳呢,哦,還有一點點麻,腳麻有去掉大半,有一點點麻,腳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所以腳上的冰,腳上的寒冷,腳上的麻,我們可以測知,在初期的時候,心臟還有病的時候就可以終結,所以我們治療心臟病的時候,不能說,你胸痛好了,沒有了,就好了,就停藥了,病人還沒有完全好,從四肢的末梢,四肢的末梢是陰陽的接觸最剛開始的地方,它是最敏感的,所以你身體裡面陰陽還沒有平衡的時候,四肢的末梢就會感受得到,也就是說病的初期,他還沒有發這種......沒有那麼嚴重堵塞的時候,幾年前他手腳一定是麻的,他給西醫看,西醫說這個和我心臟沒有關係,你去看神經科,神經方面的醫生,說你神經有問題,或喝點......,反正西醫就是亂搞一套......
然後呢,他睡,還是會醒,病人會感覺進步很多。
至於手,溫起來了,已經不冷了,麻沒有了,但是工作比較多的時候,他的手還是會比較腫脹。手會覺得腫脹是因為,他呢本身就有風濕,有類風濕性關節在手上,那,我們可以從他睡眠,哦,知道進步很多,病人也知道進步很多,睡眠也好轉。那這個人呢,到第四診的時候,哦,第四診是6月28號同年的,第一診是6月8號,到6月28號剛好20天,20天吃我的藥,嘔氣通通去掉了,那,足......腳還有一點點麻,都大部分好轉了,血壓呢,降到143∕67,正好,手腳都是溫熱的,手足溫熱,這個手麻早就沒有了,哦,手感覺到脹還有,就是風濕,因為我們從頭到尾沒有開風濕類的藥,你......看病的時候很好玩,你開處方給病人的時候,你知道他只有治心臟病,沒有治風濕,然後,他都好了,就是風濕沒有好,所以你知道我們中藥是對的,那麼多藥我們都開在一起,我們當然先治急啊,風濕不會死人,心臟病會死人,我們當然先救急,所以急症的時候,先救急,緩症,那個那個......,風濕會不會死人,那我們再去治風濕就可以了。
哦,那,他睡覺還是睡不好,病人只要睡眠的品質,哦,我們治療心臟病的時候,病人睡眠的品質沒有恢復,還有第二點,心主五液,心主汗,病人的汗,如果還有盜汗,不正常的出汗,不運動,坐在那裡也會流汗,這是不對的,或者是不出汗,運動都不出汗,我們心主五液,心主汗,意思就是說,如果你正常的運動,你走路或跑步,會流汗,這是正常的,所以心臟有心臟病的人都不容易出汗,或者盜汗,那你把他治療到正常地出汗,全身平均地出汗,也是另外一個證據,證明心臟的功能回覆,所以說睡覺跟流汗,是我們一個主要症狀。
那,這個睡覺還是不好啊,那我們就給他加一點棗仁,酸棗仁,哦,酸棗仁呢,它是一個治療可以鎮定神經,讓血歸到肝臟上面,才能夠幫助他睡眠,所以用其他的藥都沒有這樣,那,病人吃完這個藥以後,到7月2號,第六診。到7月2號以後,他的血糖呢,167,血壓又跑回來了,169/73,這個時候,嘔氣還是有,這個為什麼,我們後來才發現,呃氣的原因,跟心臟沒有關係,小便還是無力,還是沒有力量,手足有一點點麻,睡覺呢,還是,睡不是很正常,品質還是不好。那,這個時候我就問他:你,不可能嘛,這個嘔氣,嘔氣跟心臟沒有關係,原來是胃酸,好了,馬上開處方,確知了以後很簡單,把那個酸通通停掉,不要吃咖啡,不要吃可樂,甜食,人工排糖的之類,黑森林也不能吃。
所以我們開了旋復花,各位要是瞭解藥性之後,改方的時候很快,旋復花,代赭石,我們加半夏,三錢,我們如果說,心臟病引起的胸痛,那是刺痛,有一種心痛,心臟沒有問題,他的胸痛,是小陷胸湯症,他是因為那個胃酸回逆,燒了胸口這邊,所以胸口那邊的食道被燒傷,他這邊很難過,看起來像心臟病,因為他有心臟病,所以你會誤解以為他是心臟病,實際上不是,那時候改小陷胸湯,半夏,枳實三錢,哦,然後呢,這個,黃連,加進去。
那,病人呢還有一點,睡眠不好,所以我們還是加一些,像地龍啊,哦,地龍兩錢,薤白,我們還是加一些藥進去,讓他心氣還是走,我們認為,因為他心臟還有點問題,但是胸痛,不是心臟的問題,薤白三錢,然後,紅花一錢,我們要確診他有沒有淤血,你可以壓第五......或耳朵的心點,基本就可以確定,那像其他,像桂枝啊,當歸啊,牛膝啊,紅花啊,白芍還是一兩,為什麼?他的腳還是有......
更改處方:旋復花3錢,代赭石3錢,半夏3錢,枳實3錢,黃連1錢,地龍2錢,薤白3錢,紅花1錢。
還有有愛麻的現象哦,手腳愛麻。
那這是我們的這個除痹的處方,哦,所以當時就我們把這個旋覆花、代赭石放進去,哦,就......那這個7月2號吃完了,那之後病人很好,就沒有消息了,他就來打電話來,就不用來??倒時了。因為前提是很危險,哦,我們可以寄藥給他,因為很好。一直到8月4號,這個同樣的方子,吃了哦,代赭石、旋覆花啊這類的處方,其他後面我剛剛講的就是桂枝啊、當歸啊這些藥。
到了8月4號2001年,這個時候他跑來了,他的血壓回到130/80,非常標準,血糖是160,這個人過胖嘛,血糖160還算好。他告訴我心口痛呢,全去,哦,全部好。然後手麻也好了,哦,只有手關節會腫大那個是風濕。常常耳朵裡面有水的情形,這都是水症,這個沒什麼,也就是說這個病人呢,從6月8號開始一直到7月8號到8月8號還沒有......就差4天2個月,這個心臟動脈血管完全打通,病人恢復正常,睡眠什麼都好。
那這個這種案例呢,如果說你......他以後生活習慣沒有改,比如說這個人呢,他是吃很多油炸的東西,喜歡喜歡吃油炸的東西,然後這個吃一些營養劑像維他命這種東西,都會讓心臟瓣膜會受損,那你吃一些油炸的東西會造成心臟有堵塞的現象,還有些呢像你吃酸的東西吃了很多,像那個甜食類吃的很多哦,還有那個那個可樂喝了很多或者咖啡,那個會腳會......哦那會造成腳的很多淤血會堵塞在,因為腳酸嘛,會累積在腳的下方。那很多的原因呢就像我剛剛講這些,飲食上面的原因造成他這個病。心臟病本身心臟不受病,就是你正常飲食或者你正常運動,哦,每天早上起來練個易筋經啊,那傍晚啦晚上啊去逛逛沃爾瑪,像沃爾瑪啊,沒錢呢逛逛沃爾瑪,那錢不要買太貴免得心臟病嚇出來啊,那這樣子如果你正常的生活,而且生活很規律很有步調這樣子,不~心臟不會有病。心臟會有病一定是外來的,一者是給先生氣的或者是給兒子不孝子作姦犯科給氣的,還有呢吃東西飲食,否則心臟不受病,這個是......這個處方是我們治療心臟最重的一個,到現在病人都很少(用到)。你如果說沒有那麼痛,只是這個一點點痛你不需要用到那麼強的處方,你加一點點藥像川芎、丹皮、桃仁;那胸口痛、胸口、胸部就加枳實,張仲景在所有胸悶的時候加枳實下去。腳是這個沒有刺痛沒有麻什麼就這樣子夠了,哦,你加點枳實薤白啊,還有一些活血化瘀這樣就可以。我們會用到白芍用不強,照理說如果胸悶我們是不用白芍的,那病人是因為腳痛,那個腳背很痛,淤血在那邊,所以我們才會用到白芍,但是我用到白芍的時候我一定會用到炮附子,因為你光用白芍、白芍所謂活血化瘀不是哦,白芍只是把血推回來,可能淤血沒推回來;那你腳淤塊在腳末梢的時候,進來的時候,白芍是酸收嘛,那《金匱要略》裡面只說白芍酸收,收回來的時候很多淤血塊跟你一起回到心臟裡,回到主動脈來,你沒有炮附子在裡面的時候這個血塊回來你沒有溫度所以血塊不會融化,所以腳上在冰的時候我們用白芍下去收血的時候會加炮附子原因就是......讓它加熱起來,一熱起來哦冰塊就融化掉。所以我們真正的攻腳上的淤血的時候,倒還不是用什麼牛膝啊用什麼很強的藥去活血化瘀,而是用熱藥把它活血化瘀才行,不能用那個哦一般的那個地龍啊,沒事就開紅花給人家,那你吃了那個,那個紅花是破血嘛就是正常血給破壞掉,人就受不了。
那這個病人呢你一定要記得心臟病人,一定要吃到病人呢能夠睡,同時能夠正常的出汗,手腳沒有麻痛、大便正常、胸口沒有悶痛你才可以收手,那後面金匱裡面我會介紹大家看金匱的時候買到金匱的時候看裡面有“心痛徹背、背痛徹心”,還有兩證,一個是栝蔞薤白桂枝湯、另外一個呢是我們的烏頭赤石脂丸。金匱裡面寫的是烏頭赤石脂丸,我個人把它改為烏梅赤石脂丸,那實在不好聽嘛,就把它改為??嘛。那這是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的主力的處方,那那種處方呢?不是,就不是我在懷疑,因為那種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是痰飲。因為痰在縱膈腔,我們有橫膈膜與縱膈膜。這個痰飲在縱膈腔上面的時候,你一動身體的時候痰會動,那痰動痰不會進入內臟啊,只會在橫膈膜、縱膈膜上面走,因為在縱膈膜上走的時候就好像劍從胸前穿到胸後去,實際上呢裡面的內症是痰飲很多包在心臟上面,那這個會不會產生心臟病?會,會引發心臟病。所以我們的講烏金丸、像烏頭赤石脂丸,這都是去心包裡面的痰飲的主力的處方,所以任何的心臟病不管它是痰飲造成或淤血造成或者是結構有問題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一個大原則,就是病人一定要能夠睡眠睡的很好,心口沒有痛、手腳溫熱,那你如果說你吃了這個藥或者針灸,吃完以後病人越來越不能睡,胸口越來越痛,手腳越來越冰、越來越麻,你就放手,放手,丟給我們或者怎麼樣。那諸位呢你如果知道這個處方我們怎麼用,不會,每一個都會好,心臟病是最迅速、最快、馬上知道效果,立竿見影的。我可以做到病人呢躺在床上心口痛,我針下去病人就好了,痛就好了,藥還在那邊煮啊,病人就好了,那個痛去掉之後我們用針灸把它打開來、打通了,那事後還是要吃藥,哦,把它全部清乾淨。
那心是要做用那種西醫的StreesTest還有那個......還有那種......那個......我們SCAN什麼東西查心臟,倒不需要,病人自己會知道、自己會有感覺。所以說這個如果諸位知道這個大原則在的時候,這樣子話你處方就會應變,哦,所以我再重複講一句話:有血管堵到一定是刺痛,悶痛是心氣不足,你不需要用這些活血化瘀的藥,因為病人沒有淤血,沒有淤血你用活血化瘀的藥下去病人會血虛。那你即使後面有刺痛,你用了活血化瘀的藥也要加一些補血的藥在裡面,病人就不會血虛,這就是治症的大原則。
那我們最近接幾個心臟病的病人呢,他看症是很危險因為他吃的西藥、做了這些......這個開了刀啊什麼,那病人的心臟受損,那因為中間可能做麻藥,或者是吃一些鎮靜劑和止痛劑或一些通血管的藥,或者吃老鼠藥之類的,那病人這個肚子腫起來,你看他腫起來他全身發黃,可是他的心脈,脈還是比較強,不是看到那個......我們心臟的脈呢最怕看到那個腎臟的脈,因為水是克火的,我們在脈診上面最怕看到被克脈,比如說我是肝臟、肝病,肝是被金克,所以你肝病人摸到金、摸到肺脈,這個人是死脈,心臟病人最怕水......水克火,所以我們摸心臟病人摸到腎脈是死症;那如果是這個肝病人被肺克,如果是脾臟腫大的人我們很怕摸到肝的弦脈,所以我們看你看像今天這個太太她心臟病,即使用氧氣,但她的脈還是......還很洪大,雖然偶爾停一下還是很洪大,她手腳冰冷,所以我們今天開四逆湯出去;那老太太氣色很差,看真是很危險吶,那戴個氧氣罩,你看她很緊張,跟她講話的時候你注意聽,她~不開口則已,一開口聲音很大哦,講話中氣很足的,所以她是被害的,也就是說她原來身體很好,她是因為不會治心臟病的西醫去動她,搞壞掉了。其實老太太身體還是很好,那心臟不行的時候,因為心開竅在舌嘛,當然講話就不行,她講話還是很有力,舌頭伸出來還是很好,所以她,她原來心臟很好,是被害的,被西醫害的,所以很不平啊,哦,很可憐這個太太。但是我們還是想盡辦法把她救回來,救的原則就是我剛剛講的,一定要治到她手腳溫熱,手腳沒有溫熱,手腳在冷的時候,心臟一直在衰弱,所以她今天來腳是冷的。你不用伸著手去摸,你用眼睛看,望診,望她腳是不是寒的。一看就知道肯定是寒的,所以今天就開四逆湯,哦,很肯定,我們用生附子用了三錢,所以四逆湯一樣可以急救心臟病,急救心臟病。那這個如果沒什麼意外,正好遇到節氣在轉換,像秋天或冬天這2個節氣對心臟都不好,所以這個是對我們比較不利、對病人比較不利,那這個如果說你心臟病,像這個是6月8號來的,正熱。所以她即使是心臟很痛,而沒有發心臟病,還可以開三個小時的(車)來,對不對?因為那是暑假,很熱的時候。所以時節、節氣也很重要,好不好?好,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到這裡,好,那下次呢我們再有機會再拍些案例給大家,謝謝!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心絞痛與心肌梗塞
心絞痛與心肌梗塞
黃 碧 松 中 醫 師
中華民國傳統醫學會 理事長
醫道堂黃中醫診所 院長
三軍總醫院 特約主治醫師
中華民國傳統醫學會 理事長
醫道堂黃中醫診所 院長
三軍總醫院 特約主治醫師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中興醫院、仁愛醫院 特約主治醫師
心臟肌肉靠冠狀動脈供給血液以維持心肌正常運作,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使心血管管腔狹窄或完全阻塞,這種病發作時隨時有喪失生命的危險。症狀較輕者為「心絞痛」,較重則為 「心肌梗塞」,心絞痛不注意養生或疏於治療可漸發為心肌梗塞。
心絞痛為暫時性局部心肌貧血或缺氧 ;心肌梗塞為完全心臟血管阻塞及心肌壞死 。心絞痛中醫名稱為「胸痺」、「心痛」、「心胃痛」、「厥心痛」;心肌梗塞中醫稱為「真心痛」。
臨床表現 :
