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如何消業障,學佛多年為何很多事一直不順---宣化上人開示

宣化上人開示
宣化上人:凡是患上了癌症等嚴重的疾病,都是有業障鬼在作怪!

甚至蚊子咬你一口,蜜蜂螯你一下,還有其他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果互為經緯。

凡是惡疾,如瘧疾、癌症等,都有鬼在後面支配著,令人體內五臟錯位,四大不調,都是業障鬼在作怪。

因為人夙世有業障,時間到了,鬼就來討債。也因為這個人的陽氣不足,陰盛陽衰,所以鬼就能得其便。

你若能常常無煩惱,智慧現前,鬼也無隙可乘;一旦生了慾念、無明,鬼便容易鑽進來。

以此類推,八萬四千種病,都有前因後果。

甚至蚊子咬你一口,蜜蜂螯你一下,還有其他所遭遇的一切,都是因果互為經緯。人若明白這個道理,那一點錯事也不敢做,一做錯就要受報應。

尤其是修六度萬行,更要腳踏實地,絲毫不能行虛偽,所謂「因地不真,果招紆曲。」

到果地的時候,就有很多麻煩。所以諸位要「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不能有少許放逸的行為。

大家要隨時隨地提高警覺,不去害人,只去利益人,那什麼毛病也不會發生,鬼也找不著你。

說到鬼,昨天有一個「開悟」鬼從 SanJose(聖荷西)來找我。這個鬼以為自己開悟了,她丈夫也以為她開悟。



她說:「人不需要修行,也不需要持戒。」其實她的目的是來找我鬥法。這個人一九八O年在新加坡居士林曾經皈依我。

她來了美國數年,學會了打坐,就說自己已開了悟。她一進來便向我叩頭,但不準許她的丈夫和孩子看,唯獨她一個人向我叩頭。起初沒什麼事,等到叩了三次頭,繼續叩下去時,她就開始哭!愈哭愈大聲。

我問她:「你哭什麼?」她答:「我不知道,不是我哭,是另外有一個人在哭。」

我問:「誰教你叩頭的?」答:「是我自己要叩的。」

我說:「你在耍什麼把戲?」她答:「不知道!總之,不要修,不要學,不要持戒。」

我說:「你是南洋大學的畢業生,你是不是不讀書就畢業的?」答:「不是!」

「修道亦復如是,你連門尚未進來,若不修行,云何得道?你是不是不讀書就認字?」

這回把她的鬼也說得老實了。這是六欲天一個「自然」鬼,本欲與我鬥法,但來到此地又無法可斗,於是便耍暗招,用軟攻的方法!一邊哭一邊噴毒,可是也不起作用。

後來,我把那個鬼說得理窮智盡,她也老實下來,清醒過來,不再胡鬧了。

一九八五年七月三十日開示

宣化上人

如何消業障、菩提道上一帆風順

我們祭拜祖先時,必須觀想自己引領來受供的祖先及冤親債主一起拜佛、誦經、念咒,並加以施食甘露水及法食,這樣超抜祖先或冤親債主的功德最大,我們要打從心底就懷著一顆與業障或冤親債主和解之心,因此若欲懺悔消業,自己的「誠心」最重要,如果你參加超渡法會,捐錢了事,一點誠心都沒有,那功德是很有限的。

只有發自內心真誠真意的懺悔,才能轉化為殊勝又強大的功德力,才會得佛菩蕯之保佑與加持,而你身邊的業障才會得到最大的功德力,因而超抜解脫苦海,當我們專 心誦念佛號時,這些惡靈就不敢靠近,每次看到夫妻吵架,雙方幾乎都失去了理智,不論是男或女,似乎很容易被對方所講出來的每句話給刺傷或激怒,而且雙方心念中的瞋恨心是越吵越兇,瞋心怒火越大,體內的「嗔毒」在雙方爭吵之中激盪奔流與加溫,最後雙方總覺得頭腦昏昏的可是不知道是什麼力量在牽引著彼此的怒火。

其實這就是「業力」,是夫妻前世相欠債,所以你要冷靜,攝受自己的六根、六識,一心念佛,並起「慈悲」想,

想想雙方都很可憐,都是苦難的眾生,不然如 果你體內五毒並起,瞋毒攻心,就算你施展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也沒用,也可以說,你的前世或今生業障,正透過對方,向你討債,說到我們佛教徒,最好夫妻都 有佛緣,一起共修佛法,否則俗業的障礙是很大的,「俗業」是什麼呢?

俗業是貪、瞋、癡、慢、疑五毒。它使我們流浪生死往無常火宅中墮落。而信仰修持正信的 佛法是生命自覺的開始,更是我們出離生死火海的寶筏,所以俗業之所在即是冤親債主聚集之地,故冤親債主當然不喜歡你修佛法了生死,尤其是夫妻吵起架來雙方都互相怨恨及指責對方之不是,且常失去理智,到了被嗔毒牽著鼻子跑的地步,這時你就要小心,應猛然覺醒念念佛號,心中覺照一下,眼前是你的丈夫(或妻子)在跟你吵架嗎?不是的,其實是你的宿世冤仇,那無形的「冤親債主」在你夫妻身邊,想借刀使力,透過另一方的力量向你報仇,最好你們互相殘殺,兩敗俱傷。

如果你確實感覺自己的業障重,災禍、病痛連連,真的很苦惱,這時該怎麼辦呢?到底有沒有辦法改善呢?有的,而且不僅有,消災、改命的方法還真不少呢?從古至 今改運成功的例子太多太多了,但其關鍵要如理如法,也就是觀念要正確,而且方法要正確,否則問題不僅無法解決,反而還會惹來更大的麻煩呢?

「那我到底該怎麼辦呢?」懺悔!而且要懂得懺悔,努力去做,才能真正消業障,遠離苦難,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我們眼前所發生的一切,都是我們宿世造業所感召的 果報,完全是自作自受,除非自己肯至心懺悔,努力改善,否則誰也救不了我們,但一般人不懂得這些命運苦難的原因。

因此一旦發生災禍,多半是在驚惶失措中到 處求神問卜、祭煞、改運,結果好一點的,遇到了正神幫忙,多少化解了這些災難,於是問題解決之後,仍然我行我素,廣造諸惡業,等到災難又爆發了,再去求神 祭改一番,如此層出不窮,煩不勝煩。

而有些運勢真的「衰」透了的人,不小心找到陰廟(這時代大街小巷特別多)求鬼靈(大力鬼神)以「不當方法」,硬生生把冤親債主給趕走逼跑,表面上問題好像解決了,卻留下無窮的後遺症,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用「大鬼趕小鬼」的方式,萬一你跟這家神壇道宮(邪神)在還願時做得不夠,惹來這些陰神不快,小心你家裡因此就要雞犬不寧了。

至於你的冤親債主,過去世中被你殺害或吞食,心中早對你痛恨入骨,只想找你報仇洩恨,如今好不容易找到你,你不慬不懂得真心懺悔,反而去廟裡請求大力鬼神把牠趕跑,你說這不是業上加業嗎?
------------------------------------------------------------------------------
【解析】
你雖有心想和冤親債主解冤結,卻因不懂得真正懺悔的原理和方法,結果越懺越「悔」!
更有不少人,雖然有此大福報,從民間信仰找到了正信佛法,但同樣是念佛,拜懺、誦經,為什麼有人消業障免難的效果非常好,而有人修得很辛苦,卻效果不彰呢?

因此我們如果真的想解決問題,就要掌握住機會懺悔消業障。那就要站在(冤親債主)的角度去看,真正體諒人家冤親債主心裡那種痛、那種怨,進而想辦法彌補人家。否則冤親債主不領情,不肯善罷甘休,你的懺悔努力當然沒有好結果!

