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發願改過。明須良朋提醒。幽須鬼神證明。一心懺悔。晝夜不懈。經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 效驗。
「顧」,但是。「明」,明顯。凡發願改過,需要有真正的好朋友時時刻刻提醒你。為什麼?凡夫健忘,一 轉眼就忘掉了,如果有好朋友常常提醒,又會嫌囉嗦。怎麼辦?釋迦牟尼佛有聰明智慧,他用什麼方法?名號,這是藝術的教學。譬如,「釋迦牟尼佛」是梵文音 譯,「釋迦」翻作仁慈,「牟尼」翻作清淨。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缺乏仁慈,心不清淨。所以,佛用「釋迦牟尼」這個名號來提醒我們,待人 要仁慈,捨己為人,對自己心要清淨。我們念這個名號就是提醒自己,聽到別人念也是提醒自己。所以,我們看到寺院大殿的幢幡,上面寫的都是佛菩薩名號,這都 是教學工具。
供養佛菩薩像,用意也是如此。釋迦牟尼佛代表仁慈清淨,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無條件 愛護一切眾生。眾生有苦有難,全心全力幫助,這就是觀世音菩薩。看到觀世音菩薩像,就要想到我要向觀世音菩薩學習,以無條件的愛心幫助一切眾生。若能如是 用心效法,自己就是觀世音菩薩。
地藏王菩薩代表孝親。「地」是大地,「藏」是寶藏。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不能離開大地,我們食衣住行都 要靠大地來供養。大地生長五穀雜糧等,供養我們所日常生活所需;地下埋藏金銀珠寶這些資源,提供我們物質資具。「地」代表我們的心地,「藏」是我們真心含 藏著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需要去開採。我們用什麼方法開採?「孝親尊師」,這是供奉地藏菩薩的用意。因此,我們看到或是聽到地藏菩薩名 號,就要懂得「孝親尊師」。
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我們要求智慧。普賢菩薩代表實行,我們要把釋迦的仁慈清淨,觀音的慈悲,地藏的孝 敬,文殊的智慧,落實在自己日常生活、工作、處事待人接物上,這就是普賢。彌勒菩薩代表歡喜心,佛法講平等、慈悲,生平等心,成呈喜悅相。我們處事待人接 物心要平,色要端莊、歡喜,這是教我們如何與大眾相處。全是表法。所以,供奉佛像功德很大,意義在此。
既使出家人的名號都不例外,譬如我叫「淨空」,人家一提到這個名字,我就想我有沒有清淨?我有沒有放 下?放下就是空。我有沒有做到名符其實?如果名實不相符,要生慚愧心,精進用功。你們看到我,這個名號也是提醒你們,聽到別人念也是提醒你們。
佛的名號無量無邊,代表我們真心本性的性德無量無邊;菩薩名號無量無邊,代表我們的修德。我們是凡 夫,迷失了自性,所以性德不顯,要靠修德。修德有功,性德就現前。這是佛教的教學,真是妙極了!所以,佛教裡所有佛菩薩形像以及護法神形像,都具有教學表 法的意義,絕對不是迷信,絕對不可以當作神明來供奉。
不僅名號、造像是表法,所有一切設施、建築無不表法。寺院供奉釋迦牟尼佛的大殿,稱為「大雄寶殿」, 這個建築外面看是兩層,裡面是一層。這是教我們對外要隨俗,「佛法在世間,不壞世間法」,外面兩層代表社會秩序,可以不平等,因為外面平等了,社會秩序就 破壞了。外面一定有尊卑、有父子、有兄弟、有長幼的秩序,不能破壞;自己內心要平等。
香代表「戒定真香」,燃香供佛,就要發願「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戒定慧是自性真心之香。
供佛最重要的是水,水代表清淨心、平等心。看到這杯水,就要想到我的心是不是像水一樣乾淨,一塵不 染?是不是像水一樣平等?諸位要記住,佛前不能供茶,茶有顏色,代表污染,一定要供清水。水代表清淨、平等,提醒我們要修清淨心、平等心。
這是佛苦口婆心,用種種善巧教導我們。由此可知,佛對我們恩德之大,設想之周到,我們不能不佩服得五 體投地。哪裡有迷信!懂得這些表法的意義,就是「明須良朋提醒」,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我們。所以,佛門教學的設施,真正了不起!在幾千年前,佛就用藝術的方 法來教化眾生。