(一)心絞痛 : 心絞痛常會因勞動、興奮或飲食過度而誘發,疼痛常持續二至十五分鐘 ,疼痛點常在左側胸膺或擅中處多生壓迫感,緊縮感或沈悶感。有時疼痛常可痛連肩背、前臂、胃鍄、頸部,有時可沿雙臂手少陰、厥陰經循行竄至中指至小指,並有心悸、冷汗等現象。
心絞痛發病特點會為病發突然,時作時止,反覆發作。心絞痛時靜態心電圖有 ST 段降低伴生 T 波倒置,休息或含硝化甘油片,服中藥內有冰片、麝香類藥物數分鐘內可恢復正常 ,運動後心電圖 90%有異常現象,血清轉化酵素 (SGOT、SGPT、LDH-CPK)無增加現象 。
(二)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急性發作時一如心絞痛 ,但疼痛更劇烈,多發於胸骨後有壓迫感,休息及服用硝化甘油片或中藥冰片麝香類藥物,大部份不能緩解,並常伴有心律不整及循環失調、休克現象。
可手足讓涼至肘膝蓋關節處,有的旦發夕死,或夕發旦死 。靜態心電圖出現深而寬之Q波 ,ST段升高及T波倒置現象會持續數日,血清轉化酵素會急劇增加後再徐徐下降。
心肌梗塞病人大都死於心律不整,而壓降低,心臟破裂,心臟性休克及心臟衰竭諸合併症 。
另有一部分潛伏心臟缺血病人,常因無預警而疏於防患,導致心肌缺血產生原發性心室纖維性顫動,而步入死亡。
病因病機 :
「本虛標實」,本虛者,因年老體虛,失天不足,思慮過度,耗傷心脾引起心之陰陽氣血不足,尤以氣陰兩虛多見 ;標實者,因膏梁厚味、七情,寒邪產生之氣滯、血瘀、痰濁、寒凝、熱結,阻遏胸腸,閉塞心絡,痺而致痛。
探討發病原因如下 :
(一)老年患者,腎虛是致病因素,此與體質,特別是免疫和性腺功能減退有關。
(二)勞動或運動與發病呈反比的關係。
(三)遺傳因素和容易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之體質有一定關係。雙親中有一人患冠心病,子女發病率兩倍於無冠心家庭 ;雙親皆有冠心病者,其子女發病率五倍於無冠心病之家庭,這就是中醫所謂之先天稟賦不足。
心絞痛與心肌梗塞之患者,平素多喜進食膏梁厚味,體形亦趨肥胖,「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血漿脂蛋白含量明顯高於正常人,成為本病之危險因素。
(四)七情致病因素為引起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的主要內因之一 ,「心情之由作心痛 」,「思慮煩多則損心,心虛故邪乘之。」七情過激,造成氣血耗逆,心脈失調,痺而致痛,一項有效之研究,急躁、緊張、
易怒、好強性格之人,在精神緊張、恐懼、憤怒、惡夢及突然響聲,可使腎上腺交感反應明顯增加,交感活性物質驟增,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甚至引起心肌壞死,此種性格之人在實驗觀察時,比相反性格(安寧、鬆弛、順從、節奏遲緩)之人的血漿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為兩倍之多 。
(五)寒邪引發心絞痛與心肌梗塞為常見因素。「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此乃大寒之氣直逼心胸。」寒邪侵襲,最易傷陽,心陽式微,心脈攣急,邪阻經脈,血行不暢,不通則痛。臨床上變天作冷,或冬季本病發病率總是較高可見一般。
(六)心陰虛病人全血黏度較高1.心陽虛之病人外週血管神經調節功能紊亂,微循環有所障礙。
2.心氣虛病人左心功能不全,並以心輸出量減少為表現,「氣為血脈」,氣行則血行,中醫理論與此是相吻合的 。
3.氣滯血瘀之患者血液動力學,血液流變學異常,同時,脂質代謝紊亂有高凝傾向。
4.血瘀之患者有血液黏度增高,外週微循環灌注不良,腦循環功能障礙,和左心功能減弱現象。
5.痰濁之患者TG (甘油三脂)含量增高。證候與治療 :心絞痛與心肌梗塞常各證夾雜,而血瘀皆有,治療審證必需確實兼顧,療效方佳。
(1)痛有定處,兩脅脹痛,面晦唇青,忡征失神,舌苔薄白,舌質紫暗或有瘀斑,或舌下脈絡紫脹,脈澀或結代,這是「氣滯血瘀」的證候。 ●血府逐瘀湯。●補陽還五湯 ●失笑散。 ●複方丹參片。●七琥麝香散。
(2)胸悶心痛,煩躁易怒,面紅目赤,頭暈頭脹,夜寐多夢,苔黃,舌質較紅,脈弦細或脈數,這是「陰虛陽亢」的證候 。 ●天麻鉤藤飲。 ●鎮肝熄風湯。
(3)氣短乏力,隱痛陣作,面色少華,頭目眩暈,多汗,舌體胖大,舌苔薄,脈沈細或結代,此乃「氣虛」之證候。 ●補中益氣湯。 ●黃耆建中湯。
(4)悶痛時作,形寒心惕,面白肢冷,心悸自汗,夜尿頻數,精神怠倦,或有肢腫,舌胖苔薄,脈細數或沈遲,此為「心腎陽虛」的證候。心肌梗塞後存活的患者反成低血壓狀況。 ●真武湯。 ●當歸四逆湯。 ●四逆湯。
(5)除有陽虛現象,或有五心煩熱、盜汗、舌質紅,脈細數或促兼見,久病「陰陽俱虛」之象。 ●灸甘草湯。 ●養心湯。 ●生脈飲。 ●八仙長壽丸。
(6)悶痛痞滿,口黏乏味,納呆鍄脹,倦怠乏力,頭重身困,舌苔薄白或黃,脈滑或結代。此為「痰濕閉阻」的證候。 ●瓜簍薤白白酒湯。 ●瓜簍薤白半夏湯。 ●溫膽湯。 ●瓜簍枳實湯。
(7)心藏神,心主神明,心臟有病,心神一樣受難,心臟病人常兼有經神官能症,必需常替病人做心理建設或心理治療。可在以上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酌加 : ●逍遙散。 ●甘麥大棗湯。 ●抑肝散。 ●柴胡疏肝散。
(8)心絞痛發作時用藥。 A.面色青白,手足不溫,苔白、舌質淡。 ●蘇合香丸。 B.手足溫,苔黃 ,舌質紅者 。 ●牛黃清心丸 。
※ 彍心絞痛發作服蘇合香丸及牛黃清心丸不緩解者,應於4至 6小時內速送患者到心臟急診處急診,並至心臟加護病房觀察 。
鈫牛黃清心丸要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內之標準劑量調配出來的才有效果,大陸藥房所販售之牛黃清心丸效果大多不佳,服後得不到預期效果,台灣藥廠(GMP)所出者療效尚可,然價甚昂。
(9)急性心肌梗塞會引起死亡之併發症多,以台灣的醫療生態,在冠狀動脈加護病房這一段,中醫尚難插上手,但病人發生精神萎頓,煩躁不安,汗出如油,大汗淋漓,或結代脈現,脈象越來越無力,手足青紫逆泛漸重,則為逆症,人之將死,厥脫證見。
●大劑量之參附龍牡湯。
●四逆湯(大劑)。配合使用,可降低死亡率。
●針刺擅詹中、內關、心俞、厥陰俞,也有幫 助。
(10)心絞痛和心肌梗塞病人平日調養方。
● 人參 (粉光參) 一、琥珀一、冬蟲夏草一、川 七一、麝 香O.一 、牛黃O.一 (劑量為比例表達) 本方取名「三蟲七牛丹」,每日服 3 次 ,每次服半錢,可當保養,預防再病,及修復受傷之心肌細胞,使之再生。
●牛黃清心丸每日一粒,配灸甘草湯或補中益氣湯 (視證之陰陽)服用。
預 防:
要特別注意冠狀動脈心臟病之危險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長期缺乏體力活動者、吸煙、對A類行為者、家族史、長期進食膏梁厚味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一定要控制病情,飲食及生活習慣不良者,能改則改,則能避之。
另外,心肌梗塞的誘發因素如過度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飽餐、排便不暢、感染、手術和出血、持續的低溫、大風雨及陰雨天等,要特別謹積應對,如此才能終享天年也。
黃 碧 松 中 醫 師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身體,一切的根本+寒濕重的表現+祛濕,重在升脾陽
寒濕重的表現
∮清品猶蘭∮
身體有以下癥狀或特征,代表體內有寒濕:*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濕越重。*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濕。*反覆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口臭時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流清鼻涕,代表體內有寒。*流出的汗是涼汗,代表體內有寒。*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代表體內有寒。*感冒發熱時渾身感覺冷,代表體內有寒。*經常腹痛、腹瀉,代表體內有寒。*臉上長痘和斑,代表體內有寒。*長濕疹、牛皮癬、白癜風,代表體內有寒。*手、腳長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祛濕,重在升脾陽
轉載自 失得秘傳
避風如避劍
避風如避劍,這也是一句老話了。《黃帝內經》“病機十九條”裏開篇就是“諸風掉眩,皆屬於風”,這樣的話這本書裏還有很多,“風者,百病之長也”,或者是“百病之始”。風無處不在,雖為春天的主氣,但又無時不有,傷人則從表皮、肌腠、經脈、骨骼、五臟六腑,哪裏都能傷到。
風邪為陰邪,當然最傷陽氣,先使皮膚衛陽不固,所以傷風必惡風,接下來就該是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憎風,總之,全身都不舒服。所以,古人很註意風的入侵,從後腦到背,大致就是圍巾搭在後背遮住的幾個穴位,從上往下,依次為風府、風池和風門,都標明了風容易從這幾個地方進入,所以一定不要暴露。冬天要把圍巾反搭在這幾個部位的道理就是,怕穿的衣服還不夠厚,而不論是冬天,還是夏天的晚上,睡覺的時候決不能讓這幾個地方對著打開的窗戶,針眼大的窟窿,鬥大的風。同樣的道理,女性洗頭後要趕緊用電吹風把頭發吹幹,順便吹吹後頸脖,不讓水帶著濕氣從這幾個地方進入,而空調和電風扇更不能直接對著這幾個位置吹。
風是從毛孔進來的,不但要把毛孔理解成最大的呼吸器官,還要理解成運糧進來的通道,呼吸器官好理解,你把鼻孔按住五秒鐘以上就知道你有多難受,毛孔面對空調的情況就跟這類似;運糧通道呢?夏天充分出汗,是為了把體內的倉房騰空,到秋天成熟季節,各種進補的營養物質才能運送與吸收進來,你堵住毛孔,一會兒開,一會兒關,倉庫也沒騰空,通道也不暢,秋天只有看著別人收獲,自己就真的只能喝西北風,到冬天沒有東西可以消耗,人就越來越虛弱了。
再仔細看看,風還能從什麽地方進入吧,不用說,鼻孔也是一個冷邪賊風的入口,鼻通肺,吸入冷風,作為“嬌臟”的肺就受不了,就要噴嚏,就要感冒、流鼻涕,所以,中藥裏有一個玉屏風散的方子,就是黃芪、白術加防風,防風,聽名字就知道是專為給身體加屏風用的。
《黃帝內經》還說:“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為目……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志為怒……”這就將風與木、肝、筋、目、怒連在一起了。這就好理解了,風只要入侵了,接下來就會有肝木受侮,所以,肝風內動,頭頂清陽不固,煩躁不安,面色蒼蒼,舌頭縮卻,發為角音,老有呼喘不勻,筋酸腫痛,手上沒勁,眼目也頻生變故,再傳脾土,脾胃也不和。
“風”從《黃帝內經》而來,《傷寒論》名為“中風”,還有點籠統,《金匱要略》說當是半身不遂,這就跟西醫的腦溢血同類了。從病理上看,中風還是風邪入侵,從外向裏,依次為中經、中血脈、中腑、中臟幾個層次。在經脈只是表層,癥狀有手足麻木、流口水、言語不利,或有半身不遂;中血脈就是胃氣大傷了,口眼歪斜;中腑就會猝然昏倒,醒來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說話困難,大小便失禁;中臟就是嚴重的腦溢血。
北方風大,所以,北方的老人癱瘓、半身不遂、老年癡呆的比南方多。美女們防風,主要是為了保護皮膚,不然吹得皺巴巴的,多難看。一般來說,只要頭有點不舒服,就得註意了,當然,一般的頭疼腦熱的也不要過於擔心,按按太陽穴,或是背後的風府、風池穴就可以了。另外,也可以多參考一下同在北方的日本人的做法。日本人的生活習慣我以為最健康的有兩種,一是不吹空調,二是全民的泡溫泉,前一種不給風邪機會,後一種是定期將全身泡熱,也就是排毒祛濕。
濕重皆因陽不足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血氣血,一陰一陽,互為一體。氣不耗歸於肝為血,血不耗歸於腎為精,精不耗歸於骨為髓。在這個環環相生的系統裏,還是那一點元陽,也就是陽氣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濡養並推動全身五臟六腑的氣血運行,抗禦外邪,它還是長壽抗衰老物質。這是多麽寶貴的真陽之氣啊,哪能隨便耗掉呢?
正因為它寶貴,它也特別的脆弱,最容易受到擠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螳螂這個正氣之後,緊盯著它的黃雀就是無孔不入的濕氣。現在的很多人不去看醫生,也知道自己濕重,看看自己的舌頭,看看自己的體重,都就明白了,所以都知道了按網上流傳的苡米紅豆湯來當早餐喝。那麽,到底怎麽理解濕重,或者寒濕的癥狀呢?