這就是為什麼多人供養了很多錢給寺廟,或者每天修了很多佛法,千辛萬苦的做了那麼多,但其內心並不相應,只是存著花錢消災了事,或者趕快把多少部經拜完,念完的心態,以為這樣就有足夠的功德來迴向,沖銷自己的宿業,殊不知,你在遇到這些麻煩事時,心裡不慬不懂得反省過去的錯誤,反而處處還表現得不耐煩,怨東怨西,拜懺時也只是心存趕快把問題解決掉的敷衍心態,你如此惹來原本對你已經很恨很氣的冤親債主,這時心裡更加不爽,你說你的懺悔會有好結果嗎?

也有人心裡會很納悶:「我都有這個誠心與冤親債主和解了,為什麼牠還不放過我,反而越拜懺,越修佛法,障礙越多了?」

「為什麼我虔誠地懺悔修法這麼久了,問題還沒有解決呢?

你想想看,如果我們的冤親債主們過去被我們砍得到處都是傷,痛苦難耐,這時牠們已經完全喪失理性,一 心一意只想找仇家報仇,你說,就憑我們嘴巴要與牠們和解,牠們身上的劇痛與內心的血海深仇,就能從此一筆勾銷了嗎?當然不可能,面對這些沒有理性的冤親債 主們,我們祗能在牠們將這些宿怨與痛苦回加在我們身上的同時,一邊忍受(此時的苦即是消業了苦),一邊至心悔過,同時勤修佛法,大做功德,仗著佛力與我們的功德力,迴向給牠們,如此宿業才能消得快,災厄、病痛也才能早日化解。

佛教的助念及超渡法事也是很有效的,佛教的大悲水灑淨或甘露水灑淨,再加上米飯、麵食之施食,放燄口等,對於亡靈有直接明顯的功德利益,超渡冤親債主及祖先,最重要的是你真心誠意,如法的施食、灑淨、誦念大乘經典、往生咒、大悲咒,並至心以功德做迴向,在施食時千萬不可用葷食,應以素果、米飯、麵食、餅 乾、糖果,在施食時要儘量觀想手中的食物,漸漸增加,增多到充滿宇宙時空,且滿足一切所需,無量無邊。

從 「佛說法滅盡經」可知,台灣已漸漸如經中所說一樣,確實是女眾在佛法上較用功精進,所以每次法會時,很少看到男信徒呢?

奇怪男人跑到那兒去了呢?現今社會男人都跑去追逐事業賺錢、爭權奪利、官商勾結、投機金錢遊戲,甚至於政治鬥爭,鬥得不亦樂乎。所以佛又在經中說到,末法時代的男人到四十歲就滿頭白髮,不是縱情物慾、酒色情慾,不然就是好勇好鬥、貪功好利,反而女人長壽,活到七、八十歲。

在現今五濁惡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而且人心向惡,瞋恨、 好鬥、貪婪之心充斥這社會,沒錢就去搶,盗殺放火,樣樣都來,來自人間的惡氣,污濁之氣太盛,所以天界眾神都受不了而苦惱不已,反而阿修羅、天魔邪妖因 「法力」大增而轉世人間,同時也造成台灣的附佛外道或混入佛門中的「魔眾比丘、不淨比丘、破戒比丘」特別多,而這些自稱成佛或是某某佛菩薩祖師,羅漢轉世 再來的活佛、師尊,都是如佛所說的造大妄語、破佛戒律,是天魔外道再來,諸位大德,不可不察。

佛陀曾經說過,這些外道邪師或魔眾比丘等,死後將會「如箭射地」一般直墮地獄,連跟著他(她)學佛修行的弟子也厄運難逃。因此就像「維摩詰經菩薩品」中所 說,我們當像「無盡燈」一樣,除了自己覺悟、解脫之外,更應在機緣成熟的情況下,勸告教導他人,讓這些歸正的智慧明燈,能輾轉無盡的照亮更多人黑暗的心靈 世界,令他們能夠覺悟前非而得以脫離這些邪師、邪法。

佛陀於「佛說法滅盡經」中也預言了於五濁惡世時,正信的我佛弟子分為兩大系統,其中就是發揮菩薩救病 濟貧之精神,救濟老弱婦孺孤兒,而另一佛弟子就是推廣正信佛教的「經、教、像」,讓更多的人步入正信佛教,而後建立佛教家庭。

佛陀具有不可思議的能力與出世間智慧,所以佛陀其實並不是如外道神通那般的預言未來惡世中的亂象,佛陀根本就是以佛眼直接觀看幾千年,幾萬年後的世界因果變化情形,而對弟子提出告誡,佛陀也預言,佛所講的這些真語,將會被惡魔的黨羽(附佛外道之邪師、魔眾、破戒比丘)所刻意隱瞞,而佛所告誡弟子的重要經典或訊息,宇宙中黑暗的勢力及魔怨的力量,將會給予諸多障礙。

但雖在現今末法濁世人心,向惡的時代,還是有許多佛陀親弟子會乘原再來人間,擴展釋迦正法及佛法 的「經、教、像」,建立或感召更多的佛教家庭成立,以達淨化人心之大弘願,為什麼諸如「佛說法滅盡經、佛藏經、楞嚴經…」等佛陀專門針對末法佛弟子所說的 經典,很少有人推廣呢?因為大眾如熟讀並了解這些經中,佛所交待、規定的事情,那台灣的廟宇神壇,將有一大半會關門大吉,且廟中信徒將大量流失,而供養的 金錢就減少了,那還得了,所以人的貪婪私心漸起,而封殺這些佛陀千交待萬交待的遺教經典,主要就是深怕自己造業破戒的真面目被公諸於世。

如果你是正信的佛弟子,就應捨棄一切外道邪法,為什麼呢?

主要是天魔於佛住世之時,發了一大魔怨,就是只要未來世佛弟子閱讀修學外道書籍或法門,以及所學所 修雖是佛法,卻摻雜外道思想或教義者,天魔將會來攝受這個先修佛法再接觸外道的人

因此當你閱讀附佛外道邪師或鬼靈假藉仙佛之名來扶鑾降筆所說的,你就會發現他們盗用佛經中的句子,如金剛經、心經、六祖壇經,然後再加上一些儒教的教義,而七百年前從日本興起的附佛新興宗派,就曾借用正信佛教「妙法蓮華經」 的經名,而自創宗派,台灣目前也有人信這些宗派,也有人借達摩血脈論中的「大自在王佛」,然後也可以抄作一個依附在佛教裡面的新興宗派,常舉辦發表會,也 是有禪功、佛功,這些都是屬於佛陀所再三告誡的,修持正信佛法,不可夾雜外道法,否則天魔將會令你修持這些「佛法外道」混雜的教義時感到特別興奮,什麼病都好了,且有些會有感應、神奇,天魔會施點小恩小惠給你,令你誤以為自己開誤了。

佛陀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已經預言得很清楚,末法時代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那麼多,因此佛陀一再告誡我們學佛弟子,學佛修行時,絕對不能太迷,如果你急於求感應, 求神通境界,或者不知懺除業障,積集資糧,而只想快速解脫、開悟,這時你很容易被邪師、鬼魅所攝受與加持。

因此當你身上充滿電能、感應,能夠知道人家心裡 的念頭,預知未來…等,你不僅不必太早高興,反而應該覺悟自己已經被鬼靈加持,攝受很嚴重了,如果再不於佛前痛自懺悔,努力改過,小心死後就會淪為跟那些邪師、鬼魅一國。

當然你在覺悟到自己已深陷在這種充滿險惡之誘惑與陷阱時,也不必太過驚慌與恐懼,因為三寶護法仍隨時在我們身邊護佑,加持著我們,只要你信心堅定,不求感應、不求速成,而保持平常心,老實修行,則必蒙加被,雖然時值末法,但三寶護法的護佑也是很靈驗,只要你老實念佛、修福、修慧,絕對不必 擔心會走偏、會墮落,因此你大可放心。

當你看到末法這些亂象,看到惡人、邪師、魔眾橫行害人無數時,也不能嫉惡如仇、瞋心四起,因為瞋心乃是心中的一種魔毒,正是感應天魔加持的好材料,尤其當你看到破戒比丘的惡行時,更不能對三寶中的僧寶生起瞋念,進而加以責備、毀謗,否則你若因此在修行路上退轉,甚至死後下惡道受苦,那才真是冤枉!這些惡人、 邪師、破戒比丘因為無知造罪,死後將永劫沈淪受劇苦極刑,已經夠可憐,何忍我們還要加以辱罵、吐口水呢?

