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3日 星期四

如何提昇人緣呢?

如何提昇人緣呢?要建立更好的人際關係或是好人緣,不必求神明,也不必誦持咒語,也用不著佩帶昂貴的水晶,也用不著改名,只要懂得做人處世,人際關係就會變好。以下幾套修法,是每個人在生活中可以實踐的,只要你依著做,必定能人緣好好大眾歡迎。1.廣結善緣:有機會就與人建立良好關係。2.多助朋友:見他人有難,能伸出援手。3.微笑禮節:與人互動要注意禮節,常說謝謝、抱歉,並維持自己的涵養。4.尊重寬容:處處能尊重別人,能原諒他人過失,包容他人的缺點。只要你實踐以上四點,你的人際關係就會變好。或者實踐佛教的「菩薩四攝法」也可以。1.布施:常常布施物品給你的朋友或有緣人。2.愛語:多關愛你的朋友,給朋友多說好話。3.同事:常常和有緣人共同做事。4.利行:常常做利益他人的行為。此法是菩薩必修的功課。也是一種廣結善緣的修法。或者實踐以下的工作信條,也可以提升人緣:1. 給人歡喜2. 給人信心3. 給人希望4. 給人方便以上生活信條是星雲大師所說。此法也能提昇你的人緣,且也是布施。或者:1. 常說好話2. 常做好事3. 常存好心以上生活信條是聖嚴法師所說,這個方法也能提昇人緣,且有改運功效。

食療輔助改善膀胱過動症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1/14 00:0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膀胱過動症患者常見手腳冰冷、腰痠,緊張等體質表現,中醫的桂圓益智茶、麻油煎蛋等藥膳可輔助改善。北市聯醫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吳建隆主任表示,桂圓益智茶以桂圓3錢(即約10克)、紅棗6顆、益智仁2錢,將上述藥材洗淨,以500cc水大火煮開,小火煮20分鐘,趁溫服用,1至2天飲用1次。其中的益智仁也有助收澀膀胱。再者,吳建隆建議,早上不妨食用麻油煎蛋,做法簡單,以老薑5片,以麻油爆香後,放入蛋煎熟,每日早上食用。老薑有暖胃效用。另參考中醫五行觀念,認為脾土強便能制水,補脾土的芡實、蓮子、山藥,或類似四神湯等的藥膳也都有暖膀胱作用。對於體質比較焦慮、伴有煩燥失眠等燥熱現象,醫師建議可使用百合小麥茶來寧心安神,取浮小麥3錢、百合3錢、紅棗6顆,以2碗水小火煮成15分鐘,溫服。吳建隆表示,經過2至3個月治療後,只要服用適合體質的中藥,膀胱過動症多能改善,3至6個月後,狀況可望穩定。重點是尋求合格中醫師診療後,針對自己體質選擇藥物及藥膳,並配合做凱格爾運動,頻尿、尿急症狀可望緩解,改善生活品質。

轉寄:運動養生訣

生命在運動,人人皆可通。堅持天天練,身體無疼痛。四肢常活動,全身關節鬆。陰陽得調理,臟腑經絡通。雙手搓面部,目明兩耳聰。肩頸關節動,防治肩頸疼。舒臂多擴胸,肺氣得暢通。呼吸胸肋動,平肝身輕鬆。蹲起練腿功,提肛大便通。三焦得調理,全身氣血通。腹肌多按摩,增強腸蠕動。彎腰練胃功,搖晃一身輕。下肢多鍛鍊,防治腰腿疼。行走疾如風,血脈上下通。常做保健操,體壯身靈巧。防疾又治病,延年益壽高。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因果故事-保富法—文/BY 蔡禮旭老師

財布施得財富。一個人要經營事業,首先要了解一個觀點,就是財富究竟要如何經營才能長久。 中國的財神是范蠡,為何中國人把他奉為財神?因為他了解到財富的真正原因,如何才能讓財富永恆保持。在春秋時代,范蠡跟文種輔佐越王勾踐復國。當越王勾踐 擊敗吳王夫差之後,范蠡就跟文種說,勾踐其人只可以同患難,不可以共富貴,因為你的才華在他之上,他會嫉妒你,所以我們要趕快走。文種未聽其言,後來果如 范蠡所料,越王勾踐賜文種自刎。所以,看人很重要,我們看錯人,很可能一生會有很大的損失。

        范蠡帶著西施到了江南一帶,就開始從小生意做起,沒幾年他發了大財,就立刻把錢全部布施出去,又從小生意開始做起。過了沒多久,又發了大財,他又同樣把錢布施出去。史書上記載,三聚三散,他真正明白財就像水一樣,要讓它流動,積財喪道。財布施出去,馬上又會回來。所以,《大學》說:「財散則人聚。」當我們的布施,都是真心真意幫助貧苦之人,錢雖然散出去了,這些錢到哪裡去了?這些錢化為恩德,存放在所有接受布施人的心中,而這些人時時刻刻又想著趕快來回報。假如你是做生意的,無論多遠他絕對也會來買你的東西。

        所以,雖然財散了,但實際上它是無形的資產,時時都在,等機緣成熟要賺錢了,這些錢又會重新回來。萬法因緣生,得財富的真因在於財布施。緣在何處?緣在於 有機會出現,我們有工作的機會,有貴人相助,這些點點滴滴都是緣。我們了解這些道理,可以回想很多朋友一生幾十年也很努力工作,最終仍舊是貧窮。有些朋友 工作雖然不穩定,但是為人很慷慨,往往他需要錢的時候,就有很好的工作,使他財源不斷。所以,宇宙人生的真相,也有賴於我們仔細地去觀察,如此才能真正保 住財富。