這就說到了中醫的“六淫致病”,六淫,就是風、寒、暑、濕、燥、火。淫就是太過,不是淫蕩的淫,孔子講的“放鄭聲,鄭聲淫”,也是太過太濫的意思,跟淫蕩沒有關系。“六淫”的意思是說,自然界的風、寒、暑、濕、燥、火都可能導致疾病,這個不用多說,只說濕,“六淫”裏有專門的濕,但風、寒、暑、火裏也常常都挾帶著濕,屬於合並他邪的病理機制,如,風有風濕,清朝名醫喻嘉言說:“風濕之中人也,風則上先受之,濕則下先受之。”大體說來,在身體上的分布有,其一是皮膚的濕疹、黃水瘡、癬,其二是在肌肉、筋絡、關節的遊走性疼痛,第三是腸胃裏的腸鳴、腹痛腹瀉。寒有寒濕,清朝另一名醫吳鞠通認為,寒濕就是濕與寒水之氣相搏,濕水同類,兩者體本一源,易於結合,最損人之陽氣。暑有暑濕,中醫自古就有有暑必挾濕的說法。暑為熱之盛,濕為重濁之陰邪,兩邪合病,所以起病急,傳變快。暑熱從上薰,傷陰化燥,濕邪從陰下沈,傷陽變濁。
火,則是夏天的主氣,跟熱是一個概念。熱邪致病,其中又分出一個專門的溫病學派,對應下來則有濕溫和濕熱,濕溫多有發熱,纏綿不去為其特點,無發熱而僅有濕熱癥狀的就為濕熱。濕熱相對好治一些,李東垣有“長夏濕熱困胃用清暑益氣湯”,以及朱丹溪的“東垣健步丸加燥濕降火方”、虎潛丸,等等。濕溫特別難治,流傳下來的治療原則是“濕郁上焦,芳香化濕,濕阻中焦,苦溫燥濕,濕盛下焦,淡滲利濕”。
濕為長夏的主氣,又,土主長夏,脾屬土。用《醫宗金鑒》的話來說:“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為脾,在體為肉,濕氣通於脾,故諸濕為病,皆屬於脾土也。”這話可以聯系到很多內容,濕都是從什麽地方來的?在長夏,雨多難免淋個透濕,居處容易潮濕,常常涉水過河,霧露為濕,汗出沾衣為濕等等。在身體內部的,則有飲酒喝茶,生冷瓜果,膏粱厚味甜膩之物化濕,損傷脾陽為濕,這說的是古代哩,擱現代,那就還有更多的濕,不說別的,就是各種生化飲料,冰凍啤酒,冰淇淋等等的東西,這些東西先是給身體造冰,繼而損傷脾陽,脾土不運,更多的濕氣於是全都留在了體內。
祛濕,重在升脾陽
中醫都知道濕邪難治,光是分類就有冒濕、傷濕、中濕、寒濕、濕熱、濕溫、風濕、濕疹、痰濕、水飲等病名。臨床癥狀多種多樣,致病的表現也各不相同,但治療原則就那麽幾點,濕通於脾,那就首先要調理脾胃,調理脾胃的關鍵就是提升陽氣。李東垣的理論是:“以辛甘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脾陽升則濕邪自化,猶如離照當空,陰霾自散。”次之是“風以勝濕”,跟自然界類似,大風一吹,濕氣全無;第三是清涼用藥的原則,因為雖然要祛濕,但不可過用寒涼,過了,陽氣也自損三千,就不劃算了。最後,還要掌握利尿除濕的原則。
體內的濕氣過重的人,經絡基本上都是被堵住了,為什麽經絡不通呢?一是吃了大量的垃圾食品,然後是懶得動彈,還有空調對毛皮的封閉,都會使經絡不通。濕重之人吃涼的、吹涼風,體溫降低的結果,必然影響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和質量,必然是陽氣不足,陽不足就無以化濕,因為經絡不通、血氣運動不暢,汗液和尿液也就不暢,久而久之,身體裏就全是毒素了。我們都知道,胖子一定是營養不良,因為脾胃不好,不消化,但胖子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定都是濕重,脾虛腎虛,大便不成形,不喜歡運動,這是他們的特征。這種人為什麽還都喜食冷飲啤酒呢?其實一點都不奇怪,體內有熱,但那可不是正常的、為陽氣所溫煦的熱,而是,他吃那麽多東西在那裏,脾胃又不好,那些吃下去的東西都變成什麽了呢?全是垃圾堆在那裏,垃圾堆久了就一定會生熱,一熱就要涼的東西去中和。就這麽簡單。也因為體內的垃圾堆造了熱,胖人都會貪涼,不運動,只想躲在空調房裏,而冷風一吹,體表的經絡全都被堵住了,造成體濕更加嚴重,於是,身體就在一個功能很差的狀態下惡性循環。
一般的方法,可以用按摩刮痧拔罐去打通經絡,濕和毒是聯系在一起的,所以,人們才常說濕毒濕毒,人體的濕一但去掉了,體內的毒素自然也就少多了,人也就健康多了。
減肥,祛濕最見效
我們平常說的很多詞匯和俗語,其實都是病,比如,心大,脾氣大,膽小,失魂落魄啦,甚至好色也是。如果是男人病,一般人以為好色是腎功能好,恰恰相反,滑精遺精什麽的,都是因為腎氣虧虛了,下元固攝失職,陰虛火亢了才會有這種病態表現。女性也一樣,腎精不足,所以心浮氣躁,老愛出門,其實就是有點輕浮。
胖的主要問題就是濕,哪來那麽多的濕?這多半是來源於飲酒嗜茶,冰啤酒生化飲料等等,又加上各種生冷瓜果,膏粱厚味甜膩之品,這麽多生冷的東西,下去就傷脾陽,使得水濕無力運化,就只好一直堆在體內。胖人就是這樣胖起來的。除了內生之濕,還伴以種種外生性的濕,冷水,雨雪,環境土濕等等,這些外邪自表傳入,一由經絡入臟腑,一由肺而到脾胃。
說到這裏,我們還需要了解些中醫的基本原理,冬天寒冷,血循環往裏走,所以內臟是熱的,但體表不能太熱,不然就散熱太快了。所以,冬天要穿得很厚,把體表溫度盡量保持在20度,不然,與內臟溫差太大,內臟裏寶貴的熱能就只好跑出來照顧體表以維持循環了。因為血循環只集中在內臟,所以,冬天補腎最為當令,又因腎經本就在身體的最內側,很容易就補到了。
夏天一到,體表必須熱,熱到38度,才能更好地使血只在體表走,這時,因內裏阻力小,心臟的負擔也小,血流暢達,所以,心臟的問題最好在夏天抓緊治。近似的道理,春天治肝、肺也是最好的季節。中醫五行、五色、五味、五果、五榖、五畜配五臟、五季(夏天後秋天前有一個長夏),只要去深思,在在都有其道理在。
每年七八月份叫長夏,此時濕氣當令,人體中的脾與之相應。濕在中醫裏又叫“陰邪”,而脾為至陰之臟,喜燥惡濕,所以脾氣在七八月的時候最旺盛。如果長夏濕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長夏還熱著哩,胖人怕熱,繼續以生冷冰凍之物消熱,更加重了脾陽傷損。脾陽損,則濕邪更易入侵。這就又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人胖,減肥的思路就已很明顯了,一是堅決不能吃生冷冰凍之物,二是趕緊多吃驅寒溫暖的食物,或以艾灸或發汗的方式提升脾胃之陽,太陽一出,體內的濕氣就自然化開了。
胖人胖的就是水濕,脾陽能化,就不會有那麽多水儲留在體內了。
苡米紅豆湯,一生的早餐
出汗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傷寒論》的第一方就是辛溫發汗的麻黃湯,整本書都在講汗與不汗,清代程鐘齡總結治病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汗即排在首位。
對胖人來說,發汗就是一種祛濕。發汗要暢快,就要把毛孔都打開,保持通道不被淤堵。但由於胖人怕熱,總是待在空調房裏,在陣陣冷風中,毛孔收縮,體內的汗液就只好一直瘀積體內。夏天本是該把汗出出來,以清潔通道的,但全都積存在體內,冬天本不該出汗了,胖人又猛著勁地出汗,讓寶貴的陽氣外越,體內精氣越來越少。正氣與邪氣一衰一增,胖人的陽氣更加虛衰,抵禦病邪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差了。
中醫的化濕方子都走的芳香、化濕、解表的路子,三仁湯、藿香正氣水等藥,都有不錯的療效。但這並不是對什麽人都適用,因為它畢竟是藥,要用的對癥才行,所以,現在就用流傳最廣的苡米紅豆湯,既可當飯吃,又有祛濕扶陽之功。
苡米又叫薏苡仁,治脾濕,利腸胃,消水腫,健脾胃,去痹,紅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的功效,兩者加在一起,祛濕效果很不錯。
針對個人情況,也可以此為基礎加減,憂思傷脾就加點桂圓;腹瀉加點南瓜;食欲不振或肺不好就加點山藥;祛痘或紅疹子加百合和蓮子;驅寒加點生姜;感冒加紅糖;咳嗽加生梨去皮;有腳氣加點黃豆;補腎加點黑豆。需要註意的是,黃豆和黑豆比苡米紅小豆更難熟,所以,要麽先煮,要麽就先泡再煮。
註意事項是,糖尿病或皮膚病患者,不能再加南瓜,以免引起皮膚潰爛。
自己學會治感冒
多吃苡米紅豆湯,調整的是身體裏的“水氣”,水是水濕,氣是氣機。水氣調好,身體就會處於健康狀況。如果能從這裏收獲信心,就可以乘勝出擊,自己學著給自己治感冒。
感冒最初都是有癥狀的,由輕而重地發展,一開始,如果是體表發冷,一定要註意,因為此時的病邪還很淺,所以多喝熱水都是有用的,因為你的身體還有抵抗能力,用熱水,或是生姜水,只要是能給身體刺激一下,激發出它自己的機能就可以了。等到病邪逐漸深入,循著六經的層次步步傳導,身體的抵抗能力就會越來越弱,到需要用藥物去清裏熱就不好治了。
當然,也可以用蘇葉(也叫紫蘇葉)泡開水,效果也很好。《本草化義》中說紫蘇葉:“為發生之物,辛溫能散,氣薄能通,味薄發泄,專解肌發表,療傷風傷寒……凡屬表癥,放邪氣出路之要藥也。”最初感冒時用蘇葉三五克泡幾分鐘喝下去,只要感覺自己能發熱或是微微出汗,這就說明蘇葉刺激出了我們的氣血,使得它們運行正常,產生了足夠的抵抗力,把外邪給控制住了。
大多數感冒無非就是寒邪,一邊喝蘇葉水,一邊還可以用泡過的蘇葉水加在一盆熱水裏來泡腳,身體暖和起來,氣機就通暢起來了。很多人都喜歡去吃韓國烤肉,正宗的韓式燒烤都會在外邊包一層菜葉,那是什麽葉呢?其實就是蘇葉。朝鮮族地處高寒,這麽多年的生活經驗,他們一定不會忘記要在外邊包裹一層蘇葉,他們當然也知道蘇葉的功效。
感冒不可怕,可怕的是經常感冒,又治不徹底。我們其實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感冒病毒,但為什麽不是每天都感冒呢?因為我們的身體能正常運轉,各項機能都處於防禦外邪的狀態。只有當我們的身體虛了弱了,外邪比防禦系統的力量更大,我們才會感冒。感冒了,我們就知道身體暫時敵不過病毒了,所以,我們要幫它,就是給它熱量,讓氣血在一個較高的溫度狀態下循環起來。感冒時吃西藥就不是這樣的道理,一味地用抗生素來殺死病毒,所以,雖然感冒癥狀輕了,其實自己也損傷了不少。又比如咳嗽吧,這是人體排除寒氣的正常反應,咳著咳著,邪氣就出去了,但你要是一味地用藥,就會傷及人體的正常防衛系統,而寒氣還排不出來。
中醫都不是直接殺死病毒的,它只是用藥物來輔助身體,使其防禦系統能正常工作,最後一定是靠身體自己把病毒給治住的。
好多女性都有陰病
在這個熱衷消費的時代,看美女幾乎是一個最長盛不衰的產業。時尚雜志、化妝養生、旅遊、美食頻道等等的,賣的幾乎都是美女。這當然很好了,人天生就是來看這個世界的,眼睛所見之美會直接地影響心靈,看美女而熱愛美女,這就是一種最大的視善,養成了這種人生的態度和方法,心靈就容易多些溫暖,總就能相信陽光。
這話說起來是很容易的,但對於一個身體不好的人卻怎麽也做不到,比如,形寒肢冷的人,時時惡心反酸的人,頭痛不已的人,脾陽不振的人,中氣不足的人,痛經痙攣的人,經常便秘失眠的人,抑郁苦悶、神經失常的人,她怎麽能相信生活處處都有陽光呢?這些常見病都不是隨便說的,因為它們基本上都是因為身體這個肉體缺了陽氣而造成的。這是具體的病,還有,生活中我們也總是看到,好些美女,冷冰冰的,要麽是死氣沈沈,一臉的陰霾,或者動不動就發無名火,我們總要說,這人好大架子,其實,這些也基本上都是病態,都是陰病,發展下去都可能是實實在在的大病。陰病陰病,治療上主要就是提升陽氣,以陽化陰。
就以女明星為例吧,有些明星不喜歡見人有些又是人來瘋,這是什麽原因呢?沒別的,就是陰病。陰病病人喜歡寒涼,又願意見人,則病在腑;喜歡溫熱,不願意見人,則病在臟。臟腑就是一對陰陽概念,腑屬於陽,陽病則喜歡寒涼;臟屬於陰,陰病則喜歡溫熱,喜歡閉門獨處,厭惡聽到人的聲音,更不用說還要去回答不想回答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有時明星有明星的難處,最好是要讓經紀人都能作作這些簡單的中醫常識培訓,對於這方面的內容,最有參考價值的書就是《難經》,很薄的一本小冊子。《難經》中引用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也。”對照這句話說得明白些就是,好些女明星先是肝出了問題,肝經火旺,所以動不動就得通過發火發出來,肝當然很難治好,這就影響到了脾,脾氣脾氣,就是脾裏有病了。治療上,就是以調脾胃為主。但女明星大都飲食及睡眠習慣不好,生活沒有規律,還加上偏食等習慣,治起來的確很麻煩。
補血,同時補氣
女性素體易比男性虛弱,脾胃、腎也先天的不如男性,所以容易淤堵而致水腫,苡米紅豆湯可以當每天的早餐。但光能祛濕還不行,根本上女性更要補氣、補血。
這是為女性的生理特征所決定的,月經、生育等都要大量耗血,所以女人基本都有血虧。
中醫講陰陽,陰為物質,陽為功能,對應過來就是血為陰,氣為陽,血要靠氣來推動,女性的氣也是多有不足,力量不夠,所以才容易淤住。所以,補血的同時要補氣。
補氣貴在堅持,五榖生氣,因為五榖都是種子,都有生發之力,都能補氣。但補法上有講究,因為要是不管什麽五榖雜糧豆子都一鍋煮,不但不易消化,還很容易脹氣。我們都知道有名的喜薩包子,都是要把豆子蒸得稀爛,這就是一個提示,說明老祖宗證明過了,必須要這麽吃。我自己的做法是每天晚上用紅豆、黃豆、黑豆、豇豆、蓮子、百合等泡上,早上現磨了豆漿,沖泡麥片。我使用這個方法,是因為我自己琢磨五色入五臟的道理,一直堅持到現在,我覺得效果不錯。
這是補氣,氣有了就有了推動力,然後是補血,常用的是紅棗,在我加減而成的桂枝湯裏,幾乎每天都少不了紅棗和生姜,除此之外,就是各種海產品,最好的當然是海參和鮑魚。我看清朝大醫吳鞠通的書很有啟發,他遇著好些女病人,看完病後,都囑咐每天再加一條小鮑魚,當然,那時的鮑魚估計很便宜。一般情況下,我隔上一段時間還會用當歸燉雞,或是用一條大鯉魚熬湯,這兩樣也是不錯的補血方法。
艾灸,自古即為扶陽大法
關於艾灸,有一個著名的故事,說的是南宋年間,軍人王超退役後做了江洋大盜,老年時有次犯案了,被判了死刑,臨刑前,監官奇怪他這麽高的年齡,身體還如此之棒,就請問有什麽養生秘術。王超就將自己年輕時他師父授他的一個秘術供了出來,叫“黃白住世之法”,也就是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關元穴,灸上一千柱,臍下總是像一團火那樣溫暖。每年如此,所以身體一直保持著青壯年的水準,冬不怕冷,夏不畏熱,更神奇的是,就是幾日不吃飯也不覺得餓。刑官於是在處死王超後將他的腹部剖開,果然看見一塊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這就是長期施灸用艾火灸出來的。這也就是木成炭、火成磚的道理。
就在宋代時,一位著名醫家竇材,托名扁鵲再生寫了一部《扁鵲心書》,重點倡導的就是扶陽。而扶陽大法,竇材首推灼艾,其下是丹藥以及附子。