因此我們更應提起正念,生起悲憫之心,進而更應該 發心老實修行,並將正法廣為弘傳,使更多人因三寶的加持而覺醒改過。

大家想想禪宗自唐朝、宋朝以來成就者還有,但一直到明朝的憨山大師時,就己經找不到如 同六祖惠能大師、臨濟禪師、馬祖道一禪師這樣的禪宗大成就者了。所以憨山大師最後還是由文殊菩薩及彌勒菩薩親自教導,方得成就。

在今世你學佛的過程中,不 論是否出家,你遇到的逆境及障礙太多,首先你四週圍的親人、父母、先生或妻子如無學佛,則會起世俗之心而深怕失去你,故魔怨與障礙便自然產生,天魔正好利用你週圍親人朋友的世俗情懷,貪愛執著,念舊難捨之心,來障礙你學佛之志業,天魔當然希望多人墮落紅塵,便千方百計暗中加持你週圍的親朋好友,使其產生 「私我」之心及難捨貪愛之心。

-----------------------------------------------------------------------------

另一篇善文分享,也是提醒因果和業力的作用:

「生活中,很多人都誤解了菩薩的感應!」

如果你不修行,你拜拜佛沒有問題,可你真地想修行時,也聽大德的開示,但就會出現問題。比如感應的問題。現在許多人在談感應,許多書也記載感應,觀音,地藏的比較多。求子,求事業,求病苦消除,很多。但你真的自己遇到問題時,你會發現,有時候你感應不了,這是什麼問題?

你去看感應錄,尤其是古代的人寫文章,都是精辟簡短,比如求子,他告訴你一些相,放生,念經,建寺來求子。但沒有告訴你內在的運作規律,求子人的心境,以及他的福德是如何,你就不知道了。對不對,你掌握不了內在規律,你就求不到。

一些人無法滿願,我看隻有一個原因,就是貪便宜的心態出現了。比如求子來講,有些人求不到孩子,或者身體生病,都是因為他錢財太偏了。不求發財,但他一直發財,想要求子,卻求不到。這時,他就應該去廣行供養,把錢財的能量轉化為孩子。如果你這一步沒有完全,你想要求菩薩滿願,我看很困難。

一般人都誤解了菩薩的有求必應,好像你求什麼都給你,然后叫慈悲。大家要明白,宇宙有一個能量守恆定律。你付出多少,得到多少,一定是守恆的。你求菩薩保佑你發財也沒用,求什麼財神都沒用,因為你沒有付出。菩薩可以給你指點迷津,但沒有辦法消滅你的業力。

在許多感應錄中,都有許願和還願的問題。印光大師在普陀山時,許多人找他幫忙求子,求到了,他們都去做功德,把普陀山多寶佛塔和牌坊維修了。這就是先布施,后得回報。或者先發願布施,得回報后就還願。這就是能量守恆。

這時一個問題就產生了,既然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沒有舍一得萬報,干嘛要求觀音菩薩,菩薩的靈感在哪裡?既然能量是守恆的,求菩薩就等於沒有求了。也不會賺到一分便宜,對不對。隻是做多少,得多少。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說到業力。

我們先要端正一個問題,一個人受的苦,不會因為你學佛后,苦就減少了。你該受多少苦,還是得受。許多人有誤解,以為我學佛了,苦就少了。現在苦還這麼多,那我學什麼佛。因為他不明白,苦的能量守恆,就會產生邪見。就是你的業力的能量,不能憑空消失,但可以轉移。

你受的苦,都是這麼多。但你學佛后,你努力為三寶付出,在佛門受苦。那就轉移了。本來要受早死的苦,現在化作一場大病,了了這個因果了。學佛就有這個好處,就是轉移。好比一杯鹽水你喝下去,肯定生病,但你轉移了,每天喝一點點,或者加入大水缸中,鹽成分不會少,但你每天喝,就不會中毒。

沒有佛菩薩保佑的人,受業力牽引,他無能為力,業障一來,一杯鹽水下去,就大病了。學佛的人,要有智慧的轉移業力。區別就在這裡。所以有些人沒有孩子,求不到,為什麼要求菩薩。因為你命中就缺這個孩子,就是你的業力中缺少孩子,你要靠菩薩加持,把你多余的福報轉移到孩子身上,你就有孩子了。佛菩薩就起到了能轉移你業力的作用。但沒有修行的人,他不懂得,隻能受業力流轉,這就痛苦了。

也有個人,很年輕,賺錢很快,一個人有兩套房子,從政府能申請到一套,但就是沒有孩子。其實他就是命中錢財過旺了,子女就導致缺了。他要是肯轉移,把錢財供養給三寶,靠佛菩薩加持力,法界緣起力,自己布施的功德力,想要孩子也是很簡單的。但這一點,很少人能知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什麼都越多越好,五福臨門。其實你要讓自己缺一點,或者房子,或者車子,或者鈔票。不缺的話,其它有關家庭方面的,兒女上的,很難圓滿。

但現在許多人都誤解了,以為菩薩是個萬能能量,想什麼就給什麼?菩薩不是這樣子。如果是這樣子,你不用修行了,一甩給你甩到極樂就好了。對不對。菩薩起到了轉移你業力,指引你修行的作用。你的業力還是要靠自己慢慢去消。

所以在佛門中,受一些苦是必須的,包括磕頭帶來的苦,以前人修行,每天給常住服務,做牛做馬,苦得半死。這個苦就在消他的業。你不苦,在世俗中,一樣也要受苦。就像有些人生病了,他能磕頭,磕頭很苦,業障消除,病苦就轉移了。主動去受苦,身體雖然苦,心就不苦。世間人剛好相反,他也被動受苦,身體也苦,心更苦。

許多人看感應錄,看得滿腔熱情,以為佛菩薩是萬能的神,但隻有熱情,卻沒有智慧。那不行,你在行法時,就知道問題了。就像有些人,遇到一場車禍,別人都出事,他念了一聲觀音菩薩,就躲過一劫。你看了,會以為,是這一聲觀音菩薩的作用。但我告訴你,也是,也不是。為什麼,我見過一個道友,出去開車,車上六個人,大人小孩,車翻到路邊,四輪朝天,大家都沒事。她也沒念觀音菩薩。為什麼?她陰德積累得比較厚。所以沒事。如果你陰德不厚,業障又重,平常有念,但業障一來,就忘記了,對不對。所以你看到他好像念一聲觀音菩薩,撿回一條命,但裡面其實有很多文章。所以你不要貪小便宜。