保富法

        曾國藩先生的外孫是聶雲台先生,他寫了一本書,名為《保富法》。因為聶先生長期居住在上海,最容易看到財富大起大落的現象。聶先生把他一生看到的很多事例 寫下來,書中提到的,往往都是很有教養的家庭。像曾國藩先生、林則徐先生,他們這些有家道傳承的家族,到現在家風還保持得很好,家族也很興旺。而很多商人 的家庭,往往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就敗落了。

        其中在書上提到有一位周姓的商人,他是開錢莊的,就像現在的銀行一樣。有一次地方發生了災難,錢莊的一位主管主動捐了五百兩。他的財富已經有幾百萬兩,但 他對於這位主管捐了五百兩很生氣,還罵這位主管。他的朋友問他:「你留住財富的方法是什麼?」他回答:「就是聚,不散。只要錢到我的手上,誰想要把它拿走 都很困難。」所以,為人相當吝嗇。

        到他壽終的時候,所積累的錢財有三千萬元。在民國初年,一元就不少了,他居然積累了三千萬元。他把它分成了十份,每個子孫有三百萬元。結果聶雲台先生觀察 到,他這十個子孫在往後幾十年中,把全部金錢都敗光了。其中有一、兩個為人處事還不錯,但是錢財還是敗得精光,其他那些揮霍的就更不用講。我們從此事中也看得出來,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連後代為人處事還不錯的人,都因為上一代沒有積德,非常吝嗇,餘殃降到了下一代子孫身上。我們認知到這一點,就要隨分隨力好好去做財布施。

孝悌傳家福綿延

        我有一位結拜大哥,他的兄弟之間感情非常好,侍奉母親也很孝順,真的是孝悌傳家。他母親過世的時候,我前去祭拜,我一看到他們兄弟姐妹的孩子,便若有所 悟。當兄弟姐妹都非常孝順、非常友愛,下一代的品質就非常好,個個長得眉清目秀。當他母親去世的時候,街上的流浪漢在他們家門口走來走去,後來他們把這些 人請進來,這些流浪漢到了他母親的靈前,當場就跪下去,因為他母親常常把飯菜給這些流浪漢吃。上行下效,上一代時時以仁德存心,下一代就會學得很好。所 以,治家並不複雜,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孝悌。

        有一次,我在廈門講課。講完課之後,安排聽課的老師上來分享。有位中學老師一上來的第一句話就說:「我來上課,才知道德行的根本在孝。」接著他又說,他是 親身體驗到孝的力量,因為他們那個村莊住了幾十戶人家,總共有一百零九個後代。這一百零九個後代,有一百零八個大學畢業,只有一個不是,而那一個是已經考 上大學讀了兩年,因為某些因素而退學。所以,這個村莊的下一代是完全有大學以上的水準,原因何在?我們要從因上觀察。

        他說他們在大年初一,所有這一輩的孩子都沒有出去玩,都是帶著父母去寺廟拜佛,去拜彌勒佛,去拜諸佛諸神。拜完佛以後回到家,再去跟所有的鄰居、長輩拜年。他們做到了敬老尊賢,做到了孝悌。拜完所有的鄰居、長輩之後,他們就聚集在當地的

        學校裡,一起討論這一年來學業情況如何,事業情況如何,互相切磋。這種孝悌之風氣就成就了如此殊勝的果報。所以,凡事都沒有偶然的,家風要盛都要靠上行下效,絕對不能抱著僥倖的心理去教育子女。

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

        許哲女士是新加坡的國寶,常常有記者訪問她。她人生幾十年都致力於照顧病人,照顧貧窮的人。記者問她:「妳幫助這麼多人。」記者才說到一半,她就說:「我 哪有幫助別人?我幫助的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在她的觀念當中,哪裡是她的家?整個宇宙都是她的家。記者又問她:「妳都照顧別人,誰照顧妳?」她說:「我不 用照顧我自己,老天爺會照顧我。」

        老子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善良的人,他的福報不可限量。許哲女士說她的冰箱都會莫名其妙就有很多菜,也不知道是誰送的。為什麼不知道是誰送的?當 施的人是不求回饋,回報的人也不想讓她知道。假如我們今天去送禮是有目的,禮物拿過去還要告訴對方說:「這是我拿過來的。」當我們是有目的去付出,對方接 受的時候也會有負擔,好像欠你一個人情,這樣人與人相處會有壓力。許哲女士的付出是不求回饋,而且她覺得那完全都是她應該做的,所以接受她幫忙的人都會發 自內心的感動。一有機會可以幫她做些事,大家都會很主動,所以會買些菜放在她的冰箱裡。

        人是不是一定要有權位才能有貴氣?才能讓人家尊敬?不見得!孟子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新加坡的許哲女士已經一百零六歲,她是把全 世界的人都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來看待。她的生活非常簡單,每天吃一餐、或兩餐。她做飯很簡單,菜直接燙一下就吃,有時就直接生吃。其實這樣吃才