灸主要是利用艾絨的通竄力,給身體裏引入熱氣,刺激經絡腧穴,打通經脈,調節臟腑,增強新陳代謝。艾條灸、艾絨灸都可以用,常用的方法是隔姜灸、隔鹽灸、隔附子餅灸等,但最主要的就是艾草灸,艾草,《神農本草經》記載其有溫陽、暖宮、除濕、通筋活血的功效。《本草從新》中說得更具體:“艾葉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還寒溫,暖子宮……以之灸療,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草幾乎南北方都有,隨處都可采取,在南方用作藥時稱為陳艾,意思就是放得越陳,效果越好。
灸的作用其實是很強的,很多時候,在中醫看來它是不可替代的。
女性體寒,最好都要學會艾灸
女性的很多病都可以通過艾灸來治療,沒病時艾灸也是極其重要的保健養生方法,自古就是如此。
夏秋之季,我幾乎每周都要艾灸關元穴三次,將艾柱點燃,對準關元穴熏灸,使局部有溫熱感,灸至局部皮膚紅暈為止。關元在下腹部,身體的正中線上,臍下3寸的位置。對女性來說,這個穴位主要是蓄血之用,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與任脈交會於此,艾灸之下,凡所過經脈之病,都會有改善。
女性尤需要註意灸關元穴,因為女性為陰,腹部為中央脾土,先天的陽氣不足,什麽脾胃功能、消化功能、肝氣不舒、血液瘀滯、肚腹冷痛、痛經等問題都是常見毛病,灸關元則可以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壯一身之元氣。
人體的很多重要穴位都在肚臍以下,神闕、關元、氣海,腿上則有足三裏、三陰交,肚臍名神闕,臍帶被剪斷後,人的先天神明就缺失了,所以名為神闕。此穴也很重要,灸時可在肚臍裏放鹽,或覆蓋上姜片,也有放附子餅的。
下腹病主要從三陰交和足三裏這兩個穴位去治,三陰交在小腿內踝上三寸,為肝經、腎經和脾經三條陰經的交匯之所。艾灸此穴有從陰引陽之意,陰陽平衡嘛,從陰處把陽引進來,使其平衡,一旦平衡,女性常有的腰膝酸軟、白帶增多、月經不調,都可以得到治療。足三裏在膝蓋下緣一橫指的地方,此為養生第一大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多氣多血,灸這個穴位可以增加胃腸蠕動,強壯脾胃。
這說的都是人身幾大重要的、經常用到的穴位。順便說說有關穴位的順口溜: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裏留、腰背委中求、心胸內關應、酸痛取阿是。也就是說,頭頂和頸項的問題可以通過針刺列缺穴治,顏面上的病就找合谷穴,腹部的病就針刺足三裏,腰背問題在委中穴去針刺,任何部位的痛點為阿是穴。位置上,列缺穴在兩手虎口相卡住,在上的食指所按到的地方,有如一個縫隙,古人認為它是天地陰陽的交界。合谷穴在大拇指橫紋卡住虎口時往下按到的地方,委中在膝關節的膝窩裏邊。
有一定的艾灸實踐後,你就對人身的穴位有些切身的感受,為什麽會有穴位,每個穴位都有什麽作用,哪幾個穴位組合起來是治什麽的,裏邊的道理很多,但都要自己去實踐,慢慢總結。
我自己每晚睡覺前,都會將雙手搓熱,把手掌的勞宮穴對準關元,意守此處,慢慢地入睡。這是道家養生的一個秘法。你只需要知道勞宮是心包經的大穴,屬火,關元是小腸經的募穴,小腸經也屬火,心經與小腸經的火加在一起,溫補任脈之陰,這就叫水火既濟。同樣的道理,你也可以把雙手搓熱,以勞宮穴對著腳底湧泉穴摩擦,或是對著後背的腎俞穴及命門摩擦。
脾胃:一個美麗的圓圈
一個臟器有問題,就會影響到其他臟器,這些臟器之間的關系到底怎麽去理解,怎麽才能容易記住呢?看看清朝大醫黃元禦的說法,既十分有趣,也非常好理解。
黃元禦講了一個圓圈的故事,他在給一個病人談論病情的時候,是這麽說的,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從最上的肺,一直到最下邊的腎,既有上下,也有左右排列。它們的運行,所引導的氣機是怎麽運動的呢?從下往上看,最下為腎,腎屬水,水之德嘛,甘居下流。但這個水裏,又有火寓於其中,這就是腎陽寓於腎陰之中。一般情況下,這個火往上走,去溫暖脾土,溫暖的脾土就把胃消化吸收過的營養繼續向上輸布,有一部分就到了肺,與肺吸入的清氣結合後向全身輸送。
在中醫的概念裏,這個脾臟的氣機,是從左邊升的,肝隨脾走,也是從左邊升(不要去管西醫解剖學的肝居右),脾和肝氣上升到心和肺的位置,也就是最高了,肝木生心火,本也想往上走,但被主沈降的肺氣往下帶,於是,肺氣下降,同時,胃氣也是必須要往下走的(否則就是胃氣上逆、呃逆,口臭),胃氣降,連帶著膽氣也下降,而且是從右邊下降。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圓,因脾左升,帶動肝氣和腎水左升,胃氣右降,帶動了膽氣和心火右降。其中心就是脾胃,一陰一陽。只有脾能帶著清陽上升,胃氣才能帶著濁陰下降,不然,要麽就是便秘,要麽就是胃氣上逆。所以,脾胃才是關鍵,李東垣的《脾胃論》才會形成一個中醫的重要流派。脾胃就這麽重要,把脾胃調好了,一切都就可以正常地圍繞著它們轉起來了。
這個理論一說就懂,後來民國時的彭承祖就是根據這個寫成了《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李可老中醫就是據此認為彭承祖簡直是仲景再世,評價高得不行了。我反覆讀了三遍這本書,的確受益,中醫千頭萬緒,四萬八千法門,就看你從哪裏進入,就從這個圓進入吧,那麽好,有病,那就是這個圓不圓了,那就用些藥,分清了這些藥的升降沈浮、性味歸經,就利用它們的氣去撥動一下、幫助一下,該升的就升一點,該降的就降一些,圓重新圓起來就對了。
開胃健脾八珍膏
脾胃是人體的關鍵,後天之本。脾升胃降,脾在前,脾的特點就是“喜暖而惡寒”,必須要把它弄得熱熱的,才升得起來,否則,就冷住了,淤堵在那裏了。
所以,中醫看重脾胃,“劉太醫”盡管是假的,但他的書還是有市場,因為他書裏講的“開胃湯”是真的,他的“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是沒錯的。
中醫重視開胃健脾,就是想把人體的氣機調暢,使其處於一個圓運動的狀態,最有名的補法就是八珍糕,這也是慈禧最愛的一款養身補品:黨參30克、白術60克、茯苓60克、山藥60克、白扁豆60克、苡米60克、芡實30克、蓮子肉60克、生山楂30克、炒麥芽30克。把這些藥或食材研成末,每次用水熬糊,不斷地攪拌,或者是用粳米面、糯米面等量混合藥末,加白糖蒸成糕點。每天分兩次各吃一小勺,慢慢地脾胃就養起來了。 中醫把人的體質一共分為9種,現在幾乎有接近70%的人都屬於不健康的體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只有30%的人是接近於平和體質的。而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沒有幾個不是脾虛畏寒的,這是由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決定的,是由這個時代的壓力、節奏決定了的,所以,幾乎都可以試試八珍膏,從開胃健脾的角度來自我調整身體。
總有一種外治法適合你
2005年,我從成都回到北京後,經易經大師米鴻賓先生的介紹,認識了現在的師父,北京趙文忠自然醫學研究院的主人,一位精於各種外治方法的自然醫學大師。從此,我對中醫的理解開始有了新的體認,畢竟,開方子配藥那一套學問太大了,大得沒邊,我雖然也給自己和身邊的親人開些方子,但沒有經過長年的跟師號脈,總擔心辨證臨證上出現疏漏。
師父說,人體上的每一個斑點、痛點,都對應著身體裏的變化,氣血的變化,內臟的變化,臉上、耳廓、手部,幾乎每一個地方只要生出原來所沒有的斑點、結節、瘡癤、腫塊,當然也包括疹子、痘點,都是身體的氣血出了問題,是內臟有了變異的反應。這是身體的善意提醒,是一種預警機制,多少萬年的進化,身體的聰明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所以,出現了這些外部情況,我們首先就要感謝自己的身體,感謝它的提醒,這應是我們對待疾病的基本態度。然後再去看外部變化到底對應的是身體的什麽問題。師父常常給我說,一個病,你至少要想出多種辦法來治療一個病,兩種不行,就三種,直到數十種方法。師父的研究院裏幾乎每天都有很多高人,有意思的是,除了正經的醫生,比如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的傳人施小墨,還有很多都是從外行進入中醫的,他們幾乎個個都身懷絕技。
師父的學問重點在於人體的神經疼痛,比如怎麽控制和改變人體的痛感,如分娩疼痛治療儀,可以讓女性分娩的痛苦減到最低,因為人體一般最痛的是牙疼,但也不過四五級,但分娩的疼痛可以達到12級,幾乎可以說痛不欲生。師父的另一個方向在治療各種肝病,他認為肝淤為百病之源,所以發明了一種通過食物自然排除肝毒的方法,幾乎可以從每個人的肝裏排出好幾十顆大大小小的、軟硬不等的結石。好多病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得到治愈或改善。由於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肝清潔了,因為肝毒而在臉部引起的斑點就自然消失了,肝對血液的清潔功能也就恢覆了,整個人也就因此恢覆了健康。
在師父處學習,我得到的最大的感悟就是,自然醫學療法才是時間短、見效快的神奇療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對女性太適用了,你不是肝裏有結石嗎?那就給你排出來,“見肝之病,當先實脾”,脾裏的瘀滯太多了,那也給你排出來。乳房有包塊嗎?熏洗熨擦,“總有一款適合你”,師父的治療法,不但用來熏蒸的器械很特別,而且根據不同的人,他還給配上不同的藥包,敷在病變位置。一般是在身體的上半部分用這種熏蒸法,下半部分主要是靠泡腳,就這麽個簡單的泡腳療法,根據不同的病人,添加不同的藥物,從下往上治。慢慢地,我就明白了,師父的治療都要通過“熱”來進行,我們老聽什麽什麽吃進去促進血液循環,可問題是你體內沒有足夠的熱去推動,於是,我給他講我所知道的養陽的理論,師父總是微笑著回應:“保暖,保暖。”
外治法能解決問題的,就絕不內治
師父最喜歡的診斷方式之一是捏人的耳朵,我問這是為什麽?直到我問了三次,師父才若有所思地告訴我:有一次我去拜訪一位高人,這人治腎結石病就是捏耳朵,每人捏幾分鐘,說:“好了。你走吧。”師父為直到今天也沒琢磨透裏邊的玄機而懊惱不已。
這就是師父,琢磨不透的,就一直要琢磨著。我知道他的好些個手法,是跟京城有名的“羅有名”老太太處學來的,堪稱神奇。
師父教了我很多種外治法,只要是外治能解決問題的,他就絕不用內治。
我漸漸迷上了自然醫學療法和種種外治法,特別是對外治法,情有獨鐘。所謂外治療法,有很多種,砭、針、艾灸、拔罐、推拿、拉筋、正骨、放血、刀療、軟鞭、撞墻、點穴、正骨、捏脊、耳穴、手穴、梅花針、足部按摩、藥物貼敷、熏蒸、藥浴、藥酒、藥枕、梳頭、塞鼻、灌腸、吹耳、拍擊、點壓、熱敷、冷敷,此外,類似音樂療法、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易筋經等等的也都算是外治法。
於是我開始集中研究和試驗能順手就使用的外治法。這些方法當然不用全會,只撿幾樣順手的,學會常用,就能舉一反三、甚至反五,因為這都可以歸屬於民間療法,是屬於一看就會,但要用心揣摩才能做好的範疇。當然,有些方法要涉及到穴位、痛點等常識,需要更專業些的書籍以及師父來引進門。
我反覆地試驗熏蒸和泡腳、艾灸、梳頭、捏脊,做這些事情也會上癮,因為有些其實是很好玩的,像艾灸的艾香,過一段兒不聞就不舒服;又如捏脊,今天讓人把這兒捏好了,明天又一個電話給誰讓捏什麽什麽地兒,都很好玩兒,或者說梳頭吧,我買了各種各樣的梳子,比較著來梳頭,牛角的就像是砭,可以刮刺頭頂經絡,按壓穴位,黃楊木的,就好像能把體內的氣通過梳過的頭發順出來那般的順暢。砭石的梳子,在我最疲勞的時候常愛在頭上反覆梳,這樣疲勞就減輕了。還有,梳子可不僅只用來梳頭,它可以梳一切地方,不信,你梳梳眼睛,梳梳乳房,那種感覺很舒服。因為梳是一種方法嘛,梳理梳理,你當然也可以梳你的手背,從指尖手掌全梳,每一個地方的輕重都不一樣,你是在找你的感覺,找到你能通氣的那種感覺了,那麽,當你用一套程序梳到某一個指頭尖兒,力度也剛剛好,你再便秘,也可能立即就想上廁所了。
外治的方法都很實用,它包含了無窮無盡的民間智慧在裏邊,所以,你在使用的時候,也可以把你的智慧加進來,一把梳子都可以創造性地使用出多種效果,更不用說別的還有那麽多種辦法。
脾胃虛弱是中醫的概念,通俗的說就是脾胃功能不足,脾胃之受納、腐熟、轉輸、運化等功能失調,影響水榖的消化吸收。導致脾胃虛弱的常見原因有:1.飲食因素。飲食不節制、嗜食辛辣刺激食物、飲食沒有規律都會損傷脾胃。2.情感因素。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欲下降、腹部脹滿、噯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3.生活起居因素。在春秋氣候變化無常時,或者久居寒冷潮濕之地,也會影響脾胃功能。脾胃虛弱患者,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調養:
一、 適當服用藥物。
中醫脾胃虛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1、脾胃氣虛癥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大便溏瀉,面色萎黃,對於脾胃氣虛者可服用參苓白術散和香砂養胃丸。2、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對於脾陽虛可用附子理中丸。3、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幹、容易饑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對於胃陰虛可服用參梅養胃顆粒。
二、 註意飲食調養。