「幽須鬼神證明」,「鬼神證明」就是感應,這是需要鬼神來幫助我們。感應的事情太多了,我在這一生親 身體驗的,還有同修們的感應太豐富了。佛法的修學就是學做個好人、明白人,還是要有善根、福德、因緣。你要是不具足這三個條件,這一生沒有緣遇到佛法;你 有這個機會遇到,證明你過去生中有善根、福德、因緣。
美國「達拉斯佛教會」會長蔡文雄居士,長住在外國,不相信鬼神。有一年他的父親過世,他回台灣奔喪。 他的父親臨終前,他看到有一尊佛像在窗戶裡面,窗戶就好像佛龕一樣,佛像在當中。他至少看了十五分鐘,這麼長的時間,決定不會看錯,他的印象很深,非常驚 訝!他問別人有沒有看到?別人看不見。他學佛的信心從這個地方開始,這是佛來度他。以後他做生意賺了錢,有次逛古董店,看到一尊石雕的佛像,就是他父親走 的那一天現在窗口的那一尊佛像,他立刻就請回去。最先供在家裡,後來把這個事情告訴我,我勸他把這一尊佛像供在道場,因為他是會長。這是他學佛的因緣。
他還告訴我一樁不可思議的事情。有一次在舊金山,他跟幾個朋友開車走錯了路,走到一個小鎮,這個小鎮 他從來沒去過。車接近小鎮的時候,他突然感覺很熟,他把這裡的道路、建築狀況跟同車的人講。開車進去之後,跟他所說的完全一樣。他非常驚訝,多年以來得不 到答案。後來問我,這是什麼緣故?我跟他說,大概你前生住在這個城市,而且住的時間相當長;否則,你不可能知道小鎮裡面的狀況。他一想有道理。很可能他前 生是中國人,在舊金山作礦工,生活在這個地方,死在這個地方。還算不錯,沒做什麼壞事,這一生又得人身,生意也做得不錯,又能夠學佛。這證實了他前世的業 因。
像這一類的事情,我遇到的太多了。我自己本身也有好多次,到外國某個地區,從未去過,一去突然感覺很 熟悉。如果沒有前世,怎麼講都講不通。你說這是突然之間有靈感,為什麼到其他的地方沒有這個感應?由此可知,人決定有過去生。既有過去生,肯定有來生,因 果通三世。
「一心懺悔,晝夜不懈」,這是做功夫。「懺悔」就是改過。我們念念都有過失,一不覺就迷了,迷了就是 過失,一定要時時刻刻提醒,晝夜不間斷。真正下定決心改過自新,要效法佛菩薩,學習佛菩薩。
「經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驗」,這是講剋期取證。若能真正精進努力,晝夜不懈,經過七 天,或者十四天,乃至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鍥而不捨,就有感應。
或覺心神恬曠。或覺智慧頓開。或處冗沓而觸念皆通。或遇怨 仇而回瞋作喜。或夢吐黑物。或夢往聖先賢。提攜接引。或夢飛步太虛。或夢幢幡寶蓋。種種勝事。皆過消罪滅之象也。然不得執此自高。畫而不進。
哪些感應?舉例來說。「冗沓」,事務繁忙。在從前總是不開心,鬱悶不樂,現在心胸開闊,常常歡喜。或 是從前處事待人接物,總覺得糊裡糊塗,沒有智慧;現在經過斷惡改過修持之後,覺得自己有智慧,處事待人接物不迷惑。或是從前事務繁忙,就會感覺很累、很疲 倦,提不起精神,處處有障礙;現在經過這樣修持之後,處理這些繁雜事情,一切順利,再繁再忙的事都感覺有頭緒、有條理,輕而易舉,不覺得繁雜,也不會厭 倦。或是從前遇到冤家對頭就討厭、恨他,總想罵他幾句;現在看到這些冤家對頭,不但不會罵他,還歡喜跟他行禮,以善心、禮節來對待。這都是好的吉兆,這是 在人事上說的。
還有一些是夢中的境界。「黑」,髒東西。或是夢中吐出黑色的東西。我自己有這個經驗,在學佛之前惡夢 很多,常常在夢中驚醒。學佛之後,前十年還有惡夢,十年之後,惡夢沒有了。這都是好的預兆,好的感應。或者夢到往聖先賢。我是因為常常講經,所以夢到不少 次參加佛菩薩講經法會。佛菩薩在夢中跟你說法,幫助你,教導你。這是一類。還有一類,或是作夢的時候飛起來了,在空中飛行,騰雲駕霧。或是夢到天宮,夢到 佛國,這都是非常好的勝事。這些種種勝事,都是改過修行的預兆,這是消除過失、滅除部分罪業的現象。
「畫」是終止。不能因為得到這些好現象,就停止不進。雖有種種瑞相現前,一個真正用功的人,見如不 見,亦不必說與人知,或炫耀自己的成就。應當緊記,「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放在心上,自己依舊要一心懺悔,晝夜無間。如果得此境界,自己以為了不得, 比別人高,心生貢高我慢,不但不能提升,立刻往下墮落。所以,這些殊勝的境界現前,若無其事。縱然覺得自己智慧開了,還是作未開想,功夫才會進步。
昔蘧伯玉當二十歲時。已覺前日之非而盡改之矣。至二十一 歲。乃知前之所改未盡也。及二十二歲。回視二十一歲。猶在夢中。歲復一歲。遞遞改之。行年五十。而猶知四十九年之非。古人改過之學如此。
