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國一個鄉村的田野裡,一位貧困的農民正在勞作。忽然,他聽到遠處傳來了呼救的聲音,原來,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農民不假思索,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救人。孩子得救了。
後來,大家才知道,這個獲救的孩子是一個貴族公子。
幾天後,老貴族親自帶著禮物登門感謝,農民卻拒絕了這份厚禮。
在他看來,當時救人只是出於自己的良心,自己並不能因為對方出身高貴就貪戀別人的財物。
故事到這兒並沒有結束。
老貴族因為敬佩農民的善良與高尚,感念他的恩德,於是,決定資助農民的兒子到倫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農民接受了這份饋贈,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來的夢想。
農民很快樂,因為他的兒子終於有了走進外面世界、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老貴族也很快樂,因為他終於為自己的恩人完成了夢想。
多年後,農民的兒子從倫敦聖瑪麗醫學院畢業了,他品學兼優,後來被英國皇家授勳封爵,並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他就是亞歷山大•弗萊明,青黴素的發明者。
那名貴族公子也長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患上了嚴重的肺炎,但幸運的是,依靠青黴素,他很快就痊癒了。
這名貴族公子就是英國首相邱吉爾。
農民與貴族,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援手,卻為他們自己的後代甚至國家播下了善種。
人的一生往往會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有時候,我們幫助別人或感恩別人,卻可能冥冥之中有輪廻。
原來,善意可以如此美妙 ...
原來,善意可以如此接力般地傳遞 ...
這就叫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傳播正能量,擁有正思維!
這故事實在動人,敘述一遍給大家聽:話說在邱吉爾還小的時候,佛萊明的父親(簡稱佛父)將被困在沼澤裡的邱吉爾救起,為了報答恩情,邱吉爾的爸爸答應培養佛萊明、給予最好的教育。最後佛萊明也成就過人,發現盤尼西林造福世人;無巧不成書,後來邱吉爾罹患肺炎,治癒邱吉爾的良藥,就是佛萊明發現的盤尼西林。
如果真有這麼巧的事,一定會是一段佳話美談。但很遺憾,我們得告訴各位,這故事其實是虛構情節。
根據國外闢謠網站Snopes.com的報告指出,這謠言早在1999年就已經出現;不僅如此,網路上也有「解救馬車版」及「溺水抽筋版」的文章流傳著,但主角不外乎還是佛萊明及邱吉爾這兩對父子檔,而中文的「沼澤版」則是三個裡面,較廣為流傳的版本。
但不管是哪一個版本,答案都是一樣的,佛萊明的爸爸並未救過邱吉爾一命,當然也沒有後來佛萊明的養成教育。在Snopes.com以及《科學周刊》的佛萊明生平報導,都沒有提到與邱吉爾父子「邂逅」的這段過去。
事實上佛萊明在他13歲的那年,離開故鄉蘇格蘭,到倫敦投靠當醫生的大哥,在倫敦念了兩年工藝學院,接著到一間船運公司上班。
但佛萊明確實有到倫敦大學聖瑪麗學院求學,不過提供學費的「金主」另有其人。1901年,佛萊明的舅舅去世,在佛萊明醫生哥哥的鼓勵之下,佛萊明決定利用舅舅留下的遺產就學。當然,邱吉爾跟佛萊明依然是八竿子打不著,真正給予學費援助的人絕非老邱吉爾(或邱吉爾)。
參見: 科學週刊 2005/5 389期 > 佛萊明—青黴素的發現者(PDF格式,裡面是佛萊明生平介紹,內容像在看故事書,很好閱讀)
↓發現盤尼西林(青黴素)的學者佛萊明(Alexander Fleming),個性沉默內向。
佛萊明求學經歷被錯置,邱吉爾的肺炎總該是真的了吧?沒錯,邱吉爾確實得過相當嚴重的肺炎,但還是跟佛萊明、盤尼西林沒有關聯。
依據其個人傳記記載, 1943年12月邱吉爾在突尼斯突然發高燒,爾後醫師診斷為肺炎;但治療方式是使用磺胺劑(sulphonamides)及毛地黃(digitalis),而不是佛萊明發現的盤尼西林。
參見: 邱吉爾中心網站 > Sir Alexander Fleming Twice Saved Churchill's Life
查到這裡,這個「因緣果報」的故事,其實是後人杜撰之作。
雖然傳言並非真實,但只能說「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善惡終有報」,大家還是多多行善,才是真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