合理的膳食結構是健康的基礎、“保胃”的前提。那麽脾胃虛弱的病人如何調養呢?1、飲食調養基本原則。 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飯,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幹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2、常見健脾養胃的食物。①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鑒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②薏苡仁 俗稱苡仁米、六榖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③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補脾胃虛弱。《本草綱目》中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榖也。止泄瀉,暖脾胃。” 對於脾虛嘔逆,食少久泄、小兒脾虛疳積、婦女脾虛帶下者,最宜食之。④大棗 性溫,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 明?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溏、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3、簡便實用的藥膳。①胡蘿卜大米粥 大米100克,胡蘿卜50克,大米煮成粥後加入胡蘿卜煮熟爛後食之,有健脾溫胃的功效。②糯米小麥粥 糯米50克,小麥仁60克,煮成粥後加糖適量,調味服用。有健脾益中氣之功效。③芡實茯苓粥 芡實15克,茯苓10克,大米適量。前兩味入鍋,加水適量,煮成軟爛,再加入大米適量,繼續煮爛成粥,分頓服。有健脾除濕、澀腸止瀉之功效。
三、 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
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1、腳趾按摩。每天順時針按摩腳趾肚40~80次,重點是第二個腳趾,對緩解胃痛、養胃都很好。 2、每天上床後,雙手搓熱,將熱掌心(勞宮穴)貼在胃和肚臍上,熱度稍減,再順時針摩30~40次。3、腹部按摩: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覺前,仰臥床上(天氣冷時可在被窩內進行),雙手掌重疊,置於肚臍部位,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覺熱為止。結束後,再用手指點按足三裏穴(膝關節外側膝眼下3寸兩骨間)。
四、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積極向上、輕松樂觀的情緒可以使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暢通、神志清楚,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或促使疾病痊愈。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當人的精神愉快時,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指揮作用加強,人體內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調整,保持著旺盛的新陳代謝。
如果你能堅持做到上面這幾項,那麽恭喜你,你的脾胃功能就會不斷改善,脾胃虛弱也能夠逐漸好轉和痊愈。
多數人可能認為自己的胃只有一點點小毛病,甚至是完全健康的,根本不用多考慮。實際上,現代人由於快節奏的生活以及強大的工作壓力,大部分人的胃都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也許您的胃並不像您認為的那樣健康呢!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消化科主任孫桂華提醒廣大市民在護理腸胃時邀特別註意以下3要點。
要點一:飲食有規律
很多人在飲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頓,不合口味的就餓一頓,這樣就易造成胃的蠕動功能紊亂,進而使胃壁內的神經叢功能亢進,促進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胃炎或胃潰瘍。因此,飲食應該定時定量,千萬不要暴飲暴食。
本身患胃病的人應盡量做到定時進餐,每日可定時進食5~6次,進食量少,能減輕胃的負擔,避免胃部過度擴張;進餐次數多,可使胃中經常存有少量食物,以中和胃內過多的胃酸。病情嚴重的人最好食用營養豐富、又易於消化的松軟食品,如面條、米粥、牛奶等,如果有條件,還可多吃點蜂蜜,因為蜂蜜有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潰瘍愈合的功能。
要點二:註意飲食衛生
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內得到充分的磨切、並與唾液混合,這樣可以減輕胃的負擔,使食物更易於消化。此外,應盡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飲酒和吸煙。煙酒對胃的危害很大。煙草中的尼古丁對胃的刺激作用,會使胃容物排出延遲,進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造成胃炎、胃潰瘍的病情加重。飲酒,特別是空腹飲酒對胃病患者的損害就更大,因為酒中乙醇對胃粘膜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胃受到刺激後會出現較強的收縮、擴張等運動,這極容易造成胃出血或胃潰瘍部位的穿孔,以致出現生命危險。
要點三:保持精神愉快
胃是否健康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系。過度的精神刺激,如長期緊張、恐懼、悲傷、憂郁等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促進迷走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壁血管痙攣性收縮,進而誘發胃炎、胃潰瘍。因此,平時要精神愉快、性格開朗、意志堅強,並善於從困境中解脫自己。
相關鏈接
美味巧食呵護腸胃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各種飲食、水榖,都必須經過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對人體產生益處。而腸胃病不是一天產生,而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為此治療腸胃病也要從飲食入手。中華藥膳是中醫學的一部分,藥食同源成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我們提供一些食療方法,給讀者有益的幫助。
靚湯護胃
1.板栗燉母雞
原料:板栗500克,柴母雞1只(農村散養)約1000克重,料酒3匙,姜3片,水1500毫升,鹽適量。
制法:先將母雞宰殺,去毛,剖腹去腸、內雜,剪去爪尖,洗凈,切成塊待用。
再將板栗洗凈,切口,放入開水鍋中煮2分鐘,口裂體漲為宜,剝去皮殼。
最後在鍋內裝入雞塊、栗子、姜片、料酒、水煮開,改用溫火燉2小時,雞肉爛後加食鹽適量即可。
功效:母雞肉與栗子合用,助其健脾益腎之功。慢性腸胃炎患者和腎虧尿頻、腰腿無力者均可食用,療效顯著。
2.桂圓松子仁湯
原料:桂圓40克,松子仁2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桂圓去殼後洗凈,松子仁洗凈,兩者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用中火燒開,改用溫火煮10分鐘,加白糖,過約10秒鐘關火即成。
功效:桂圓肉能補脾益胃、養血安神、益心補氣。松子仁能滋陰、熄風、潤肺。兩者共食,更能起到養胃滋補的作用。?
護胃粥方
愛喝粥的朋友,有沒有想過不同方法煲出的粥,不僅有不同的味道,而且還能幫助我們呵護好腸胃呢!來吧,跟著我們本期的貼士煲出新意思的靚粥!
1.香菇粥
配方:小米50克、香菇50克。
制作:先煮小米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
每日服3次,持續服用有效。
功效:大益胃氣。適用於氣虛食少,有開胃肋食用。
2.豬脾粥
配方:豬脾、豬胃各1具、粳米100克
制作:將豬脾、豬胃洗凈切細,與米同煮為粥
功效:健腹益氣。適用於脾胃氣虛、不下食、米榖不化。
覺得沒睡夠、容易犯困、口幹舌燥、經期前後會有低血糖反應說明氣血兩虛,脾胃是後天之本,首先要調理脾胃。
1.忌掉所有寒涼,寒涼屬性的食物和生冷的食物都不要吃。多吃補血,補腎的食物。像早餐可以吃各種熬的很爛的粥,像用白果,核桃,花生,紅棗等熬的很爛的粥,但是不能是小米粥,因為小米是性涼的。可以是黑米粥,黑米先泡一天,然後熬爛,打碎,放入冰箱,吃的時候直接加上雞蛋和固元膏熬爛吃就可以了。中午和晚上吃葷素搭配,肉類可以是豬肉,牛肉,雞肉,羊肉(夏天可以吃鴨肉)等,蔬菜吃當季的。晚上吃的清淡一些。平時多吃點熬的很爛的肉湯,骨頭湯,骨髓湯,等,每個星期吃上2次的紅燒鱔魚,3次的白灼海蝦等,葷素搭配,多吃綠葉蔬菜,食物可以打碎了吃,減輕腸胃負擔,快速補血。每天早晨空腹的時候吃上一碗生姜紅棗水沖雞蛋茸,可以暖胃腸,修覆受傷的胃黏膜。
2.每天晚上堅持用桶泡腳,泡到身體微微出汗,邊泡腳,邊按摩耳朵,梳梳頭發,可以暖腎,固腎,疏通頭面部的經絡。然後趁熱用手輕輕的拍打頸肩部,躺好後用手輕輕的撫摸腹部,先順時針20下,再逆時針20下。
3.每天推腋下左右各30下,疏肝理氣,降虛火。堅持每天背部撞墻,疏通全身經絡。
∮清品猶蘭∮
身體有以下癥狀或特征,代表體內有寒濕:*面色發白、發青、發暗、發黑代表體內可能有寒。顏色越是發暗,就代表寒濕越重。*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濕。*反覆的口腔潰瘍,代表體內有寒。*口臭時舌苔發白,代表體內有寒。*咳嗽時痰是稀白的,代表體內有寒。*流清鼻涕,代表體內有寒。*流出的汗是涼汗,代表體內有寒。*愛打噴嚏,特別是早上起來,遇風噴嚏不斷,代表體內有寒。*感冒發熱時渾身感覺冷,代表體內有寒。*經常腹痛、腹瀉,代表體內有寒。*臉上長痘和斑,代表體內有寒。*長濕疹、牛皮癬、白癜風,代表體內有寒。*手、腳長年冰冷,代表體內有寒。*腳踝浮腫,代表腎虛、腎寒。
祛濕,重在升脾陽
轉載自 失得秘傳
避風如避劍
避風如避劍,這也是一句老話了。《黃帝內經》“病機十九條”裏開篇就是“諸風掉眩,皆屬於風”,這樣的話這本書裏還有很多,“風者,百病之長也”,或者是“百病之始”。風無處不在,雖為春天的主氣,但又無時不有,傷人則從表皮、肌腠、經脈、骨骼、五臟六腑,哪裏都能傷到。
風邪為陰邪,當然最傷陽氣,先使皮膚衛陽不固,所以傷風必惡風,接下來就該是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憎風,總之,全身都不舒服。所以,古人很註意風的入侵,從後腦到背,大致就是圍巾搭在後背遮住的幾個穴位,從上往下,依次為風府、風池和風門,都標明了風容易從這幾個地方進入,所以一定不要暴露。冬天要把圍巾反搭在這幾個部位的道理就是,怕穿的衣服還不夠厚,而不論是冬天,還是夏天的晚上,睡覺的時候決不能讓這幾個地方對著打開的窗戶,針眼大的窟窿,鬥大的風。同樣的道理,女性洗頭後要趕緊用電吹風把頭發吹幹,順便吹吹後頸脖,不讓水帶著濕氣從這幾個地方進入,而空調和電風扇更不能直接對著這幾個位置吹。
風是從毛孔進來的,不但要把毛孔理解成最大的呼吸器官,還要理解成運糧進來的通道,呼吸器官好理解,你把鼻孔按住五秒鐘以上就知道你有多難受,毛孔面對空調的情況就跟這類似;運糧通道呢?夏天充分出汗,是為了把體內的倉房騰空,到秋天成熟季節,各種進補的營養物質才能運送與吸收進來,你堵住毛孔,一會兒開,一會兒關,倉庫也沒騰空,通道也不暢,秋天只有看著別人收獲,自己就真的只能喝西北風,到冬天沒有東西可以消耗,人就越來越虛弱了。
再仔細看看,風還能從什麽地方進入吧,不用說,鼻孔也是一個冷邪賊風的入口,鼻通肺,吸入冷風,作為“嬌臟”的肺就受不了,就要噴嚏,就要感冒、流鼻涕,所以,中藥裏有一個玉屏風散的方子,就是黃芪、白術加防風,防風,聽名字就知道是專為給身體加屏風用的。
《黃帝內經》還說:“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為目……在體為筋,在臟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志為怒……”這就將風與木、肝、筋、目、怒連在一起了。這就好理解了,風只要入侵了,接下來就會有肝木受侮,所以,肝風內動,頭頂清陽不固,煩躁不安,面色蒼蒼,舌頭縮卻,發為角音,老有呼喘不勻,筋酸腫痛,手上沒勁,眼目也頻生變故,再傳脾土,脾胃也不和。
“風”從《黃帝內經》而來,《傷寒論》名為“中風”,還有點籠統,《金匱要略》說當是半身不遂,這就跟西醫的腦溢血同類了。從病理上看,中風還是風邪入侵,從外向裏,依次為中經、中血脈、中腑、中臟幾個層次。在經脈只是表層,癥狀有手足麻木、流口水、言語不利,或有半身不遂;中血脈就是胃氣大傷了,口眼歪斜;中腑就會猝然昏倒,醒來後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說話困難,大小便失禁;中臟就是嚴重的腦溢血。
北方風大,所以,北方的老人癱瘓、半身不遂、老年癡呆的比南方多。美女們防風,主要是為了保護皮膚,不然吹得皺巴巴的,多難看。一般來說,只要頭有點不舒服,就得註意了,當然,一般的頭疼腦熱的也不要過於擔心,按按太陽穴,或是背後的風府、風池穴就可以了。另外,也可以多參考一下同在北方的日本人的做法。日本人的生活習慣我以為最健康的有兩種,一是不吹空調,二是全民的泡溫泉,前一種不給風邪機會,後一種是定期將全身泡熱,也就是排毒祛濕。
濕重皆因陽不足
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血氣血,一陰一陽,互為一體。氣不耗歸於肝為血,血不耗歸於腎為精,精不耗歸於骨為髓。在這個環環相生的系統裏,還是那一點元陽,也就是陽氣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濡養並推動全身五臟六腑的氣血運行,抗禦外邪,它還是長壽抗衰老物質。這是多麽寶貴的真陽之氣啊,哪能隨便耗掉呢?