        能真正吃到食物的營養,當我們用很熱的火在炒青菜的時候,當你把菜放下去,維他命C、維他命B都在高溫之下流失了。

        她的飲食非常簡單,穿衣服也很簡單。她說自己沒有買過衣服,衣服都是從垃圾桶撿來的。在新加坡,很多人會把不合流行的衣服丟棄,所以她去撿回來的衣服,其 實都還不錯。許哲女士這樣做,一來做個好榜樣,二來因為她去探望的這些老人,他們的家庭情況都不太好,假如她穿著高級的旗袍去探望他們,對方就會有壓力, 不敢靠近妳,深怕自己的手把妳的衣服弄髒了。假如當大官的,每次都穿著非常體面的服裝到這些貧民窟去,會讓他們覺得很有距離。許哲女士穿著簡單隨便的衣 服,他們就會感覺非常親切。只要許哲女士走進他們的家裡,他們那種歡喜的表情,就好像見到自己的親人一樣。所以,新加坡尊她為國寶,不只是新加坡人尊敬 她,世界很多國家也邀請她去演講,對她也是非常的尊敬。

勤儉是保家法寶

        漢朝開國的時候,劉邦分封了一百多位功臣,這都是幫助他打天下的人,讓他們都有土地、房屋。經過一百年以後,經史學家調查,這一百多個功臣當時的家庭狀況 如何?讓人非常驚訝,這一百多人的家產幾乎已經完全消耗殆盡,還有人的子孫已經淪落街頭乞討為生,只剩下不到十個人的家族還保持興旺。其中有一個就是蕭何 的家族,還很富有。而蕭何在分封土地的時候,沒有去爭取皇城附近的土地,反而去要那些比較貧瘠的土地。用蕭何的話說,貧瘠的土地沒有人搶,而且子孫若不耕 作就沒有飯吃,因此他們就會很勤奮、很節儉,所以勤儉持家就能延續下去。一百年以後,他的家風仍舊保持不衰。

奢侈是敗家亡國之因

        商紂王時,紂王送給妲己一雙象牙做的筷子。旁邊有位賢臣叫箕子,他看到這種情況,心裡就想商朝要滅亡了。為什麼看到一雙筷子,就可以了解到這個國家要滅 亡?我們細細來想一想,當妲己拿著一雙象牙做的筷子,可能她用的杯子就是犀牛角做的,他飲食所用的是什麽碗碟?可能是金子、銀子做的。吃著山珍海味、穿著 綾羅綢緞、住著華麗的皇宮。所以,當他奢侈的物質生活不能得到滿足時,最需要的是什麼?錢。錢就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他要剝奪、榨取老百姓的錢財,老百姓 就會群起而攻之,要革命把他推翻。一個國家奢侈必亡,相同的,一個家庭奢侈也一定會窮困潦倒,所以奢靡之風絕不可長,這一點一定要謹慎。

孝子無災

        在一次看電視的時候,看到許效舜的一段談話,他是台灣的演藝人員。許效舜在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的前夕(九月二十日)到南投集集去拍外景,去拍飛鼠的外景。當 地人帶他們上山,結果到了山頂一看,本來有很多飛鼠的地方,卻一隻飛鼠都沒有。當地人非常警覺,覺得這是很怪異的現象,就趕快下山。因為當大災難要來臨的 時候,萬物都能警覺到。其實動物的欲望很少,每天只要吃飽就好,不會想去傷害別人,所以腦子比較清晰,接受這種天地之間的波動比較敏感。所以,所有的動物 都知道了,只有一種動物不知道,那就是人類。當時他們就趕快下山,可是到了半路就發生集集大地震,隨行的朋友很多人都喪生了,他卻安然無恙。在那次專訪中,他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他說:「假如我有一杯水喝,我的母親一定有一碗飯吃。」當我聽到這句話,我就明白為什麼他能逃過這次的劫難,是由於他的孝心,孝感動天,孝子無災。

誠為立足之本

        有個商人帶了十萬人民幣到深圳去投資,他是做鋪地磚的工作,就跟一個客戶談好了要鋪他們的地磚。已經簽了約,這個商人才發現這筆生意做下去一定是虧本,但 是合同已經簽下去了。這個客戶是汕頭人,汕頭人很會做生意。這個汕頭老闆一看,這個生意是鐵定虧錢,所以就吩咐他所有的幹部要好好盯著這個商人,看他是否 偷工減料。結果工程很順利就完成了,然後這個汕頭老闆就付給他款項,他一句話也沒有說就走了。

        這個汕頭的老闆覺得很納悶,「為什麼他的商業技巧我我都沒看出來?太高明了,居然我看是絕對虧本的生意,他還能做!」就趕快派人去把這個商人請回來,然後 對他說:「你坐,我想請教你,你的生意究竟是如何做的,如此高明,你這個生意賺錢沒有?」這商人馬上回答:「沒有賺錢,把我十萬塊本錢都虧完了。」這個汕 頭老闆很驚訝,接著問他:「那你是做了以後,快完成的時候才發現虧本,還是簽約完就發現虧本?」他說簽約完就發現虧本了,但是已經簽約了,我就要信守承諾 把它做好。

        這個汕頭老闆聽了以後很感動,現在商場如此爾虞我詐,竟然還有這樣的老實人,所以就對他說:「今天晚上我請你吃飯。」結果當天晚上,這個汕頭老闆把他的建築公司裡的主管統統找來,然後對他們說:「以後我們所有工程的地磚都給他鋪。」

        這是一個朋友告訴我們的故事,當時我們就走在那位商人鋪的地磚上面,走在這樣的地磚上,內心感到格外的踏實,因為這絕對不是那些豆腐渣工程。所以,為何說傻人有傻福?因為憑著良心道德做事,他的福報遲早會現前。人算不如天算,不要耍小聰明。

行善不能等

         天地在上,鬼神難欺,我們念了《太上感應篇》,就了解到「禍福無門,惟人 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行善一定要及時,不然當我們的厄運現前,想行善也來不及了。我們要為自己積福,要為後代子孫積福,因為「積善之家,必有餘 慶」,你的福德可以庇蔭後代,逢凶化吉。