一些人想要修行,但帶著索求的態度來修,保佑這個那個的,這心態都不正常。你去做了,付出了,自然佛菩薩會保佑,老天也會保佑。你不做呢,天天求,沒有用。反而越求,福報越小。因為求的心態就是不知足心態,餓鬼心態,感召的是餓鬼的福報。你要想,我能付出,我是富貴的,你就慢慢富貴起來

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

氣逆證---轉載自中醫小思

最近認識一個朋友的朋友,他約五十幾歲,打嗝三年多,無論怎麼治療都無法改善,高雄市大小醫院都被他看遍了,就是不行。

我腦中第一個反應就是氣逆證。

前幾天說過氣虛證、氣脫證、氣陷證、氣滯證,今天就來說一下氣逆證。

氣逆證的基本臨床特徵就是咳嗽上氣,呼吸很快(氣促),喘息,呃逆連聲(胃中一股氣一直往上衝),噯氣不除,噁心嘔吐,翻胃吐血。

有些人會頭痛、眩暈,舌苔薄膩或是黃膩、舌質紅、脈滑數或是弦數。

如果知道氣逆證的病理就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症狀。

氣逆證基本上是肺胃肝這三臟出了狀況,氣機升降失常。

既然是升降失常,所以當降不降,該升不升,當入不入,這就是升降失常。

會怎麼樣呢?從中醫生理來說,氣一旦亂了,就和血一樣不歸位,而氣屬陽更是容易躁動,因此容易出現升舉無常的症狀。

但回過頭來說,氣這玩意兒十分頑劣,難以掌握,所以才會有氣虛、氣陷、氣脫、氣滯、氣逆等等病症。

現在說回氣逆證,如果氣一直往上衝那就是氣逆,氣行不順而反逆向上,過程中會有各類症狀的統稱就是氣逆證。

在中醫,氣逆證是實證。

什麼原因會造成氣逆證?基本上有五大原因。

外來邪氣、食物沒有消化堵在體內、火熱、痰濁(體內不正常的代謝物)、情緒抑鬱。這五大原因都可以造成氣逆證。

這五大東西都是不該出現而出現,阻礙氣機正常升降,最容易受到影響的臟腑就是肺胃肝,而臨床上的症狀剛剛說過了,往上拉一下網頁就可以看到。

「咳嗽」、「喘證」、「呃逆」、「嘔吐」、「翻胃」這些疾病都是氣逆證的基本盤。

 那什麼病症會和氣逆證搞混呢?

中風水逆證、病後虛贏氣逆證、氣滯證、氣閉證。這四個證都容易和氣逆證搞混,後面我會說清楚怎麼鑒別。


先把氣逆證說清楚。


要治療氣逆證需要先知道,第一,病變部位?第二,病邪是啥?


像咳嗽,如果是氣逆證引起的,先不要管是外邪還是內傷,反正就是肺部出了狀況,肺部的氣機不暢,病邪侵肺,肺部的肅降宣發功能受到病邪影響,所以肺氣無法順利工作,那麼吸進來的空氣就會堵住,既然堵住就會不舒服,所以吸進來的氣就變少,這在中醫稱為氣壅少入,於是氣逆不降。


接下來細分,如果是外邪侵肺,發病速度一般來說比較快,要治療也會比較快,病程短,因為一開始病變就在肺部,正氣還沒虛,所以應當為實邪。


外邪比較多的是風寒邪氣,風寒咳嗽可見到頭痛、鼻塞流涕、無汗惡寒、脈浮緊等旁系症狀。不過有些人甚至會有明顯關節疼痛,這是風寒邪氣阻礙關節經絡氣的循行所致。


這種風寒擾肺的症狀只需要稍稍驅邪即可,像是杏蘇散、桂枝湯這些處方可以斟酌使用,不過還是要辯證清楚才行。


那麼如果是風熱擾肺呢?症狀和剛剛差不多,發熱頭痛、和出惡風、咽喉疼痛、脈浮數,只要疏解風熱、宣肅肺氣就可以拉。像是桑菊飲就是處理這個的。


剛剛說的是外邪,現在說內傷引起的氣逆證。

內傷由內而起,所以病程常來勢緩。


這種毛病通常是由其他臟腑的疾病連累到肺臟,像這種表現就是虛證比較多,不過有時候也會看到虛實夾雜的症狀。


脾累及肺的話,一開始會出現脾氣的運化失常,體內就會產生痰濁,痰濁不化,在中醫的理論裡頭,脾是生痰之源,肺是儲痰之器,就是說所有的痰都是因為脾氣不運產生的,肺部只是儲藏用的,你一直治療肺部沒用的,要從脾下手。

有了痰濁而沒有化掉,那就會上逆壅塞肺部,阻塞肺氣,此時的症狀就會看到咳嗽痰多、神疲乏力、肚子一直覺得很脹很悶,吃的少,無論什麼食物端到面前都覺得不好吃,不香,舌苔膩,脈滑,這種情況就是脾氣不運,化生濁痰上逆於肺。


怎麼治療?問題出在脾當然要運脾健脾,有痰濁當然要化痰濁,肺氣受到痰濁影響而不宣那就宣肺,簡單吧。


處方就用二陳湯加上六君子湯。嗯.....平胃散也可以。不要小看這些看起來很普通的處方,用對了就可以治大病。不是說治大病一定要用重劑、毒藥。要知道,頂天梁木雖然可以用來製造大船龍骨或是大房橫樑,但是沒法用來剃牙,我們手上的處方成千上百,每一個都有通天大用,問題只在於學習的人是不是可以正確運用罷了。

來說說肝鬱化火,火邪犯肺,中醫認為火性炎上,遇到肺部,阻礙肺氣,氣火上逆,症狀當然還是咳嗽,但很明顯的會隨情緒波動,這是特徵。


除此之外還會臉紅口苦,脅肋疼痛,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咳血,看到這種患者不要緊張,先看看舌頭是不是紅色,嗯...沒錯,不過那是沾到血,吐乾淨之後在看一次,還是紅的,那就是舌質紅。舌苔應該是黃色,既然如此,脈就知道拉,一定是脈弦數(看到自己都吐血了還不緊張?脈當然是又繃緊又跳的快,那就是弦數)。



怎麼辦?有火就瀉火,既然是肝鬱那是疏肝解鬱,然後清肅肺氣,這種狀況最好用的要就是清金化痰湯。有的醫師會用瀉白散加上黛蛤散。



清金化痰湯的組成是黃芩、梔子、桔梗、橘紅、貝母、茯苓、桑白皮、知母、栝簍仁、甘草。既清肺熱又化痰濁,理氣止咳。



瀉白散可以清瀉肺熱,平喘止咳,組成是桑白皮、地骨皮和甘草。

黛蛤散就是清黛加上海蛤殼,用來清肝利肺,降逆除煩。



看到這裡你就知道了,中一在使用每一個處方都是有憑有聚,有火氣上揚,就會用到瀉火的藥物,有肝鬱就會化肝鬱,有痰就除痰,氣不降就降氣,簡單的來說就是老醫師的一句話,識證辨證,心中了了。下手自然很輕鬆,如果連證識怎麼來的都不知道,看到症狀就下藥,那要矇對真的很難。



再說到另外一種內傷引起的氣逆,腎不納氣聽過吧?沒聽過?