正因為它寶貴,它也特別的脆弱,最容易受到擠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在螳螂這個正氣之後,緊盯著它的黃雀就是無孔不入的濕氣。現在的很多人不去看醫生,也知道自己濕重,看看自己的舌頭,看看自己的體重,都就明白了,所以都知道了按網上流傳的苡米紅豆湯來當早餐喝。那麽,到底怎麽理解濕重,或者寒濕的癥狀呢?
這就說到了中醫的“六淫致病”,六淫,就是風、寒、暑、濕、燥、火。淫就是太過,不是淫蕩的淫,孔子講的“放鄭聲,鄭聲淫”,也是太過太濫的意思,跟淫蕩沒有關系。“六淫”的意思是說,自然界的風、寒、暑、濕、燥、火都可能導致疾病,這個不用多說,只說濕,“六淫”裏有專門的濕,但風、寒、暑、火裏也常常都挾帶著濕,屬於合並他邪的病理機制,如,風有風濕,清朝名醫喻嘉言說:“風濕之中人也,風則上先受之,濕則下先受之。”大體說來,在身體上的分布有,其一是皮膚的濕疹、黃水瘡、癬,其二是在肌肉、筋絡、關節的遊走性疼痛,第三是腸胃裏的腸鳴、腹痛腹瀉。寒有寒濕,清朝另一名醫吳鞠通認為,寒濕就是濕與寒水之氣相搏,濕水同類,兩者體本一源,易於結合,最損人之陽氣。暑有暑濕,中醫自古就有有暑必挾濕的說法。暑為熱之盛,濕為重濁之陰邪,兩邪合病,所以起病急,傳變快。暑熱從上薰,傷陰化燥,濕邪從陰下沈,傷陽變濁。
火,則是夏天的主氣,跟熱是一個概念。熱邪致病,其中又分出一個專門的溫病學派,對應下來則有濕溫和濕熱,濕溫多有發熱,纏綿不去為其特點,無發熱而僅有濕熱癥狀的就為濕熱。濕熱相對好治一些,李東垣有“長夏濕熱困胃用清暑益氣湯”,以及朱丹溪的“東垣健步丸加燥濕降火方”、虎潛丸,等等。濕溫特別難治,流傳下來的治療原則是“濕郁上焦,芳香化濕,濕阻中焦,苦溫燥濕,濕盛下焦,淡滲利濕”。
濕為長夏的主氣,又,土主長夏,脾屬土。用《醫宗金鑒》的話來說:“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人為脾,在體為肉,濕氣通於脾,故諸濕為病,皆屬於脾土也。”這話可以聯系到很多內容,濕都是從什麽地方來的?在長夏,雨多難免淋個透濕,居處容易潮濕,常常涉水過河,霧露為濕,汗出沾衣為濕等等。在身體內部的,則有飲酒喝茶,生冷瓜果,膏粱厚味甜膩之物化濕,損傷脾陽為濕,這說的是古代哩,擱現代,那就還有更多的濕,不說別的,就是各種生化飲料,冰凍啤酒,冰淇淋等等的東西,這些東西先是給身體造冰,繼而損傷脾陽,脾土不運,更多的濕氣於是全都留在了體內。
祛濕,重在升脾陽
中醫都知道濕邪難治,光是分類就有冒濕、傷濕、中濕、寒濕、濕熱、濕溫、風濕、濕疹、痰濕、水飲等病名。臨床癥狀多種多樣,致病的表現也各不相同,但治療原則就那麽幾點,濕通於脾,那就首先要調理脾胃,調理脾胃的關鍵就是提升陽氣。李東垣的理論是:“以辛甘之劑,補其中而升其陽,脾陽升則濕邪自化,猶如離照當空,陰霾自散。”次之是“風以勝濕”,跟自然界類似,大風一吹,濕氣全無;第三是清涼用藥的原則,因為雖然要祛濕,但不可過用寒涼,過了,陽氣也自損三千,就不劃算了。最後,還要掌握利尿除濕的原則。
體內的濕氣過重的人,經絡基本上都是被堵住了,為什麽經絡不通呢?一是吃了大量的垃圾食品,然後是懶得動彈,還有空調對毛皮的封閉,都會使經絡不通。濕重之人吃涼的、吹涼風,體溫降低的結果,必然影響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和質量,必然是陽氣不足,陽不足就無以化濕,因為經絡不通、血氣運動不暢,汗液和尿液也就不暢,久而久之,身體裏就全是毒素了。我們都知道,胖子一定是營養不良,因為脾胃不好,不消化,但胖子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定都是濕重,脾虛腎虛,大便不成形,不喜歡運動,這是他們的特征。這種人為什麽還都喜食冷飲啤酒呢?其實一點都不奇怪,體內有熱,但那可不是正常的、為陽氣所溫煦的熱,而是,他吃那麽多東西在那裏,脾胃又不好,那些吃下去的東西都變成什麽了呢?全是垃圾堆在那裏,垃圾堆久了就一定會生熱,一熱就要涼的東西去中和。就這麽簡單。也因為體內的垃圾堆造了熱,胖人都會貪涼,不運動,只想躲在空調房裏,而冷風一吹,體表的經絡全都被堵住了,造成體濕更加嚴重,於是,身體就在一個功能很差的狀態下惡性循環。
一般的方法,可以用按摩刮痧拔罐去打通經絡,濕和毒是聯系在一起的,所以,人們才常說濕毒濕毒,人體的濕一但去掉了,體內的毒素自然也就少多了,人也就健康多了。
減肥,祛濕最見效
我們平常說的很多詞匯和俗語,其實都是病,比如,心大,脾氣大,膽小,失魂落魄啦,甚至好色也是。如果是男人病,一般人以為好色是腎功能好,恰恰相反,滑精遺精什麽的,都是因為腎氣虧虛了,下元固攝失職,陰虛火亢了才會有這種病態表現。女性也一樣,腎精不足,所以心浮氣躁,老愛出門,其實就是有點輕浮。
胖的主要問題就是濕,哪來那麽多的濕?這多半是來源於飲酒嗜茶,冰啤酒生化飲料等等,又加上各種生冷瓜果,膏粱厚味甜膩之品,這麽多生冷的東西,下去就傷脾陽,使得水濕無力運化,就只好一直堆在體內。胖人就是這樣胖起來的。除了內生之濕,還伴以種種外生性的濕,冷水,雨雪,環境土濕等等,這些外邪自表傳入,一由經絡入臟腑,一由肺而到脾胃。
說到這裏,我們還需要了解些中醫的基本原理,冬天寒冷,血循環往裏走,所以內臟是熱的,但體表不能太熱,不然就散熱太快了。所以,冬天要穿得很厚,把體表溫度盡量保持在20度,不然,與內臟溫差太大,內臟裏寶貴的熱能就只好跑出來照顧體表以維持循環了。因為血循環只集中在內臟,所以,冬天補腎最為當令,又因腎經本就在身體的最內側,很容易就補到了。
夏天一到,體表必須熱,熱到38度,才能更好地使血只在體表走,這時,因內裏阻力小,心臟的負擔也小,血流暢達,所以,心臟的問題最好在夏天抓緊治。近似的道理,春天治肝、肺也是最好的季節。中醫五行、五色、五味、五果、五榖、五畜配五臟、五季(夏天後秋天前有一個長夏),只要去深思,在在都有其道理在。
每年七八月份叫長夏,此時濕氣當令,人體中的脾與之相應。濕在中醫裏又叫“陰邪”,而脾為至陰之臟,喜燥惡濕,所以脾氣在七八月的時候最旺盛。如果長夏濕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長夏還熱著哩,胖人怕熱,繼續以生冷冰凍之物消熱,更加重了脾陽傷損。脾陽損,則濕邪更易入侵。這就又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人胖,減肥的思路就已很明顯了,一是堅決不能吃生冷冰凍之物,二是趕緊多吃驅寒溫暖的食物,或以艾灸或發汗的方式提升脾胃之陽,太陽一出,體內的濕氣就自然化開了。
胖人胖的就是水濕,脾陽能化,就不會有那麽多水儲留在體內了。
苡米紅豆湯,一生的早餐
出汗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傷寒論》的第一方就是辛溫發汗的麻黃湯,整本書都在講汗與不汗,清代程鐘齡總結治病八法:汗、吐、下、和、溫、清、消、補,汗即排在首位。
對胖人來說,發汗就是一種祛濕。發汗要暢快,就要把毛孔都打開,保持通道不被淤堵。但由於胖人怕熱,總是待在空調房裏,在陣陣冷風中,毛孔收縮,體內的汗液就只好一直瘀積體內。夏天本是該把汗出出來,以清潔通道的,但全都積存在體內,冬天本不該出汗了,胖人又猛著勁地出汗,讓寶貴的陽氣外越,體內精氣越來越少。正氣與邪氣一衰一增,胖人的陽氣更加虛衰,抵禦病邪的能力也就越來越差了。
中醫的化濕方子都走的芳香、化濕、解表的路子,三仁湯、藿香正氣水等藥,都有不錯的療效。但這並不是對什麽人都適用,因為它畢竟是藥,要用的對癥才行,所以,現在就用流傳最廣的苡米紅豆湯,既可當飯吃,又有祛濕扶陽之功。
苡米又叫薏苡仁,治脾濕,利腸胃,消水腫,健脾胃,去痹,紅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的功效,兩者加在一起,祛濕效果很不錯。
針對個人情況,也可以此為基礎加減,憂思傷脾就加點桂圓;腹瀉加點南瓜;食欲不振或肺不好就加點山藥;祛痘或紅疹子加百合和蓮子;驅寒加點生姜;感冒加紅糖;咳嗽加生梨去皮;有腳氣加點黃豆;補腎加點黑豆。需要註意的是,黃豆和黑豆比苡米紅小豆更難熟,所以,要麽先煮,要麽就先泡再煮。
註意事項是,糖尿病或皮膚病患者,不能再加南瓜,以免引起皮膚潰爛。
自己學會治感冒
多吃苡米紅豆湯,調整的是身體裏的“水氣”,水是水濕,氣是氣機。水氣調好,身體就會處於健康狀況。如果能從這裏收獲信心,就可以乘勝出擊,自己學著給自己治感冒。
感冒最初都是有癥狀的,由輕而重地發展,一開始,如果是體表發冷,一定要註意,因為此時的病邪還很淺,所以多喝熱水都是有用的,因為你的身體還有抵抗能力,用熱水,或是生姜水,只要是能給身體刺激一下,激發出它自己的機能就可以了。等到病邪逐漸深入,循著六經的層次步步傳導,身體的抵抗能力就會越來越弱,到需要用藥物去清裏熱就不好治了。
當然,也可以用蘇葉(也叫紫蘇葉)泡開水,效果也很好。《本草化義》中說紫蘇葉:“為發生之物,辛溫能散,氣薄能通,味薄發泄,專解肌發表,療傷風傷寒……凡屬表癥,放邪氣出路之要藥也。”最初感冒時用蘇葉三五克泡幾分鐘喝下去,只要感覺自己能發熱或是微微出汗,這就說明蘇葉刺激出了我們的氣血,使得它們運行正常,產生了足夠的抵抗力,把外邪給控制住了。
大多數感冒無非就是寒邪,一邊喝蘇葉水,一邊還可以用泡過的蘇葉水加在一盆熱水裏來泡腳,身體暖和起來,氣機就通暢起來了。很多人都喜歡去吃韓國烤肉,正宗的韓式燒烤都會在外邊包一層菜葉,那是什麽葉呢?其實就是蘇葉。朝鮮族地處高寒,這麽多年的生活經驗,他們一定不會忘記要在外邊包裹一層蘇葉,他們當然也知道蘇葉的功效。
感冒不可怕,可怕的是經常感冒,又治不徹底。我們其實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感冒病毒,但為什麽不是每天都感冒呢?因為我們的身體能正常運轉,各項機能都處於防禦外邪的狀態。只有當我們的身體虛了弱了,外邪比防禦系統的力量更大,我們才會感冒。感冒了,我們就知道身體暫時敵不過病毒了,所以,我們要幫它,就是給它熱量,讓氣血在一個較高的溫度狀態下循環起來。感冒時吃西藥就不是這樣的道理,一味地用抗生素來殺死病毒,所以,雖然感冒癥狀輕了,其實自己也損傷了不少。又比如咳嗽吧,這是人體排除寒氣的正常反應,咳著咳著,邪氣就出去了,但你要是一味地用藥,就會傷及人體的正常防衛系統,而寒氣還排不出來。
中醫都不是直接殺死病毒的,它只是用藥物來輔助身體,使其防禦系統能正常工作,最後一定是靠身體自己把病毒給治住的。
好多女性都有陰病
在這個熱衷消費的時代,看美女幾乎是一個最長盛不衰的產業。時尚雜志、化妝養生、旅遊、美食頻道等等的,賣的幾乎都是美女。這當然很好了,人天生就是來看這個世界的,眼睛所見之美會直接地影響心靈,看美女而熱愛美女,這就是一種最大的視善,養成了這種人生的態度和方法,心靈就容易多些溫暖,總就能相信陽光。
這話說起來是很容易的,但對於一個身體不好的人卻怎麽也做不到,比如,形寒肢冷的人,時時惡心反酸的人,頭痛不已的人,脾陽不振的人,中氣不足的人,痛經痙攣的人,經常便秘失眠的人,抑郁苦悶、神經失常的人,她怎麽能相信生活處處都有陽光呢?這些常見病都不是隨便說的,因為它們基本上都是因為身體這個肉體缺了陽氣而造成的。這是具體的病,還有,生活中我們也總是看到,好些美女,冷冰冰的,要麽是死氣沈沈,一臉的陰霾,或者動不動就發無名火,我們總要說,這人好大架子,其實,這些也基本上都是病態,都是陰病,發展下去都可能是實實在在的大病。陰病陰病,治療上主要就是提升陽氣,以陽化陰。
就以女明星為例吧,有些明星不喜歡見人有些又是人來瘋,這是什麽原因呢?沒別的,就是陰病。陰病病人喜歡寒涼,又願意見人,則病在腑;喜歡溫熱,不願意見人,則病在臟。臟腑就是一對陰陽概念,腑屬於陽,陽病則喜歡寒涼;臟屬於陰,陰病則喜歡溫熱,喜歡閉門獨處,厭惡聽到人的聲音,更不用說還要去回答不想回答的問題。所以,我覺得有時明星有明星的難處,最好是要讓經紀人都能作作這些簡單的中醫常識培訓,對於這方面的內容,最有參考價值的書就是《難經》,很薄的一本小冊子。《難經》中引用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也。”對照這句話說得明白些就是,好些女明星先是肝出了問題,肝經火旺,所以動不動就得通過發火發出來,肝當然很難治好,這就影響到了脾,脾氣脾氣,就是脾裏有病了。治療上,就是以調脾胃為主。但女明星大都飲食及睡眠習慣不好,生活沒有規律,還加上偏食等習慣,治起來的確很麻煩。
補血,同時補氣
女性素體易比男性虛弱,脾胃、腎也先天的不如男性,所以容易淤堵而致水腫,苡米紅豆湯可以當每天的早餐。但光能祛濕還不行,根本上女性更要補氣、補血。
這是為女性的生理特征所決定的,月經、生育等都要大量耗血,所以女人基本都有血虧。
中醫講陰陽,陰為物質,陽為功能,對應過來就是血為陰,氣為陽,血要靠氣來推動,女性的氣也是多有不足,力量不夠,所以才容易淤住。所以,補血的同時要補氣。