了凡先生舉古人改過的例子,勉勵他的兒子。蘧伯玉是春秋時代衛國大夫,改過自新做得很有效果,在歷史 上留給後人做典範。他二十歲就知道改過自新、斷惡修善的重要,所以認真努力改過。雖然天天努力,改了一年,覺得過去一年改得不徹底、不究竟。這樣年復一 年,到自己五十歲,回過頭來仔細想想,過去四十九年所做的還是錯了。
這是非常值得我們效法。一個人最大的過失,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過失。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有過失,你就不會 有心改過。沒有改過的念頭,過失由小過累積成大過,由大過累積成巨過,後來的果報不堪設想。人為什麼死後墮三惡道?原由就在此地,不知道自己的過失,不知 道改過。
由此可知,了凡先生所講的「明須良朋提醒」,非常重要!到哪裡找一個好朋友提醒你?說老實話,父母都 做不到。父母果然天天提醒你,你一定會怨恨父母,會覺得父母嘮叨、太繁瑣了。所以,佛菩薩的方法妙極了!用種種藝術、表法來提醒我們。
譬如,前面講的「供水」,心要像水一樣永遠保持清淨平等,這是供水表法的意義。凡是見到水,就要提醒 自己心要清淨平等。如果只是佛堂那一杯水是表法,其他不是,那你什麼都學不到,還是過分的分別、執著。「燃香」,無論在任何場所聞到香的氣味,就是提醒自 己要修戒定慧。香是提醒鼻根的,不管什麼味道,都用一個「香」代表;只要聞到氣味,就要想到戒定慧。在佛前供花、供果。花代表「因」,花開得好,因好;因 好,果一定好。果代表善因得善果,惡因結惡果。凡是看到花,都要懂得修好因。乃至於看到人家穿一件衣服上繡的花,都要作如是思惟。無論在什麼地方看到果 實,就要想到我們希求的是好果報,好果報一定要修好因。這都是佛家的教學,都是如來的教誨,哪裡要說一句話!盡虛空遍法界,眼之所見,耳之所聽,鼻之所 嗅,舌之所嘗,身之所觸,無一法不是佛法。這才明瞭虛空法界無處不是菩薩學處,無處不是道場,一切時一切處,處處皆是!
所謂「佛法無邊」,這句話你要是會學了,懂得了,一切時一切處決定不迷。如果執著佛堂供的是表法,離 開佛堂之外,就不懂得什麼叫表法,這就學得太笨拙了。孔老夫子言:「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夫子就不教了,因為太笨了。因此,要能觸類旁通,佛法教你一樣, 你懂得了,一切就都懂得了,樣樣都通了。所以,佛法教學達到最高的藝術境界。
從功夫上來講,蘧伯玉是最好的典範,我們要向他學習,這一條決定不能疏忽!了凡先生到晚年也學蘧伯 玉,這是功夫有相當根底了,才知道勇猛精進的重要,要加速度把自己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功效愈來愈顯著,日常生活愈來愈快樂,事業愈來愈順利,確確實實做 到災消福來,一點都不假。
吾輩身為凡流。過惡蝟集。而回思往事。常若不見其有過者。 心粗而眼翳也。
「蝟集」,比喻惡業像刺蝟身上的刺一樣多。我們身為凡夫,過失、惡業太多了,就像刺蝟身上的刺一樣聚 集在一起。想想過去,好像沒有覺察到自己有什麼過錯,這是因為心太粗,心眼昏聵,所以見不到自己的過失。
然人之過惡深重者。亦有效驗。或心神昏塞。轉頭即忘。或無 事而常煩惱。或見君子而赧然消沮。或聞正論而不樂。或施惠而人反怨。或夜夢顛倒。甚則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苟一類此。即須奮發。舍舊圖新。幸勿自誤。
這裡告訴你惡業之徵兆。業障深重,一定有不好的預兆,只要仔細觀察我們周邊的人物就能發現。這個人沒 有記性、糊塗、昏庸,跟他說什麼事情,很快就忘了。還有沒事亦無人招惹,自生煩惱。或怕見正人君子,見到正人君子,自己好像很難為情。或者聽到人家講正當 的語論而不喜歡。為什麼?自己作惡多端養成了惡習氣,而正論與自己所作所為完全相反,所以很不樂意接受。或是布施以禮送人,別人雖然接受卻不感激,自己反 遭怨恨。或晚上作惡夢,精神提不起來,語無倫次。以上數端皆是業障深重之相。
我們自己要反省,若自己有以上所舉的一條或兩條,就要警覺到自己的過失、惡業相當嚴重,要趕快回頭, 立即奮發,改過自新。千萬不要耽誤了自己,一定要奮發,別人幫不上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