查一下字典,上頭說腎為氣之根,主納氣,腎氣虛衰,氣不歸元則腎不納氣。症狀見呼多吸少,喘促,動則喘甚,自汗神疲,氣短,聲音低怯,舌淡苔白,脈弱或虛浮無根等。



懂了吧。腎的藏精納氣功能弱了,人體精氣神的氣就無法儲存在腎,腎儲存了氣之後還是要轉化成為神,既然無法儲存納就會堵住,所以第一個症狀就是疲倦、呼吸氣短、聲音低弱、如果勞動體力,那就讓腎氣更弱,所以會喘的更厲害,這就是腎不納氣。



腎不納氣會影響肺。



很簡單的道理,空氣也是有體積的,有了肺部吸進來,腎虛不給他納入,自然還是要從肺部排出去,進來少了出去多了這就是氣逆。



症狀還是剛剛說過的,咳嗽氣促,喘咳,如果出力勞動就會喘的更厲害,有的患者會抱怨只要咳嗽就會腰酸、遺尿。



怎麼辦?當然要肺腎同治,這在中醫叫做滋水固金,聽起來很有學問吧。



百合固金湯就是處方拉。



熟地、生地、當歸、白芍、甘草、元參、貝母、桔梗、麥冬、百合。



無論什麼因素引起的腎不納氣,基本上就是氣滯了,所以容易化火傷陰液,生地熟地兩味藥正好可以滋養腎陰,連帶著連肺部的陰液也滋補了。



肺部一傷,化火難免,陰液同傷,所以麥冬百合正好養肺陰、清肺熱。當歸芍藥養血,貝母桔梗化痰止咳,甘草調諸要。效果不差。



外邪引起的、濁痰引起的、或是肝氣引起的肺部通道受阻,氣上逆而喘,你在臨床看到的呼吸氣粗、呼吸聲音很大、喘息聲很大、發病快,脈摸起來有力。



剛剛說過外寒引起喘咳,如果痰稀白的話要解表散寒、宣肺平喘。



如果是風熱引起的氣喘,會咳嗽又痰黃,嚴重的呼吸時候鼻子會揚起來。治療原則是解表清熱、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湯就是處方了。



如果看到這裡你會覺得頭昏眼花,這很正常,因為肺部變化原本就多,馬上把網頁往上拉,重看幾次,把脈絡搞懂才繼續往下看,不要急著看完,學到什麼才是重點。



如果肺部受到痰熱影響,那一定會喘,既然是熱那就會出現痰稠,喘聲裡頭帶著呼嚕呼嚕的痰聲,痰很臭,患者胸口很悶,一直覺得噁心想吐。



痰熱問題就清化痰濁,降氣平喘,理論上二陳湯加上三子養親湯就可以了。不過有的醫師喜歡用定喘湯加減來治療,這要看個人經驗。



三子養親湯是萊菔子、白芥子、紫蘇子。三味藥降氣化痰、消痞平喘,加上二陳湯也是除痰聖品,如果一來,痰熱自然消失無蹤。



有人說除了痰,那熱怎麼處理?唉......中醫要活潑思考,痰熱互為依存,熱依存在痰內,沒有痰的話人體自然能夠緩緩清除熱邪。



話說回來,如果真的不行的話你再把除熱的藥加進去不就好了?不要那麼耿直,書上說這樣就是這樣,思路要活潑,處方要靈活。



前面說過如果喘正是因為肝氣升發太過引起的,那就會隨著情緒波動而增減,這種患者除了喘息之外還會有什麼症狀?一般來說是胸悶,還有失眠。所以降氣開鬱平喘,要用五磨飲子。



我不斷的重複某些概念就是希望中醫同好可以記住,症狀這東西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每一個症狀都有理由,可以推論得知,全盤搞懂了之後才容易處理,不是一個症狀一個藥,那會吃死人的。



木香、檳榔、沉香、烏藥、枳實。就是五磨飲子。也可以用越鞠丸。



如果有一個患者是元氣不足,那麼他的肺出氣功能不足,腎納氣的功能也不足,呼吸短氣喘促,疲倦乏力,喘息聲音很低,脈很弱沒有力,這就是虛喘。



虛喘有分喔,如果肺虛比較嚴重,就會影響脾胃功能,係阿子脾胃反應是不是拉肚子或是脹氣,這時候要補土生金。



補肺湯、四君子湯都可以用。



虛喘如果來自於腎,腎虛喘息就是腎不納氣,此時肺腎同時生病,患者呼吸張口,抬肩,運動之後情況更嚴重,這時候當然是補腎納氣。金匱腎氣丸效果最好,參蛤散也可以。



但臨床上什麼狀況的喘證最多?其實大多是外邪促發的比較多。這種患者症狀比較複雜,中醫說這叫做虛實夾雜。



一樣是喘促,但有痰,同樣會腎虛。喘急痰多,胸會悶悶

的,而且有汗出,一樣會動則喘甚(腎虛的特徵),腰膝酸軟(腎虛特徵),上實下虛。



要怎麼治療?要同時降逆氣,化痰濁,同時又要溫腎納氣,蘇子降氣湯就是了。



半夏、蘇子、前胡、厚朴、肉桂、當歸、生薑、甘草。這幾味藥就包含外邪襲肺,降氣平喘,怯痰止咳,腎不納氣的治療。



再說一次治療原則,如果發病就治療肺,沒發病就調理脾胃。



再來說到呃逆這個毛病。說起來很煩,一直呃呃呃的,不管在什麼場所都不好,這是胃氣失於和降,氣逆往上,所以胸隔不利,喉間呃呃連連,頻頻發作,不能自主。



以前有本書叫做景岳全書,裡頭在呃逆篇曾經提到呃逆這毛病臨床上大多是外寒凝滯在胃、或是胃腑實熱、再不然就是痰氣交阻。而脾胃氣虛、胃陰不足的情形較少見。



像我那麼朋友的朋友就很可能是痰氣交阻,由於情緒不佳就會更動病症。



在看到老人久病虛證出現呃逆的時候就要小心了,這通常是元氣衰敗之前的癥兆,大概快掛了。



如果真的要治療,急補腎納氣,然後才能止呃。



基本治療原則是和胃降逆,旋覆代赭湯。



旋覆花、代赭石、人參、甘草、半夏、生薑、大棗。這可降逆化痰、益氣和胃。



記得現在很多旋覆花都是假的,要買到真的還是需要先看看圖片,不要被騙了,結果要吃下去沒效,很悶。



有些醫師習慣用丁香柿蒂湯。丁香、柿蒂、人參、生薑。



溫胃散寒、降氣止呃。



從這兩個處方就可以看出來,呃逆的成因不是只有一種。像是旋覆代赭湯就是痰氣交阻,而丁香柿蒂湯就是寒凝在胃,如果光是看到呃逆就丁香柿蒂湯,當然會沒效。



嘔吐氣逆的部份當然是因為脾胃的問題,中焦氣機失其升降,胃失和降,氣就會往上跑,所以會感覺噁心,一直想吐。



像嘔吐的症狀一看到,腦中馬上要開始分辨寒、熱、痰、食、氣、血,到底是那個王八蛋阻礙了胃腑的氣機,導致了氣機流行不暢,該降不降只好往上衝,所以就吐了。



寒熱氣血痰食這六點無論是哪一點都是實證。



而如果是虛證引起的嘔吐,那就是兩個混蛋原因了。脾胃氣虛和胃陰不足。你看看,「氣虛」「不足」,都是虛的,所以是虛證引起的嘔吐。



繼續細分下去,如果是寒凝胃腑造成嘔吐,吐出來的東西清稀,沒啥食物,不過肚子痛的厲害,用手掌壓下去會比較舒服,用暖毛巾蓋上去也會比較舒服。



既然分辨出是寒證,那就溫吧。溫中就可以止嘔。



處方?小半夏湯加上良附丸囉。



半夏、生薑、茯苓、良薑、香附就是了。





那如果是熱邪擾胃,薰蒸胃腑,出現嘔吐還會有什麼特徵?