補氣貴在堅持,五榖生氣,因為五榖都是種子,都有生發之力,都能補氣。但補法上有講究,因為要是不管什麽五榖雜糧豆子都一鍋煮,不但不易消化,還很容易脹氣。我們都知道有名的喜薩包子,都是要把豆子蒸得稀爛,這就是一個提示,說明老祖宗證明過了,必須要這麽吃。我自己的做法是每天晚上用紅豆、黃豆、黑豆、豇豆、蓮子、百合等泡上,早上現磨了豆漿,沖泡麥片。我使用這個方法,是因為我自己琢磨五色入五臟的道理,一直堅持到現在,我覺得效果不錯。
這是補氣,氣有了就有了推動力,然後是補血,常用的是紅棗,在我加減而成的桂枝湯裏,幾乎每天都少不了紅棗和生姜,除此之外,就是各種海產品,最好的當然是海參和鮑魚。我看清朝大醫吳鞠通的書很有啟發,他遇著好些女病人,看完病後,都囑咐每天再加一條小鮑魚,當然,那時的鮑魚估計很便宜。一般情況下,我隔上一段時間還會用當歸燉雞,或是用一條大鯉魚熬湯,這兩樣也是不錯的補血方法。
艾灸,自古即為扶陽大法
關於艾灸,有一個著名的故事,說的是南宋年間,軍人王超退役後做了江洋大盜,老年時有次犯案了,被判了死刑,臨刑前,監官奇怪他這麽高的年齡,身體還如此之棒,就請問有什麽養生秘術。王超就將自己年輕時他師父授他的一個秘術供了出來,叫“黃白住世之法”,也就是每年的夏秋之交,在小腹部的關元穴,灸上一千柱,臍下總是像一團火那樣溫暖。每年如此,所以身體一直保持著青壯年的水準,冬不怕冷,夏不畏熱,更神奇的是,就是幾日不吃飯也不覺得餓。刑官於是在處死王超後將他的腹部剖開,果然看見一塊非肉非骨之物,凝然如石,這就是長期施灸用艾火灸出來的。這也就是木成炭、火成磚的道理。
就在宋代時,一位著名醫家竇材,托名扁鵲再生寫了一部《扁鵲心書》,重點倡導的就是扶陽。而扶陽大法,竇材首推灼艾,其下是丹藥以及附子。
灸主要是利用艾絨的通竄力,給身體裏引入熱氣,刺激經絡腧穴,打通經脈,調節臟腑,增強新陳代謝。艾條灸、艾絨灸都可以用,常用的方法是隔姜灸、隔鹽灸、隔附子餅灸等,但最主要的就是艾草灸,艾草,《神農本草經》記載其有溫陽、暖宮、除濕、通筋活血的功效。《本草從新》中說得更具體:“艾葉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還寒溫,暖子宮……以之灸療,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草幾乎南北方都有,隨處都可采取,在南方用作藥時稱為陳艾,意思就是放得越陳,效果越好。
灸的作用其實是很強的,很多時候,在中醫看來它是不可替代的。
女性體寒,最好都要學會艾灸
女性的很多病都可以通過艾灸來治療,沒病時艾灸也是極其重要的保健養生方法,自古就是如此。
夏秋之季,我幾乎每周都要艾灸關元穴三次,將艾柱點燃,對準關元穴熏灸,使局部有溫熱感,灸至局部皮膚紅暈為止。關元在下腹部,身體的正中線上,臍下3寸的位置。對女性來說,這個穴位主要是蓄血之用,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與任脈交會於此,艾灸之下,凡所過經脈之病,都會有改善。
女性尤需要註意灸關元穴,因為女性為陰,腹部為中央脾土,先天的陽氣不足,什麽脾胃功能、消化功能、肝氣不舒、血液瘀滯、肚腹冷痛、痛經等問題都是常見毛病,灸關元則可以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壯一身之元氣。
人體的很多重要穴位都在肚臍以下,神闕、關元、氣海,腿上則有足三裏、三陰交,肚臍名神闕,臍帶被剪斷後,人的先天神明就缺失了,所以名為神闕。此穴也很重要,灸時可在肚臍裏放鹽,或覆蓋上姜片,也有放附子餅的。
下腹病主要從三陰交和足三裏這兩個穴位去治,三陰交在小腿內踝上三寸,為肝經、腎經和脾經三條陰經的交匯之所。艾灸此穴有從陰引陽之意,陰陽平衡嘛,從陰處把陽引進來,使其平衡,一旦平衡,女性常有的腰膝酸軟、白帶增多、月經不調,都可以得到治療。足三裏在膝蓋下緣一橫指的地方,此為養生第一大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多氣多血,灸這個穴位可以增加胃腸蠕動,強壯脾胃。
這說的都是人身幾大重要的、經常用到的穴位。順便說說有關穴位的順口溜: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裏留、腰背委中求、心胸內關應、酸痛取阿是。也就是說,頭頂和頸項的問題可以通過針刺列缺穴治,顏面上的病就找合谷穴,腹部的病就針刺足三裏,腰背問題在委中穴去針刺,任何部位的痛點為阿是穴。位置上,列缺穴在兩手虎口相卡住,在上的食指所按到的地方,有如一個縫隙,古人認為它是天地陰陽的交界。合谷穴在大拇指橫紋卡住虎口時往下按到的地方,委中在膝關節的膝窩裏邊。
有一定的艾灸實踐後,你就對人身的穴位有些切身的感受,為什麽會有穴位,每個穴位都有什麽作用,哪幾個穴位組合起來是治什麽的,裏邊的道理很多,但都要自己去實踐,慢慢總結。
我自己每晚睡覺前,都會將雙手搓熱,把手掌的勞宮穴對準關元,意守此處,慢慢地入睡。這是道家養生的一個秘法。你只需要知道勞宮是心包經的大穴,屬火,關元是小腸經的募穴,小腸經也屬火,心經與小腸經的火加在一起,溫補任脈之陰,這就叫水火既濟。同樣的道理,你也可以把雙手搓熱,以勞宮穴對著腳底湧泉穴摩擦,或是對著後背的腎俞穴及命門摩擦。
脾胃:一個美麗的圓圈
一個臟器有問題,就會影響到其他臟器,這些臟器之間的關系到底怎麽去理解,怎麽才能容易記住呢?看看清朝大醫黃元禦的說法,既十分有趣,也非常好理解。
黃元禦講了一個圓圈的故事,他在給一個病人談論病情的時候,是這麽說的,我們人體的五臟六腑,從最上的肺,一直到最下邊的腎,既有上下,也有左右排列。它們的運行,所引導的氣機是怎麽運動的呢?從下往上看,最下為腎,腎屬水,水之德嘛,甘居下流。但這個水裏,又有火寓於其中,這就是腎陽寓於腎陰之中。一般情況下,這個火往上走,去溫暖脾土,溫暖的脾土就把胃消化吸收過的營養繼續向上輸布,有一部分就到了肺,與肺吸入的清氣結合後向全身輸送。
在中醫的概念裏,這個脾臟的氣機,是從左邊升的,肝隨脾走,也是從左邊升(不要去管西醫解剖學的肝居右),脾和肝氣上升到心和肺的位置,也就是最高了,肝木生心火,本也想往上走,但被主沈降的肺氣往下帶,於是,肺氣下降,同時,胃氣也是必須要往下走的(否則就是胃氣上逆、呃逆,口臭),胃氣降,連帶著膽氣也下降,而且是從右邊下降。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圓,因脾左升,帶動肝氣和腎水左升,胃氣右降,帶動了膽氣和心火右降。其中心就是脾胃,一陰一陽。只有脾能帶著清陽上升,胃氣才能帶著濁陰下降,不然,要麽就是便秘,要麽就是胃氣上逆。所以,脾胃才是關鍵,李東垣的《脾胃論》才會形成一個中醫的重要流派。脾胃就這麽重要,把脾胃調好了,一切都就可以正常地圍繞著它們轉起來了。
這個理論一說就懂,後來民國時的彭承祖就是根據這個寫成了《圓運動的古中醫學》,李可老中醫就是據此認為彭承祖簡直是仲景再世,評價高得不行了。我反覆讀了三遍這本書,的確受益,中醫千頭萬緒,四萬八千法門,就看你從哪裏進入,就從這個圓進入吧,那麽好,有病,那就是這個圓不圓了,那就用些藥,分清了這些藥的升降沈浮、性味歸經,就利用它們的氣去撥動一下、幫助一下,該升的就升一點,該降的就降一些,圓重新圓起來就對了。
開胃健脾八珍膏
脾胃是人體的關鍵,後天之本。脾升胃降,脾在前,脾的特點就是“喜暖而惡寒”,必須要把它弄得熱熱的,才升得起來,否則,就冷住了,淤堵在那裏了。
所以,中醫看重脾胃,“劉太醫”盡管是假的,但他的書還是有市場,因為他書裏講的“開胃湯”是真的,他的“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是沒錯的。
中醫重視開胃健脾,就是想把人體的氣機調暢,使其處於一個圓運動的狀態,最有名的補法就是八珍糕,這也是慈禧最愛的一款養身補品:黨參30克、白術60克、茯苓60克、山藥60克、白扁豆60克、苡米60克、芡實30克、蓮子肉60克、生山楂30克、炒麥芽30克。把這些藥或食材研成末,每次用水熬糊,不斷地攪拌,或者是用粳米面、糯米面等量混合藥末,加白糖蒸成糕點。每天分兩次各吃一小勺,慢慢地脾胃就養起來了。 中醫把人的體質一共分為9種,現在幾乎有接近70%的人都屬於不健康的體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亞健康”狀態,只有30%的人是接近於平和體質的。而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沒有幾個不是脾虛畏寒的,這是由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決定的,是由這個時代的壓力、節奏決定了的,所以,幾乎都可以試試八珍膏,從開胃健脾的角度來自我調整身體。
總有一種外治法適合你
2005年,我從成都回到北京後,經易經大師米鴻賓先生的介紹,認識了現在的師父,北京趙文忠自然醫學研究院的主人,一位精於各種外治方法的自然醫學大師。從此,我對中醫的理解開始有了新的體認,畢竟,開方子配藥那一套學問太大了,大得沒邊,我雖然也給自己和身邊的親人開些方子,但沒有經過長年的跟師號脈,總擔心辨證臨證上出現疏漏。
師父說,人體上的每一個斑點、痛點,都對應著身體裏的變化,氣血的變化,內臟的變化,臉上、耳廓、手部,幾乎每一個地方只要生出原來所沒有的斑點、結節、瘡癤、腫塊,當然也包括疹子、痘點,都是身體的氣血出了問題,是內臟有了變異的反應。這是身體的善意提醒,是一種預警機制,多少萬年的進化,身體的聰明程度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所以,出現了這些外部情況,我們首先就要感謝自己的身體,感謝它的提醒,這應是我們對待疾病的基本態度。然後再去看外部變化到底對應的是身體的什麽問題。師父常常給我說,一個病,你至少要想出多種辦法來治療一個病,兩種不行,就三種,直到數十種方法。師父的研究院裏幾乎每天都有很多高人,有意思的是,除了正經的醫生,比如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的傳人施小墨,還有很多都是從外行進入中醫的,他們幾乎個個都身懷絕技。
師父的學問重點在於人體的神經疼痛,比如怎麽控制和改變人體的痛感,如分娩疼痛治療儀,可以讓女性分娩的痛苦減到最低,因為人體一般最痛的是牙疼,但也不過四五級,但分娩的疼痛可以達到12級,幾乎可以說痛不欲生。師父的另一個方向在治療各種肝病,他認為肝淤為百病之源,所以發明了一種通過食物自然排除肝毒的方法,幾乎可以從每個人的肝裏排出好幾十顆大大小小的、軟硬不等的結石。好多病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得到治愈或改善。由於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肝清潔了,因為肝毒而在臉部引起的斑點就自然消失了,肝對血液的清潔功能也就恢覆了,整個人也就因此恢覆了健康。
在師父處學習,我得到的最大的感悟就是,自然醫學療法才是時間短、見效快的神奇療法,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對女性太適用了,你不是肝裏有結石嗎?那就給你排出來,“見肝之病,當先實脾”,脾裏的瘀滯太多了,那也給你排出來。乳房有包塊嗎?熏洗熨擦,“總有一款適合你”,師父的治療法,不但用來熏蒸的器械很特別,而且根據不同的人,他還給配上不同的藥包,敷在病變位置。一般是在身體的上半部分用這種熏蒸法,下半部分主要是靠泡腳,就這麽個簡單的泡腳療法,根據不同的病人,添加不同的藥物,從下往上治。慢慢地,我就明白了,師父的治療都要通過“熱”來進行,我們老聽什麽什麽吃進去促進血液循環,可問題是你體內沒有足夠的熱去推動,於是,我給他講我所知道的養陽的理論,師父總是微笑著回應:“保暖,保暖。”
外治法能解決問題的,就絕不內治
師父最喜歡的診斷方式之一是捏人的耳朵,我問這是為什麽?直到我問了三次,師父才若有所思地告訴我:有一次我去拜訪一位高人,這人治腎結石病就是捏耳朵,每人捏幾分鐘,說:“好了。你走吧。”師父為直到今天也沒琢磨透裏邊的玄機而懊惱不已。
這就是師父,琢磨不透的,就一直要琢磨著。我知道他的好些個手法,是跟京城有名的“羅有名”老太太處學來的,堪稱神奇。
師父教了我很多種外治法,只要是外治能解決問題的,他就絕不用內治。
我漸漸迷上了自然醫學療法和種種外治法,特別是對外治法,情有獨鐘。所謂外治療法,有很多種,砭、針、艾灸、拔罐、推拿、拉筋、正骨、放血、刀療、軟鞭、撞墻、點穴、正骨、捏脊、耳穴、手穴、梅花針、足部按摩、藥物貼敷、熏蒸、藥浴、藥酒、藥枕、梳頭、塞鼻、灌腸、吹耳、拍擊、點壓、熱敷、冷敷,此外,類似音樂療法、五禽戲、八段錦、太極拳、易筋經等等的也都算是外治法。
於是我開始集中研究和試驗能順手就使用的外治法。這些方法當然不用全會,只撿幾樣順手的,學會常用,就能舉一反三、甚至反五,因為這都可以歸屬於民間療法,是屬於一看就會,但要用心揣摩才能做好的範疇。當然,有些方法要涉及到穴位、痛點等常識,需要更專業些的書籍以及師父來引進門。