        九一一事件,兩棟金融大樓瞬間垮下來,請問這兩棟大樓裡面有多少人?太多了。這兩棟大樓是全世界很多連鎖金融行業的總部,這些人的財富都是頂級的,不愁吃 穿,可能他們昨天還吃著價值五千元的美餐,但卻不知道明天他將一命嗚呼。所以,錢有何用,不能化險為夷。

        我有一位長輩,他的朋友在這棟大樓足足工作了幾十年,幾十年來從未遲到過,因為上一輩的人是很守信用的,對做人的原則是很有堅持性的。剛好在九月十日上床 睡覺時,怎樣睡都睡不著,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睡著了,早上醒過來一看錶,發現遲到了,連早餐都沒吃就往地鐵衝,當他走出紐約地鐵的時候,大樓塌下來了。所 以,人生的遭遇真正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閻王要你三更死,豈敢留人到五更」,你的命運中真的有劫難來了,假如沒有足夠的福分是化解不了的。因此, 行善不能等。

人生有捨就有得

        財富要如理如法去求,而得到財富的真正原因何在?在財布施。我的姊姊當初也是在公家機關上班,後來懷孕就把工作辭了,在我們家待產。在那段時間裡,我就有 很多機會跟我姊姊溝通教育的觀念。所以,我的外甥一出生,只要聽到我的聲音,眼睛就轉過來,因為聲音太熟悉了、很親切。

        我姊姊把她心愛的工作辭去,人生有捨有得,反而她辭掉工作 以後,我的姐夫愈賺愈多。我姊姊因為在家裡帶孩子,用不著什麼錢,就把錢拿給我。她說:「你去幫我布施掉,幫我印書,幫我拿去國際賑災,都沒有關係。」她 很信任我,叫我全權處理。有一次,他們去一個大賣場買東西,因為剛剛開市有舉辦抽獎活動,我姊姊就填寫了一份放進去。第一特獎是一台轎車,結果沒過多久, 電話響了:「蔡女士,你們抽到第一特獎,是一台轎車。」就把車子開回家。

        所以「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有修布施的因,遲早會得到財富,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理得心安。而當我們相夫教子,能夠輔助先生在事業中不會有太大的偏頗。因 為孩子從小自己帶,在吃的方面就特別注意,讓他吃得有營養,所以孩子從小抵抗力就很好。諸位同修,一個孩子從小抵抗力好,一輩子可以省多少錢?你看現在多 少家長,一流行感冒,常常都要去醫院報到,花的是金錢,花的是時間,花的又是體力。而孩子從小身體不好,他這一生就相當艱辛。

孝悌利益分分己獲

        我們有一位崔老師,他從小就很會幫父母做家事,弟弟、妹妹也是他在照顧, 看起來好像很辛勞。但是後來他念小學、念初中、念高中,念到大學,他從未想要當幹部、當領導,但是往往機會都會到他的面前來。譬如學生會主席的這些工作都 讓他做,可能是從小磨鍊做事,所以辦事能力特別強。他不想要名,名也會到眼前來。

        當孩子願意接受很多的工作、很多的磨鍊,這些付出絕對不會白費,而是紮實了他的本事。有一次,老師們一起包餃子,有一位老師看著崔老師,他很驚訝說:「我才包好一個餃子,你已經包好五、六個餃子了。」因為他從小做的事情很多,工作效率就特別好。因此,人絕對不要怕付出,不要怕吃苦,因為到頭來誰得的利益最大?是自己。

一飲一啄 莫非前定

        有一次,台灣發生非常嚴重的火災,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數十條人命付之一炬,此是台中威爾康大火。而燃燒的過程中,有老的、有少的,各個年齡層都有,統統走 向黃泉路。有個人他的女朋友在這次火災中喪生,因為沒有每天通電話,所以他不知道女友已經去世了。當天晚上他睡覺時,他的女朋友來給他託夢說:「我已經死 了,我們這幾十個人就是在前世一起結夥搶劫,剛好這一世統統都到齊了,一把火燒了。」在這次事件當中,也有人是本來要去,突然有事而未去,因此逃過一劫。 正所謂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覺西園

        在汕頭有家素食館,叫覺西園。當初覺西園的設立,其目的就是希望讓更多人能吃素,不要殺生,而且也希望更多的人能聞到佛法,破迷開悟。由於這樣的動機,他 們就開設了這家素食館。這家素食館是一餐三塊錢吃到飽,而且都是幾十樣菜,讓所有吃的人都歡歡喜喜,他們還常常變換菜色。本來一開始他們打算每個月虧欠幾 萬塊,最起碼能讓更多的人不要吃肉,又能聞到佛法和聖賢教誨。他們也抱著假如一天有五百個人來吃,就有五十個人拿善書回去,其中有五個人看,或許有一個人 看進去就值得了。假如那一個人往生成佛了,他開這家店也就值得了。抱著念念為眾生著想的存心,就開業了。還曾經供眾,免費讓大家吃,一天擠進一、兩千人。結果從開張至今,不只沒有貼錢,還賺錢。一餐有五百人左右來吃飯,還不只是佛教徒來吃,因為他們把整間佈置得很好,上面有基督教 的教誨,還有伊斯蘭教的教誨,把淨空老和尚多元文化的觀念也加入進去。所以,很多基督教徒開完會,也一起到他們的餐館來吃飯。由於這麼多的人來吃,他們的 收入也維持得很好,多餘的錢還可以再做三件事。第一是固定做放生,第二是拿來印佛書、印聖賢書,第三是去看望並捐助當地的一些老弱婦孺,比較貧窮的人。