這簡單,既然是熱,起碼會有幾個特點,第一是口臭,這很明顯。第二個患者胃痛但是又常說口渴想喝水,這是第二個特點。第三則是喜歡喝冷飲。第四點最常見,就是便秘。



既然都知道裡頭有熱了,中醫的手段可多了,以前說過調味成器湯就是專門盪滌胃熱,輕瀉胃腑,一旦熱氣去,則中氣已調,嘔吐自然就沒了。



那如果是痰引起的嘔吐呢?中醫書上說痰濁中阻的嘔吐有個特點,就是一邊吐一邊會有痰涎,頭昏暈外加心悸(等你中醫書看多了就知道,只要說到體內有痰基本是就會出現兩個症狀,眩暈、心悸)。



二陳湯加上溫膽湯就可以搞定。



半夏、陳皮、茯苓、甘草是二陳湯。



半夏、橘紅、茯苓、甘草、竹茹、枳實、生薑、大棗就是溫膽湯。



書上說半夏燥濕化痰、和胃止嘔;陳皮理氣化痰;茯苓健脾利濕;枳實行氣化痰,使氣行痰化;竹茹清熱化痰,止嘔除煩;生薑健胃祛痰止嘔。



總之說來說去就是個痰字,沒有痰就沒有嘔。



如果辯證正確,一旦確定是痰飲擾胃腑,你把所有化痰的藥都丟進去處方裡頭,並起碼好一半。但高手不是這麼幹的,高手出手總是要漂亮,藥少力專,就像打靶,你用機關槍打中標靶那算個屁,高手用的是小手槍,一槍命中,這才是屌。



明明六味藥就可以搞定你用了八味那就是遜,嗯...依我看是遜斃了。



那如果不是寒熱痰飲所引起嘔吐,而是食物引起的呢?



吃進肚子沒消化的食物搞怪,你問一下患者,這種患者以前通常都有類似症狀,你很難得是他第一個看的醫師,問一下就知道,不要一直想靠把脈診斷,這真的很蠢,問一下又不會死,那麼多中醫師喜歡搞把脈知病斷病這一套,搞的患者都以為全天下中醫師都該是這樣子,結果呢?造成一堆誤診是誰的錯?是誰倒楣?患者阿,病人阿,不要蠢了,醫師幫你治病需要各種訊息,你給的訊息越多,他的判斷就越是精準,就像是行軍打仗,資訊、資訊、資訊,這才是王道。



這可不是廢話,聽進去會救你一命的金玉良言,記得阿。



如果是宿食內停,看到的嘔吐就會出現酸腐臭味,肚子脹滿(沒消化的食物被細菌分解產生空氣,當然會脹滿,而且會移動,很不舒服)。



怎麼辦?消食止嘔囉,保和丸最有用了。



山楂、神曲、半夏、陳皮、茯苓、連翹、萊菔子。



這裡頭的藥都是消食健脾和中,大家都懂,重點在於一個連翹,這個要是專用來清熱的,也就是說宿食久了會化熱生痰,一味連翹就可以避免這種狀況發生。



該說說「氣」引起的嘔吐了。



肝氣自然是首選,肝氣犯胃令人想吐,這種嘔吐會嘔酸吞酸,脅肋痛,口苦,噯氣。



既然都是知道是肝氣作怪,那就針對肝氣處理。



左金丸可以搞定。



左金丸就是黃連6吳茱萸1這個比例的處方。而且黃連要先用薑汁炒過,吳茱萸則是要用鹽水泡過才行。



這處方很奇怪,黃連下很重,很苦,在中醫說的是大苦大寒,可以瀉心火胃火,但問題是這裡的狀況是肝火,你弄的降心胃火的藥有個屁用?中藥直接退肝火化火鬱的藥很多,幹什麼不用?



當年的醫師說了,你笨阿,這叫你兇我叫你媽媽打你。不懂?簡單啦,瀉掉心胃的火之後,體內金氣充足囉,金氣充足就會去剋肝木,所以肝火就不見了。



老實說我當年讀到這裡一句髒話就飆出來了,幹你要退肝火不會用龍膽草、黃芩、牡丹皮、梔子直接退肝火,西瓜和菊花也可以阿,幹什麼要搞什麼隔一固三治療方法,話說回來你把心胃的火給瀉了,這還得了,火可是陽氣過量的表達,沒過量你把它給瀉了,這啟不是亂搞?



分明就是不會解釋,止知道這藥確定有效該這麼用,但怎麼有效的...不知道,也就拿五行解釋一通了,真是靠......



話說這種解釋方法不能算錯,只是學起來對初學者很肚爛,根本沒有讀之暢快的感覺,只有一種真的嗎的鬱悶感。



我後來想想,這解釋不對,找了一些書之後,人家說了。



黃連退肝火瀉胃火,吳茱萸疏肝氣降胃逆。



搞定。



剛剛說的是肝氣犯胃,那如果是肝氣上逆升發太過呢?升發太過就不只是犯胃了,因為升發太過會化火,化火灼傷胃絡,這時候就會看到嘔吐鮮血或是紫黯血液,問患者會發現他有口苦且口渴症狀,而且心煩不寧,這些都是肝氣化火而來。



瀉肝火、清胃熱、涼血就可以止嘔。



要用瀉心湯或是龍膽瀉肝湯。



從這裡就可以知道,每個瀉心湯都有黃連的存在,同時退肝火和瀉胃火的效果是無庸置疑的,不需要搞什麼隔二隔三治的解釋。



說過胃熱來說說胃寒,如果脾胃虛寒,胃失去和降的功能,造成嘔吐的症狀,這時候患者喜歡喝暖茶,神情疲倦,四肢摸起來冷冷的,吃不下,大便不成形,臉色蒼白,舌質淡。



既然知道是胃寒納就要溫中健脾,胃失和降就和胃降逆,裡中湯最好用了。



另外胃陰不足、胃失濡養也會造成胃氣上逆。這種嘔吐最好認了,就是乾嘔,而且口乾,舌紅,苔剝(一部分有一部分沒有舌苔好像是剝脫一樣),這幾個症狀都在告訴你,患者的體液減少了,不要再發汗、催吐、或是用下法。



這時候要用滋養胃陰,如此就可以降逆止嘔。可用甘露飲。



生地黃、熟地黃、天冬、麥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枇杷葉、甘草等分。



那麼翻胃的疾病怎麼辦?



翻胃的問題是因為在地上滾太多次........你應該可以看出來我是在胡扯吧。



其實是因為脾胃虛寒,胃氣上逆,症狀就是早上吃了下午吐,晚上吃了隔天早上吐,吐出來的食物都沒有消化,這就是胃已經虛冷到無法消食物,和外寒入侵胃部不同,外寒入侵胃部會痛的很厲害,但你看消化還是有的,這種脾胃虛寒特徵是食物沒有消化,脾虛無法運化水榖。



前面的外寒犯胃要用理中湯,這裡要怎麼處理?