我反覆地試驗熏蒸和泡腳、艾灸、梳頭、捏脊,做這些事情也會上癮,因為有些其實是很好玩的,像艾灸的艾香,過一段兒不聞就不舒服;又如捏脊,今天讓人把這兒捏好了,明天又一個電話給誰讓捏什麽什麽地兒,都很好玩兒,或者說梳頭吧,我買了各種各樣的梳子,比較著來梳頭,牛角的就像是砭,可以刮刺頭頂經絡,按壓穴位,黃楊木的,就好像能把體內的氣通過梳過的頭發順出來那般的順暢。砭石的梳子,在我最疲勞的時候常愛在頭上反覆梳,這樣疲勞就減輕了。還有,梳子可不僅只用來梳頭,它可以梳一切地方,不信,你梳梳眼睛,梳梳乳房,那種感覺很舒服。因為梳是一種方法嘛,梳理梳理,你當然也可以梳你的手背,從指尖手掌全梳,每一個地方的輕重都不一樣,你是在找你的感覺,找到你能通氣的那種感覺了,那麽,當你用一套程序梳到某一個指頭尖兒,力度也剛剛好,你再便秘,也可能立即就想上廁所了。
外治的方法都很實用,它包含了無窮無盡的民間智慧在裏邊,所以,你在使用的時候,也可以把你的智慧加進來,一把梳子都可以創造性地使用出多種效果,更不用說別的還有那麽多種辦法。
脾胃虛弱是中醫的概念,通俗的說就是脾胃功能不足,脾胃之受納、腐熟、轉輸、運化等功能失調,影響水榖的消化吸收。導致脾胃虛弱的常見原因有:1.飲食因素。飲食不節制、嗜食辛辣刺激食物、飲食沒有規律都會損傷脾胃。2.情感因素。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欲下降、腹部脹滿、噯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3.生活起居因素。在春秋氣候變化無常時,或者久居寒冷潮濕之地,也會影響脾胃功能。脾胃虛弱患者,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調養:
一、 適當服用藥物。
中醫脾胃虛弱主要分三型:脾胃氣虛、脾陽虛、胃陰虛。1、脾胃氣虛癥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大便溏瀉,面色萎黃,對於脾胃氣虛者可服用參苓白術散和香砂養胃丸。2、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對於脾陽虛可用附子理中丸。3、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幹、容易饑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對於胃陰虛可服用參梅養胃顆粒。
二、 註意飲食調養。
合理的膳食結構是健康的基礎、“保胃”的前提。那麽脾胃虛弱的病人如何調養呢?1、飲食調養基本原則。 飲食應有規律,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平時多吃易消化食物,如稀飯,粥等;少吃有刺激性和難於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幹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2、常見健脾養胃的食物。①粳米 性平,味甘,有補脾益氣之功。《食鑒本草》即有記載:“粳米,皆能補脾,益五臟,壯氣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為第一。②薏苡仁 俗稱苡仁米、六榖米。有補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時珍說它“能健脾益胃”。《本草經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補脾”的記載。③白扁豆 性平,味甘,能補脾胃虛弱。《本草綱目》中說:“白扁豆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榖也。止泄瀉,暖脾胃。” 對於脾虛嘔逆,食少久泄、小兒脾虛疳積、婦女脾虛帶下者,最宜食之。④大棗 性溫,味甘,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 明?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溏、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3、簡便實用的藥膳。①胡蘿卜大米粥 大米100克,胡蘿卜50克,大米煮成粥後加入胡蘿卜煮熟爛後食之,有健脾溫胃的功效。②糯米小麥粥 糯米50克,小麥仁60克,煮成粥後加糖適量,調味服用。有健脾益中氣之功效。③芡實茯苓粥 芡實15克,茯苓10克,大米適量。前兩味入鍋,加水適量,煮成軟爛,再加入大米適量,繼續煮爛成粥,分頓服。有健脾除濕、澀腸止瀉之功效。
三、 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
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並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 1、腳趾按摩。每天順時針按摩腳趾肚40~80次,重點是第二個腳趾,對緩解胃痛、養胃都很好。 2、每天上床後,雙手搓熱,將熱掌心(勞宮穴)貼在胃和肚臍上,熱度稍減,再順時針摩30~40次。3、腹部按摩:早晨起床或晚上睡覺前,仰臥床上(天氣冷時可在被窩內進行),雙手掌重疊,置於肚臍部位,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60次或至腹部覺熱為止。結束後,再用手指點按足三裏穴(膝關節外側膝眼下3寸兩骨間)。
四、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
積極向上、輕松樂觀的情緒可以使人體陰陽平衡、氣血暢通、神志清楚,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或促使疾病痊愈。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當人的精神愉快時,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指揮作用加強,人體內進行正常的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調整,保持著旺盛的新陳代謝。
如果你能堅持做到上面這幾項,那麽恭喜你,你的脾胃功能就會不斷改善,脾胃虛弱也能夠逐漸好轉和痊愈。
多數人可能認為自己的胃只有一點點小毛病,甚至是完全健康的,根本不用多考慮。實際上,現代人由於快節奏的生活以及強大的工作壓力,大部分人的胃都處於亞健康狀態。所以,也許您的胃並不像您認為的那樣健康呢!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消化科主任孫桂華提醒廣大市民在護理腸胃時邀特別註意以下3要點。
要點一:飲食有規律
很多人在飲食上不能控制自己,遇到好吃的就猛吃一頓,不合口味的就餓一頓,這樣就易造成胃的蠕動功能紊亂,進而使胃壁內的神經叢功能亢進,促進胃液的分泌,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胃炎或胃潰瘍。因此,飲食應該定時定量,千萬不要暴飲暴食。
本身患胃病的人應盡量做到定時進餐,每日可定時進食5~6次,進食量少,能減輕胃的負擔,避免胃部過度擴張;進餐次數多,可使胃中經常存有少量食物,以中和胃內過多的胃酸。病情嚴重的人最好食用營養豐富、又易於消化的松軟食品,如面條、米粥、牛奶等,如果有條件,還可多吃點蜂蜜,因為蜂蜜有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潰瘍愈合的功能。
要點二:註意飲食衛生
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咽,使食物在口腔內得到充分的磨切、並與唾液混合,這樣可以減輕胃的負擔,使食物更易於消化。此外,應盡量少吃刺激性食品,更不能飲酒和吸煙。煙酒對胃的危害很大。煙草中的尼古丁對胃的刺激作用,會使胃容物排出延遲,進而引起胃酸分泌增加,造成胃炎、胃潰瘍的病情加重。飲酒,特別是空腹飲酒對胃病患者的損害就更大,因為酒中乙醇對胃粘膜有非常大的刺激作用,胃受到刺激後會出現較強的收縮、擴張等運動,這極容易造成胃出血或胃潰瘍部位的穿孔,以致出現生命危險。
要點三:保持精神愉快
胃是否健康與精神因素有很大關系。過度的精神刺激,如長期緊張、恐懼、悲傷、憂郁等都會引起大腦皮層的功能失調,促進迷走神經功能紊亂,導致胃壁血管痙攣性收縮,進而誘發胃炎、胃潰瘍。因此,平時要精神愉快、性格開朗、意志堅強,並善於從困境中解脫自己。
相關鏈接
美味巧食呵護腸胃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各種飲食、水榖,都必須經過脾胃的消化、吸收,才能對人體產生益處。而腸胃病不是一天產生,而是長期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為此治療腸胃病也要從飲食入手。中華藥膳是中醫學的一部分,藥食同源成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我們提供一些食療方法,給讀者有益的幫助。
靚湯護胃
1.板栗燉母雞
原料:板栗500克,柴母雞1只(農村散養)約1000克重,料酒3匙,姜3片,水1500毫升,鹽適量。
制法:先將母雞宰殺,去毛,剖腹去腸、內雜,剪去爪尖,洗凈,切成塊待用。
再將板栗洗凈,切口,放入開水鍋中煮2分鐘,口裂體漲為宜,剝去皮殼。
最後在鍋內裝入雞塊、栗子、姜片、料酒、水煮開,改用溫火燉2小時,雞肉爛後加食鹽適量即可。
功效:母雞肉與栗子合用,助其健脾益腎之功。慢性腸胃炎患者和腎虧尿頻、腰腿無力者均可食用,療效顯著。
2.桂圓松子仁湯
原料:桂圓40克,松子仁20克,白糖適量。
制法:將桂圓去殼後洗凈,松子仁洗凈,兩者共入鍋中,加水適量,用中火燒開,改用溫火煮10分鐘,加白糖,過約10秒鐘關火即成。
功效:桂圓肉能補脾益胃、養血安神、益心補氣。松子仁能滋陰、熄風、潤肺。兩者共食,更能起到養胃滋補的作用。?
護胃粥方
愛喝粥的朋友,有沒有想過不同方法煲出的粥,不僅有不同的味道,而且還能幫助我們呵護好腸胃呢!來吧,跟著我們本期的貼士煲出新意思的靚粥!
1.香菇粥
配方:小米50克、香菇50克。
制作:先煮小米粥,取其湯液,再與香菇同煮。
每日服3次,持續服用有效。
功效:大益胃氣。適用於氣虛食少,有開胃肋食用。
2.豬脾粥
配方:豬脾、豬胃各1具、粳米100克
制作:將豬脾、豬胃洗凈切細,與米同煮為粥
功效:健腹益氣。適用於脾胃氣虛、不下食、米榖不化。
覺得沒睡夠、容易犯困、口幹舌燥、經期前後會有低血糖反應說明氣血兩虛,脾胃是後天之本,首先要調理脾胃。
1.忌掉所有寒涼,寒涼屬性的食物和生冷的食物都不要吃。多吃補血,補腎的食物。像早餐可以吃各種熬的很爛的粥,像用白果,核桃,花生,紅棗等熬的很爛的粥,但是不能是小米粥,因為小米是性涼的。可以是黑米粥,黑米先泡一天,然後熬爛,打碎,放入冰箱,吃的時候直接加上雞蛋和固元膏熬爛吃就可以了。中午和晚上吃葷素搭配,肉類可以是豬肉,牛肉,雞肉,羊肉(夏天可以吃鴨肉)等,蔬菜吃當季的。晚上吃的清淡一些。平時多吃點熬的很爛的肉湯,骨頭湯,骨髓湯,等,每個星期吃上2次的紅燒鱔魚,3次的白灼海蝦等,葷素搭配,多吃綠葉蔬菜,食物可以打碎了吃,減輕腸胃負擔,快速補血。每天早晨空腹的時候吃上一碗生姜紅棗水沖雞蛋茸,可以暖胃腸,修覆受傷的胃黏膜。
2.每天晚上堅持用桶泡腳,泡到身體微微出汗,邊泡腳,邊按摩耳朵,梳梳頭發,可以暖腎,固腎,疏通頭面部的經絡。然後趁熱用手輕輕的拍打頸肩部,躺好後用手輕輕的撫摸腹部,先順時針20下,再逆時針20下。
3.每天推腋下左右各30下,疏肝理氣,降虛火。堅持每天背部撞墻,疏通全身經絡。
------
杏仁10克,薏苡仁24克,白蔻仁7克,厚朴10克,白通草9克,滑石12克,半夏9克,黄芩6克,柴胡5克,菟丝子15克,竹叶5克,炒车前子12克(另包),甘草3克。
这里头,用到了古方三仁汤的化裁。三仁汤,是出自《温病条辨》的古方子。它的基本组成,就是杏仁、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薏苡仁、半夏。这里头,唱主角的,就是杏仁、白蔻仁、薏苡仁,这有三个“仁”,故而叫三仁汤。此方是专门用于通畅三焦、清利湿热、宣畅人体气机的。其中,杏仁入上焦心肺,白蔻仁入中焦脾胃,薏苡仁入下焦利水。杏仁开肺气以利一身气化。白蔻仁健脾行气化湿,以开脾湿运化之中枢。薏苡仁利水,以开水湿排泄的通道。这样一来,一身之痰湿就有了化散的动力。在这个基础上,用半夏健脾燥湿理气,用厚朴行气除满,用竹叶、白通草和滑石利尿清湿热,问题就解决得差不多了。
医案里头,就是在三仁汤的基础上,加入柴胡疏肝调气,以菟丝子来温阳益肾,用车前子辅助利水祛痰,用黄芩和后来加入的黄连来清热。这就是基本意图。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