         一般人會覺得這樣的生意不能做,假如是你,你敢不敢做?如果一般商人一聽:「這種生意絕對賠錢。」但是我們不能隨順世間看法,要隨順真理思考,所謂愈施就 愈多。他們面對一些流浪漢都免費供養,而且給他們吃的東西不是剩菜,都是新鮮的。這真正在修平等心,沒有高下之心。當地的官員也都到他們那裡吃飯,然後告 訴他們,你們做的是好事,是為我們社會謀福利。結果他們地區的犯罪率有明顯下降的趨勢。

        一些初中生、高中生也來吃,吃了以後還會主動把袖子捲起來,一起到廚房幫忙洗碗,所以這種良善的風氣確實是可以不斷帶動起來。還有當地的計程車司機免費送 法寶,只要是載送法寶,打一通電話給他就來了,而且還每天捐十塊錢來幫忙做這些好事。計程車後面也會放著淨空師父的法寶,只要坐車的人感興趣,他就在計程 車上轉法輪,廣宣流布。

        確實,這個世間有太多的事需要做,需要我們去帶領。師長也給我們教誨,別人要做的事讓給別人做,別人不做的事,最缺乏人做的事情,我們要主動帶頭來做。他 們護持眾生不要再造殺業,同時也讓更多的人能遇到百千萬劫難遭遇的法緣,相信他們這個餐館一定會愈開愈好。我聽說好像馬來西亞已經要開分店了,這個好事希 望大家能共襄盛舉,要相信「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羚羊跪拜只為子

        有一天,有個獵人看到遠方站著一隻藏羚羊,立刻就拿起獵槍做好瞄準的動作。這隻藏羚羊因為知道自己跑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就站在那裡看著這個獵人,瞬間牠的 雙膝就跪下去了。這個獵人也很驚訝,因為他打獵至今沒有見過這種場面,不過他還是扣了扳機,把這隻藏羚羊打死了。後來他把牠抓回來以後,剖開一看,原來這 隻藏羚羊已經懷孕了。所以,牠這一跪是祈求獵人饒了牠和孩子。獵人看到這一幕,自己心裡也相當感動、相當後悔,從此他就把獵槍丟掉,不再殺害動物了。

勸君莫打枝頭鳥 子在巢中望母歸

        人絕對不能因為自己的欲望,好玩就去玩弄動物、去傷害動物,這個果報會非常慘烈。「若要世上無刀兵,除非眾生不吃肉。」人不要去殘害這些生靈,不然只會冤 冤相報,沒完沒了。我們用這分體恤的心,就會感受到動物的痛苦,動物也有牠的天倫之樂,我們不應該剝奪牠們的生存權利,把我們的快樂建築在牠們的痛苦之 上。

        有個獵人放了一個捕獸器,他要抓黃鼠狼。他看到這個陷阱已經成功抓住黃鼠狼,當他就近一看,原來只剩下黃鼠狼的皮。他很驚訝,這隻黃鼠狼究竟去哪裡了?他 就順著留下來的血跡跟蹤過去,結果是這隻黃鼠狼使盡全力撕開自己的皮逃走。當他找到了黃鼠狼居住的地方,就近一看這隻黃鼠狼已經死了,倒在洞口裡,而牠的 孩子正在吃這隻黃鼠狼的奶水。所以,我們也看到,動物之間確實是有天倫,都會愛惜子女,都會孝順父母。我們應該彼此尊重。

草神求水

       大陸有一位同修叫陳曉旭,她跟先生有一天睡覺的時候,覺得 房間裡面磁場怪怪的。她說:「假如是有鬼神的話,你們讓電燈閃一下,讓我們知道。」確實沒過多久,電燈就閃了一下。他們夫妻很緊張,然後接著又說:「假如 有什麼需要,託夢告訴我們就好。」當天晚上就做個夢,是很多小孩子的聲音,他們是她家前面的那些小草神,因為都已經快要渴死了,希望有人去幫他們澆澆水。 清晨她走出門去一看,果然她家的花都開得很好,但那些小草都快枯死了,因為她父親只澆花不澆草。她趕快用水去澆一澆那些小草。

有福報、善根的狗

       我曾經遇過一隻狗,我們在讀誦經典的時候,牠也會跑到旁邊來。當我們敲引磬時,牠就會仰天發出吼聲,那種吼聲你可以聽出來,牠是非常的恭敬,而且每天都來 做功課沒有缺席。有時牠可能會忘記時間,但當我們引磬一敲下去,牠突然發現自己遲到了,就會一邊跑一邊叫。

        牠也很有福報,到佛寺來,三餐都不用愁,而且牠很有善根,都跟我們吃素也不挑食。有一陣正值狗的發春期,很多的公狗為了爭一隻母狗,被咬得很慘烈,牠回來 的時候整個嘴唇都裂開來。因為牠跟我是師兄弟,我有責任「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所以我就把牠叫過來,狠狠罵了牠一頓說:「你都搞不清楚自己 為什麼墮到狗道,就是太愚痴了!」當我在講話的時候,牠露出慚愧的眼神,頭低低的。其實眾生很可憐,習性太重,自己明明知道不對,但是也很難轉過來。所 以,確實要有善知識教導,要有一群善友依眾靠眾。

 