這要益氣溫中,和胃止嘔。丁香透膈散可以考慮使用。



丁香、木香、香附、砂仁、白蔻仁、人參、白朮、麥芽、炙甘草、神曲。



氣逆證可以因為外感或是內傷發生,但是專家都知道,這和季節有關係。



以前有本醫書叫做古今醫統,在裡頭有個章節叫做嘔吐噦門說,如果有個人突然嘔吐,納就是有邪氣侵胃,常常發生在長夏這個季節,很熱的時候最容易發生這種狀況。但如果是秋冬也會發生,因為風寒邪氣也會干擾胃腑,造成嘔吐。所以才會說這疾病和季節有一定的關係。



像喘息這毛病也是和季節有關,溫度劇烈變化的時候,冬天變春天、夏天變秋天都會發生氣逆喘促。所以遇到患者的時候記得考慮季節因素。



從經驗上來說,氣逆證最容易發生在情緒激動的時候。



男友要嫁人、老公愛上隔壁老王、中了頭獎但是過期一天忘了領、新婚之夜老婆喝翻了所有賓客......這些都容易造成氣機紊亂,如果是發怒,那氣就會往上衝,馬上就觸動了。



一般症狀不外乎眩暈(所以電視上的爸爸聽到兒子要嫁給郵差的時候都會頭暈),嘔吐,咯血,協痛,口苦,噯氣。



除了情緒之外,暴飲暴食,生冷食物吃太多,或是饑不擇食,連東西壞了都吞進去,就會損傷胃氣,造成氣逆證。



所以要告誡患者,控制你的情緒、天冷天熱要注意、飲食不要像豬、不要吃ㄆㄨㄣ。肚子就不會痛。



把前面說的整理一下。



氣逆證本身就是氣機升降出入失常的狀態。



氣虛、氣滯都會導致氣逆。



症狀大多是咳、喘、嘔、噦、呃。



如果嘔吐不止、津液虧損會造成元氣大傷,正氣虛脫。



氣逆衝到頭就會蒙蔽清竅,、牙關緊閉、兩手緊握這些閉證。



說到這裡基本上氣逆證就說完了。



接下來要說一下氣逆證和其他類似症狀的鑒別。



中風水逆和氣逆有什麼不同?病後虛贏證和氣逆證有什麼不同?氣滯證和氣逆證有什麼不同?氣閉證和氣逆證有什麼不同?



中風水逆是什麼病呢?這是患者受到外感熱病的時候(不是腦溢血),出現發熱煩躁口渴,一直想喝水,喝了水之後水沒有往下跑,結果往上衝,喝了水就吐的病症。



傷寒論說這種水逆證要用五苓散治療。



這種毛病和氣逆證最大不同在於一個在氣,一個在水。



一個是胃失和降,所以吐了。一個是外感發熱想喝水,結果喝太多,脾失了運化水的功能,所以就吐了。



一樣是吐證,胃失和降吐食物,中風水逆是吐水,原因不同,治療當然就不同。



五苓散可以運脾化飲、淡滲利水。



氣逆證的用藥剛剛說過了。



那麼氣逆證和病後虛贏證有什麼不同?



兩者都是胃氣上逆,病後虛贏就是外感熱病之後,身體虛了,正氣虛了,但是體內餘熱沒有完全清除,留個尾巴,這很討厭。這種患者的胃氣虛弱,無法和降,神疲乏力、虛贏少氣、氣逆想吐(這是因為餘熱未清,一旦餘熱清除就好了)、吃得少、聞食物不香、舌淡苔薄、脈細軟無力的症狀。這很之前的氣虛證幾乎是相同的,差只差在這裡是病後的虛。



之前說過氣滯證,氣滯證的基本特徵就是脹、痛、痞、滿,最主要就是滿、脹滿,氣堵住了就會脹滿痛,症狀會時清時重,部位不固定。也是受到情緒影響(讀高中的女兒說說她愛上女校長了之類的......)。



既然是情緒影響,在中醫就是說這叫肝失疏瀉。



氣滯是脹滿痛痞。

氣逆是咳喘噦嘔。

很容易分辨吧。



最後來說說氣閉證和氣逆證。



氣閉和氣逆都和老王有關。



老公愛上隔壁老王你一定會抓狂,情緒不家就會肝失調暢。



這個衝擊來的太快就是邪氣衝擊壅塞,閉塞九竅,神智昏迷,呼吸氣粗,喉中有痰一直呼嚕呼嚕叫,牙關緊閉,雙手握固。好一個抓狂的老婆阿。



這和氣逆證的嘔噦喘咳當然不同。



簡單的來說,氣閉證的症狀幾乎都是腦子的症狀,頭昏昏迷,牙關緊閉,雙手握固。而氣逆證就算是嚴重點也就受頭暈、頭痛。



氣閉證要啟閉通竅。



氣逆證要平逆降氣。

2018年6月4日 星期一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100多年前的某天下午,在英國一個鄉村的田野裡,一位貧困的農民正在勞作。忽然,他聽到遠處傳來了呼救的聲音,原來,一名少年不幸落水了。

農民不假思索,奮不顧身地跳入水中救人。孩子得救了。
後來,大家才知道,這個獲救的孩子是一個貴族公子。

幾天後,老貴族親自帶著禮物登門感謝,農民卻拒絕了這份厚禮。

在他看來,當時救人只是出於自己的良心,自己並不能因為對方出身高貴就貪戀別人的財物。

故事到這兒並沒有結束。

老貴族因為敬佩農民的善良與高尚,感念他的恩德,於是,決定資助農民的兒子到倫敦去接受高等教育。

農民接受了這份饋贈,能讓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來的夢想。

農民很快樂,因為他的兒子終於有了走進外面世界、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老貴族也很快樂,因為他終於為自己的恩人完成了夢想。

多年後,農民的兒子從倫敦聖瑪麗醫學院畢業了,他品學兼優,後來被英國皇家授勳封爵,並獲得1945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他就是亞歷山大•弗萊明,青黴素的發明者。

那名貴族公子也長大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患上了嚴重的肺炎,但幸運的是,依靠青黴素,他很快就痊癒了。 
這名貴族公子就是英國首相邱吉爾。

農民與貴族,都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了援手,卻為他們自己的後代甚至國家播下了善種。

人的一生往往會發生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有時候,我們幫助別人或感恩別人,卻可能冥冥之中有輪廻。

原來,善意可以如此美妙 ...
原來,善意可以如此接力般地傳遞 ...

這就叫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傳播正能量,擁有正思維!

這故事實在動人,敘述一遍給大家聽:話說在邱吉爾還小的時候,佛萊明的父親(簡稱佛父)將被困在沼澤裡的邱吉爾救起,為了報答恩情,邱吉爾的爸爸答應培養佛萊明、給予最好的教育。最後佛萊明也成就過人,發現盤尼西林造福世人;無巧不成書,後來邱吉爾罹患肺炎,治癒邱吉爾的良藥,就是佛萊明發現的盤尼西林。

如果真有這麼巧的事,一定會是一段佳話美談。但很遺憾,我們得告訴各位,這故事其實是虛構情節。

根據國外闢謠網站Snopes.com的報告指出,這謠言早在1999年就已經出現;不僅如此,網路上也有「解救馬車版」及「溺水抽筋版」的文章流傳著,但主角不外乎還是佛萊明及邱吉爾這兩對父子檔,而中文的「沼澤版」則是三個裡面,較廣為流傳的版本。

但不管是哪一個版本,答案都是一樣的,佛萊明的爸爸並未救過邱吉爾一命,當然也沒有後來佛萊明的養成教育。在Snopes.com以及《科學周刊》的佛萊明生平報導,都沒有提到與邱吉爾父子「邂逅」的這段過去。

事實上佛萊明在他13歲的那年,離開故鄉蘇格蘭,到倫敦投靠當醫生的大哥,在倫敦念了兩年工藝學院,接著到一間船運公司上班。

但佛萊明確實有到倫敦大學聖瑪麗學院求學,不過提供學費的「金主」另有其人。1901年,佛萊明的舅舅去世,在佛萊明醫生哥哥的鼓勵之下,佛萊明決定利用舅舅留下的遺產就學。當然,邱吉爾跟佛萊明依然是八竿子打不著,真正給予學費援助的人絕非老邱吉爾(或邱吉爾)。

參見: 科學週刊 2005/5 389期 > 佛萊明—青黴素的發現者(PDF格式,裡面是佛萊明生平介紹,內容像在看故事書,很好閱讀)