冬季養生少花錢 水果煮著吃更健康

現代保健養生學教育我們,要常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水果,不僅營養 豐富,吃起來可口,而且還有美容等功效。但是,在寒冷的冬季,生吃 冰涼的水果,肚子似乎總愛“鬧情緒”。尤其是胃腸功能虛弱的人,更 是愛恨交加了。因此,“煮水果”就應運而生了。 大部分水果都適合煮著吃: 冬季水果煮著吃有一定的養生保健道理,而且大部分在冬季常見的水果 都適合煮著吃。水煮水果,水溫一般維持在100攝氏度左右,這樣的水 溫,對水果當中的營養物質的影響不會太大。像多酚類這樣的抗氧化物 質,也基本能大部分保持“原生態”。從這個角度講,煮熟了的水果的 潤燥、通便、促進消化之類等保健作用與生水果差別不會太大。 1.蘋果 蒸熟了的蘋果具有很好的止瀉作用,這是因為蘋果中果膠的“立場”不 太堅定,未經加熱的生果膠可軟化大便,與膳食纖維共同起著通便的作 用,而煮過的果膠則搖身一變,不僅具有吸收細菌和毒素的作用,還有 收斂、止瀉的功效。 具體做法為:將蘋果洗淨,帶皮切成小片(近果皮處,果膠含量相對豐 富,止瀉效果更好),放入小碗中,隔水蒸5分鐘即可,稍稍冷卻後,即 可食用。 2.梨 蒸熟了的梨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在蒸的過程中,還可以加 入其他食物或藥物,以增強止咳化痰的功效。其中,最常用的要數川貝 冰糖梨。 具體做法為:取大雪梨1個,切下梨蓋,去掉內核,倒入3克川貝粉和適 量冰糖,再覆上梨蓋,放到碗裏隔水蒸10分鐘,關火,待梨溫熱時把蒸 出來的湯喝下,並把梨吃掉,每日一次,有很好的止咳作用。需要特別 提醒的是,川貝冰糖梨不適合風寒咳嗽者食用(風寒咳嗽常表現為咳嗽、 咳痰清稀色白)。 3.棗 大棗具有很好的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作用,蒸熟的棗相對於生棗更易消 化,脾胃功能比較弱的人可以把大棗放入碗中直接蒸熟後食用。對於氣 血虧虛、肝腎不足者,還可以將大棗與枸杞、雞蛋一起蒸著吃。 具體做法為:取紅棗5枚、枸杞少許,洗淨後用清水浸軟,然後將紅棗去 核;取雞蛋兩枚,加入適量鹽打成蛋液,然後加入紅棗、枸杞和涼開水, 隔水蒸至蛋液凝結即可食用。 4.山楂 山楂含有大量有機酸、果酸等,生吃會對胃有一定的刺激,而且還會 有“倒牙”的狀況。蒸熟的山楂也有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的 食療功效。 具體做法為:將山楂除去核,放在碗裏,加入冰糖,放到蒸鍋上蒸15分 鐘即可。蒸出來的山楂色澤鮮明,酸酸甜甜,可增進食欲,幫助消化。 5.柚子皮 很多人喜歡吃柚子,但厚厚的柚皮卻往往被棄之不用,其實柚子皮是個 寶貝,不僅可以作為居室裏的空氣清新劑,還可食用,有非常好的食療 功效。柚子皮中含有柚皮甙和蘆丁等黃酮類物質,具有抗氧化活性作 用,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減少血栓的形成,對腦血栓、中風等腦血 管疾病都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尤其適合中老年人食用。另外,柚皮所含 的豐富果膠,還有美容養顏的功效。

2011年1月1日 星期六

為什麼我們燒香禮佛拜神卻不靈驗? (轉貼)

為什麼我們燒香禮佛拜神卻不靈驗? (轉貼)

頭上三尺有神明!如果你不相信這句話,請離開。

春節馬上就要到了,逢年過節到廟裏燒香祈福,是我們華人的傳統。正月初一那天更是人山人海,所有寺院宮廟都是香煙繚繞,功德箱裏塞滿了鈔票。每個人焚香下跪的時候,都在心中祈福,希望神佛能夠為自己帶來財富、事業和健康。

但是現實是極其殘酷的!!!

因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不靈驗!!!

廣大民眾一生燒香祈福,絕大多數人卻從來沒有被福祉降臨過!該怎麼倒楣還怎麼倒楣,該怎麼貧窮還怎麼貧窮!幾千年來,國人因為燒香祈福而真正得到福報的少之又少!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明白不靈驗,也都在懷疑,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俗話說:心誠則靈!是我們的心不誠嗎?我相信,除了個別某些人外,絕大多數人在祈拜神佛的時候都是誠心誠意的!是廟宇不靈嗎?雖然正值末法時代,廟宇多被世俗污染,很多和尚道士早已善根不再。但不可否認,還是有不少佛道寶剎經歷代高僧高道多年加持,靈透九霄!

為什麼?

為什麼??

為什麼???

到底問題出在哪裏?這是我多年來解不開的一個死結!終於日前機緣巧合,讓我揭開了這個被掩蓋了的秘密!!!
 
事情的發生極其偶然。前些日子我在計劃著打算春節開車回家,因路途較遠,如何防範疲勞駕駛發生車禍是我最擔心的。我在網上搜尋一個“傳說中的醒元本草”飲料的神奇產品時,找到了一個公司網站,沒想到這一看,卻讓我也找到了多年困擾我的答案!!!

這個公司網站,裏面有一頁叫“祈香福”,講述了大年初一眾人到各廟宇上香祈福的事情。看到“祈香福”這三個字的時候我很困惑,因為從來沒有聽聞過這種說法,連網上也沒有查到這個詞。是不是寫錯了?我可是自認有點國學背景的啊!

而下面的話更讓我感到疑惑!“我們向神佛祈福,祈福我們的事業像明香一樣,恆遠地照亮每一個角落;貢獻國家,造福人民,回報社會,利益員工……我們向神佛祈禱,祈禱一個機會,讓我們施展遠大抱負,實現美好理想……”

說實話,我非常懷疑這個祈福的內容,因為裏面沒有提到財富!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漏洞!對於一個公司來說,不祈禱財富祈禱什麼?是不是太虛偽了?明明想賺錢卻滿口仁義道德?!
我是一個好奇心很重的人,又向來對滿嘴仁義道德的虛偽之徒恨之入骨,加上我的工作性質和國學研究有些關聯,我打算就此前往踢館。

帶著滿腦子疑問按網上聯繫方式找到了該公司的負責人,不客氣地把我的問題提了出來,卻得到了一個很簡單但卻非常奇怪的回答,“因為我們不想祈禍,我們想祈福”。

我聽後一頭霧水,完全不知所以然。什麼叫“不想祈禍”,這跟“禍”有什麼關係嗎?當我再次追問時,該負責人告訴我應該自己去找答案,並建議我去找一找“福”字的真正含義。

回去後我開始到處查找“福”字的解釋和含義,並且直接從甲骨文開始查起。可查來查去,解釋都是基本一樣的:“福”字在甲骨文中是“兩手捧酒獻於祭台之上”的會意字,是人們祭祀神佛祈禱得到福報的意思。

這種解釋有什麼異常嗎?幾千年來都是這樣子啊!我們整天燒香禮佛拜神就是要祈禱上天索取福報啊!

當我帶著這個疑問再次“質問”該公司負責人的時候,我被反問到:“雙手捧酒獻給神明是祈禱福報的意思嗎?”我一下子被問的莫名其妙,難道不是嗎?

由於對方很忙,我不好意思再次打擾,遂找朋友介紹了一位佛教界人士請教。這位法師學識深厚,是某佛教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當我把疑問提出來之後,他笑著問我,“在古代酒是非常珍貴的東西,比黃金珍貴的多!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獻出去叫什麼?”我一下子愣住 了,“把自己最珍貴的東西獻出去”?那不是“奉獻”嗎?難道“福”的真正含義不是“索取”,而是“奉獻”?!不可能啊?這和我們多年來的認知完全相反啊!!!

法師接著說:“真正的佛門弟子,焚香祈福,是敬佛、禮佛,並學習佛法的道理,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佛教,去普渡眾生,這裏面是沒有任何索 取的意思的。沒有奉獻,哪裏有福報可言呢?整天想著自己的利益,想著索取,不幫助別人,甚至還傷害別人,又哪裏有福報可言呢?有的只能是禍報啊!這中間的道理,你自己去領悟吧。”

從法師那裏出來後,我一個人坐在寺廟裏面的廣場上發呆。廣場上人群熙熙攘攘,香客們進進出出,可是在我眼裏,已經完全變了樣。

前面那個年輕人,像個做生意的。看他念念有詞的樣子,一定是在祈求神佛保佑他發財吧?那個胖胖的中年人,像個貪官模樣,看他虔誠的樣子,一定是在祈求神佛保佑他升官又撈錢吧?他們肯定在神佛面前許願要捐錢來還願吧?

不知為什麼,我心中泛起陣陣明悟,他們都是在為自己的利益甚至惡行祈求福報吧?這滿廣場的香客,有沒有人是祈禱神佛給自己機會為社會做貢獻,為他人做奉獻的呢?恐怕一個都沒有吧!

我們常說,誠心三柱香,能溝通神佛,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可是我們傳遞的是什麼信息呢?我們展現在神佛面前的是什麼呢?是一顆顆醜陋的心靈,自私、貪婪!是一張張醜陋的嘴臉,虛偽、勢利!

我們本該敬佛、禮佛、按佛說的道理去做!可現在卻變成拜佛、求佛,把自己的醜陋和陰暗全無保留地展現在神佛面前。更可悲的是,還要用世俗的骯髒金錢和神佛交換,要神佛按我們的意思辦,幫助我們更醜陋,幫助我們更陰暗?!

捫心自問,神佛會保佑我們嗎?沒有奉獻、談何福報?沒有為他人、為社會做奉獻,卻只要求索取和享受?

這不是在祈福,這是在迫不及待地告訴神佛:“我是壞人!我是小人!我是鴻毛!”把自己內心的醜陋通通告訴神佛,這是在祈求神佛立即降罪於身啊!!!這樣也好,我們不用等到死後再遭報應了,直接祈禍到家,現世報!!!

我被找到的答案徹底驚住了!!!這幾天發生的一切都讓我感到無比震驚!已經完全顛覆了我的世界觀!!!

這一刻,我終於明白了公司網頁上“祈香福”的含義,也終於明白了那位負責人的話,“我們不想祈禍,我們想祈福!”一家不算大的公司居然承載了如此厚重的文化傳承,不得不讓人感嘆中華文明強大的生命力!

在為我們先人的思想傳承而深深地震驚與折服的同時,我也為民間百姓多少年來天天祈禍而不知,感到深深的悲哀!

我們的先人在幾千年前就明白了這個道理,並創造了相應的文字來闡明“天機”,卻被後人錯誤地認知,天天祈禍,世世代代得不到福報!如此南轅北轍的認知居然存在了那麼些年!實在可悲可嘆!今天我把這些事說出來,希望眾信者能從昏夢中驚醒,不要再天天祈禍了!