↓發現盤尼西林(青黴素)的學者佛萊明(Alexander Fleming),個性沉默內向。

佛萊明求學經歷被錯置,邱吉爾的肺炎總該是真的了吧?沒錯,邱吉爾確實得過相當嚴重的肺炎,但還是跟佛萊明、盤尼西林沒有關聯。

依據其個人傳記記載, 1943年12月邱吉爾在突尼斯突然發高燒,爾後醫師診斷為肺炎;但治療方式是使用磺胺劑(sulphonamides)及毛地黃(digitalis),而不是佛萊明發現的盤尼西林。

參見: 邱吉爾中心網站 > Sir Alexander Fleming Twice Saved Churchill's Life

查到這裡,這個「因緣果報」的故事,其實是後人杜撰之作。


雖然傳言並非真實,但只能說「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善惡終有報」,大家還是多多行善,才是真的。

中醫十問

望聞問切是中醫用語。望,指觀氣色;聞,指聽聲息;問;指詢問症狀;切;指摸脈象。合稱四診,今天就來學習一下問診如何問。

一、基礎知識
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問胸,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解可見,再添片語告兒科,天花麻疹全占驗。
1、問寒熱
問:你平時覺得身體很熱還是很冷?手腳冰冷嗎?
寒熱對應人體的基本病症:
寒熱的產生,主要決定於病邪的性質和機體的陰陽盛衰,是機體正邪相交的表現。
但寒不熱:病人感覺寒冷,而不發熱。屬於陽氣不足的虛寒證。
但熱不寒:病人發熱,不感覺冷或反而怕熱,為里熱症。若高熱伴見口渴喜冷飲,出汗、大便秘結為實熱證。若午後低熱,伴有手足心發熱,夜間出汗,兩顴發紅者為里虛熱證。
惡寒發熱:
病人自覺怕冷而體溫升高。表示外感病的初起。

寒熱往來:寒與熱交替出現。寒熱往來定時者,為瘧疾。寒熱往來不定時者,伴兩脅脹痛、口苦為肝膽病。

惡寒發熱:病人自覺怕冷而體溫升高。表示外感病的初起。

寒熱往來:寒與熱交替出現。寒熱往來定時者,為瘧疾。寒熱往來不定時者,伴兩脅脹痛、口苦為肝膽病。

2、問汗

問:你容易出汗嗎?會半夜盜汗嗎?會時常流汗不止嗎?還是不出汗的身體呢?

汗對應人體的基本病症:

汗出與陽氣盛衰、津液盈虧相關。

無汗:外感病寒邪,發熱、怕寒、頭痛無汗者為表實證。

出汗:外感風邪,發熱、怕風汗出者,為表虛證。

自汗:白天稍活動即出汗,常伴疲勞乏力、氣短畏寒,陽氣虛損所致,多為內傷病。

盜汗:指夜間睡著後出汗,伴有發熱、顴紅、心煩、失眠多夢、口乾舌燥,為陰虛內熱所致,為內傷病。

3、問疼痛

問:身體有哪裡痛的情況嗎?像如頭部,胸部,兩肋,胃部,四肢等,是悶痛,還是刺痛。

疼痛對應人體的基本病症:

詢問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以觀察病情。

頭痛:突然頭痛,痛無休止、伴有怕寒發熱,多為外感實證。頭痛時發時止,有脹痛勞累後加重,或伴有眩暈者,多為內傷虛症。

胸痛:肺熱之胸痛以一側為多,發熱咳嗽、痰黃而稠;胸痹證之胸前心區有重壓感,或刺痛,反覆發作,伴有心悸氣短;

肝膽病疼痛表現為兩脅脹痛不適;

胃病疼痛表現為胃脘脹滿疼痛,伴有噯氣吐酸水。


4、問睡眠

問:你的睡眠如何?是否一覺到天亮?是否每天定時會醒?如果會醒,是幾點會醒?是否有多夢的情況?

睡眠對應人體的基本病症:



失眠:入睡難或睡中易醒,醒後難以入睡或易驚醒,或徹夜不眠。多為陰血不足,心失所養。常伴有心悸、多夢、耳鳴、潮熱等症。如痰火食積內憂失眠,常伴有面紅、氣短、口渴、胃部不適等症。

嗜睡:睡意很濃,經常不由自主地入睡。若年高體虛者多屬心腎陽虛;肥胖者多伴有腹脹、痰多,為脾虛濕盛,清陽不升所致。


5、問飲食口味

包括了解飲水多少,喜冷喜熱,食慾與食量,口中異常味覺等方面。

口渴對應人體的基本病症:

問口渴:你很渴嗎?如渴,最想喝什麼溫度的水?如不渴,時常會忘記喝水嗎?還是再怎么喝也不能止渴呢?

口渴多飲:口渴多飲多為津液已傷,多見於熱證、燥證,或汗、吐、下利太過。如渴喜冷飲,是里熱傷津。尿多身瘦為糖尿病。



口不渴與渴不多飲:口不渴,不欲飲水多屬寒證。口渴喜飲,飲水即吐多屬水濕內停於胃。口渴不多飲,且喜熱飲多屬濕證或虛寒證,且喜冷飲者為屬濕熱證。

胃口對應人體的基本病症:

問胃口:你感覺餓嗎?有慾望想吃什麼特別的食物或是喜愛什麼味道的食物?或是不餓,完全沒有胃口。

不欲進食與厭食:不想進食或食之無味,食慾低下,為不欲進食。如新病多為傷食或外感發熱。久病不欲食則是脾胃虛弱。若厭惡食物,多見於食滯內停,或肝脾濕熱,。

多食與偏食:多食易飢,多因胃火盛,胃熱則消谷。若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暴食多為脾胃之氣將絕的徵象。偏食生米、泥土異物等是蟲積。

口味:口苦為肝膽有熱,口酸有腐味為胃腸積滯,口臭為胃火盛,口淡為胃有濕、或虛證,口甜為脾有濕熱,口咸為腎虛。




6、問二便

問大便:你便秘嗎?每天有大便嗎?大便顏色是什麼?是下利嗎?很臭還是無味?等等。

問小便:你的小便是什麼顏色?頻尿嗎?還是小不出來?還是沒有尿意?平均一天幾次?等等。

二便對應人體的基本病症:

了解大、小便的性狀、顏色、氣味、時間、量的多少及排便次數,排便、排尿感覺等。

便次異常:排便困難,多日不便,稱為便秘。熱盛傷津者為熱秘,陰寒內結者為冷秘,氣機阻滯者為氣秘,氣虛無力為虛秘。大便不成形或呈水樣,便次增多為泄瀉。大便稀薄不成形為溏泄,多為脾失健運。腹痛泄瀉在黎明者為五更泄,多為腎陽虛。腹痛泄瀉,瀉後痛減為傷食泄瀉

便質異常:排便時肛門有灼熱感、下墮感為脾虛氣陷。排便不爽為肝鬱。便泄不爽有未消化食物,瀉後腹痛減多為傷食。若便黃粘滯不爽多為濕熱結於大腸。




7、問舊病

你之前得病是什麼原因?有吃過什麼藥?改善情況怎麼樣?

你之前有沒有得過類似的病症?有沒有治療過?效果如何?

8、問體力如何

精神好嗎?還是一直疲憊中?早上起床時,是精神奕奕呢?還是無法起床呢?精神能夠集中嗎?

9、女性問月經

無論你有無月經,都要詳細說明你的月經情形,是延後還是每次都提前呢?痛不痛呢?生過小孩嗎?

10、男性問性功能


你性功能好嗎?有沒有勃起不足或時間短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