請順應“天道”吧,多做一些有益社會、有益他人的實事吧,多做一些慈善捐助,讓更多的人受益,讓社會受益吧!不要再去為自己的私利甚至惡行祈求什麼福報了?那樣得到的只能是禍!

“福”不是我們“人”能夠“求”到的!!!賜福是“天”的權力!把自己的思想和品行保持端正,回歸家庭,回歸社會,回歸成一個有責任、有愛心的“人”吧!只有這樣,“福”才會降臨到你我的身上!!!

莫要折自己的福分

作者 happytilliely

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過得好一些,過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會去做許多的善事,諸如布施、供養、放生、做義工等等。但是似乎忽視了一點,我們一邊在積極修福的同時,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損自己的福分呢?

也許有的人不斷地修福,經常去印經或做其它的善事。幫助眾生聽聞聖賢教誨。可是,境遇仍不是那麼順利,有病者病不見輕,貧窮者依然貧窮,所求者皆不遂願;於是便會埋怨上蒼不平,為何自己這麼利益他人。卻還不如那些沒行善事的人,便會對佛菩薩不滿,認為沒有照顧自己。

可是,自己積的福已在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中被折損了,自己還不知道的實在是大有人在。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是否注意過自己的心,我們所說的話,我們所做的事?真正去觀察到!
 
當看到別人升官發財的時候,特別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靠排斥自己而升了官的人,我們的心裡是酸溜溜的,還是很反感;是在感受別人的喜悅,在為他們祝福?還是忿忿不平,或嗤之以鼻而看不起他呢?

我們吃飯的時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時.是會生氣的倒掉,或埋怨飯做的不好呢?還是會時時去感恩種田人的辛苦,賣菜人的辛勞,或是做飯人的用心呢?

在路邊看到行乞的人,你是不是認為他在假裝殘疾,在行騙;或給他錢的時候。自己有一種看不起他,可憐他,或者想自己是在做好事,在救人,在做善事的呢?

在看到某些人行為不端,後來生了一場大病,自已是不是在想:看吧,這就是報應,行惡的人終究是會有惡報的。此時,會不會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興災樂禍之中了呢?

此心,到底是刻薄還是仁厚,我們知不知道呢?

可是,應該清楚,在一瞬間看到別人受災而心中大快的時候,那種興災樂禍的念頭,已經在折損自己的福報了。不管是什麼事,起心動念都會起作用.都會折損自己的福報,不是做了才算的。這樣細細算來,自己的福報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實在是可惜啊。就像一個破了的桶,你不停地向裡面倒水,水卻一直在流掉。

其實,惜福比造福更可貴。在惜福的時候,你懂得去感恩付出的人,懂得珍惜,懂得勤儉。可是,在造福的時候,一味地希望能多—點,再多一點,這顆貪求的心,也許已經使白己更加地墮落。

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積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這個福來的時候,你會享受得很快樂,因為你的心是善的。當只是用錢財來布施,回來的也是錢財,也許你的生活依然會不太舒服.因為你看別人不順眼。可是,若能反觀自己的心.布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悅給別人,你所得到的,就不僅僅是財富而已。

所以,要讓自己幸福一些,還要注意,不要在點點滴滴處,折損自己的福分。
 
作為一個學生,當看到別人的成績考得很好的時候,會不會妒忌?做同樣的生意。看到別人的顧客比自己的多,效益比自己的好,會不會酸酸的?或者,離了婚的人,看到也有人離婚了,心裡一想,啊,也有人和我一樣,稍有安慰。又或者,時常說一些酸寒刻薄的話來刺激別人,貶低別人來顯示自己,揭人家的短處,談別人的過失。這都是我們不夠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們的福分。

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別人好。

當看到人家有所得會很不高興,看到別人有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歡的人受了罪,歡喜得不得了,這都有失仁愛之道,都是在折損自己的福報。

而反之,若要從這些平常的細微之處來修福,就快速多了,念念為一切眾生.那麼,你的心是為一切眾生,你在與一切眾生結善緣。看到別人好,我們高興,看到別人不好,我們替他們難過,並且,盡己所能地去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哪怕與自己有過節,也義無反顧去幫助,這就是一顆仁厚之心。有此心,就不用擔心自己沒有福報,量大福就大。
 
若能時時長養我們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隨喜讚歎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盡心盡力,這本身就給我們積累了大福。
 
在行善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心善,時時去體諒他人。縱然是惡人,也希望他能回頭改過,而非嗔恨地指責與辱罵,當你認為自己發心是好的,是想讓他好。而去指責甚至打罵有缺點的人時,或者寫匿名信去告發或無限上綱地誹謗他人,但是自己卻認為是在挽救人家時,那不過是你自己的情緒,並非真正有利於對方向善。與此同時,也會折損自己的福報。

所以.時時守護自己的善心,守護自己的清靜心,守護自己的一顆愛心,先做自己的護法,保持自己不造惡,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進而,再去安護身邊人的心,讓他們感受到舒服與自在。遇到與自己性格、想法和願力不一樣的。不強求苟同,但也不會標新立異,只是相互的尊重與關懷。這樣,您會越來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

有錢不是幸福,好多財富豐厚的人,心靈並不快樂,仍舊在痛苦中。如果,自己的心惡行善,或者心善行惡,苦心積的福還不夠折損的,那也太不值了。

不是菩薩不保佑你,而是你把菩薩給你的又丟掉了。

注意自己的心!莫要再折自己的福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